⟨⟨ 返回问答列表 我要提问

为何中国“鸡娃”的氛围这么重?“鸡”出来的孩子从长线看真的比“野蛮生长”的孩子要好吗?孩子的表哥今年入学了Top 5美本,他就是从小被家长“鸡”大的,但是到了大学发现他的很多外国同学家长虽然也有精细育儿的,但是绝大多数几乎是完全放手,所有的决定由孩子自己主导(上什么学、参加什么活动…),家长只负责出力出钱(有很多家长甚至连钱都不出)这些孩子和他比一点儿不差甚至更强…在保证孩子身心健康且坚定走国际路线不高考的前提下的“放养”真的有错吗?为何西方家庭可以放养中国家庭放养就像“毁了孩子”一样呢?是不是从长线看更好呢?精细育儿是不是才是问题所在呢?

FS用户 通过 网站 提问于2020-10-07 08:45:34
  • 回答于10/11/2020
    鸡还是不鸡,很大程度是由当地的竞争激烈程度决定的。中国、印度这样的国家,竞争超级激烈,鸡血教育占大多数。美国也要看地区和家庭背景,在波士顿、纽约、华盛顿、洛杉矶这样的大城市,教育也是非常鸡血的。美国的本科在招生上非常看重多元化,家庭背景、社会阶层、才能、学术方向各方面都会有很不一样的学生,所以我们在美国的顶尖大学,也能看到很多不同特点的人。比如体育尖子生,可能学习不鸡血但是训练特别鸡血。比如少数族裔的贫困学生,可能学习不鸡血但社会活动特别鸡血。顶级大学寻找的是学生的自我动力和热情,而不是一个模子塑造出来的学习机器。中国的高考制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才的同质化,影响了我们教育的个性化。
  • 回答于10/09/2020
    首先,您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有问题的问题“不存在西方或者中国家庭放养还是细养”,最关键的问题是孩子本身。优秀的孩子从来不需要父母去管理,比如我小区门口的一个开饺子店的夫妻,他们从来没有时间管孩子,老大是一个儿子,平时你会看到帮助父母送外卖,不忙的时候就在一边学习,他考入了深圳最好的中学,最后进入了中国人民大学。老二是个女孩子,整天玩手机,学习一塌糊涂,同样的家庭,同样的父母,不同的结果。我认识的三个美国华人家庭中的6个孩子全部进入哈佛大学,他们有细养的,也有放养的。

    其次,其实我们不要轻易就中国和西方的差别。所有进入名校的孩子要不就是自身很强,要不在父母的帮助和指导下,需要孩子的大力配合而进入名校的。不管是哪种模式,都与关键因素孩子有关,有的父母很用心,孩子不用心,最终结果孩子还是不行。经过精英教育的孩子未来知道该做什么,尤其是从美国私立学校毕业的孩子,而在中国公立体系长大的孩子这方面相对是个弱点,但是通过自己的精心准备也是可以的。到了大学中国学生普遍是不知道做什么,一下子没有人管你了。

    在保证孩子身心健康的前提下,鉴定走国际路线不高考没有问题,没有错。但是适当的指导很重要,我们要告诉孩子的是方法,不是告诉他们如何具体学习,他们学会了时间管理,目标管理,那么他们未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所以不要太纠结。
  • 回答于10/09/2020
    确实,我们经常在国内媒体上看到诸如“海淀妈妈集体‘鸡娃’,不输在起跑线”之类的文章,但是要知道,这些家长其实只是代表了国内极少数的一部分群体。例如,80%以上海淀家长毕业于国内985或211院校,他们对于教育改变人生这件事有着深切体会,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如此不遗余力的让孩子参加各种学术补习和艺术体育特长班的原因。另外,可以看到清北的自主招生已经明确要求,学生需要在全国奥数、物理或类似取得过第一名,因此,在北上广深有条件的家长的“鸡娃”也有理可循。

    虎妈教育和放养教育各有千秋,虎妈教育无疑能让孩子在日后升学以及工作上看上去拥有更多可能性,放养教育的孩子或者在能够更充分地体验成长的快乐。对于您的情况,也就是孩子的竞争者是精细教育的受益者,建议在有条件的前提下,选择虎妈教育。如果有时间,就多给孩子时间,陪同成长;若物质无忧却没时间,就找好的机构。

    孩子以后的路是他自己走的,家长提供更多的选择就是为他们计深远了吧。
  • 回答于10/09/2020
    家长你好,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深刻,值得大家花些时间思考和讨论。教育本身有很强烈的群体效应,个体很难在一个群体中特立独行。我们的英语课程覆盖纽约地区的私校家庭,香港、北京、上海的国际学校家庭,发现各个城市有自己的一套教育价值体系。精细育儿在西方国家也非常常见,英文中直接有“helicopter parenting”这样的词汇来形容步步紧跟的育儿方式。只是西方国家注重能力培养,注重孩子的意愿,鼓励孩子自我驱动,家长引导为主。
  • Victoria周老师 中级顾问
    回答于10/15/2020
    国情不同,环境不同,这是个很深的问题。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特点,中国的传统方式并不代表就是错的,西方的方式也不代表都是对的。我们的观念,文化,还有父母教育,舆论社会等等很多复杂的因素导致的问题。细致究竟要多细?放养是否是真的撒手不管?都有一个度。
  • 回答于10/09/2020
    仅代表个人观点;
    首先我理解的“鸡娃”包括学术和课外活动。

    鸡娃气氛重的原因:上好的大学对于亚裔来说很重要;中国人口多,想要获取好的教育资源需要和很多人竞争,同时美国亚裔申请顶尖大学的人也很多,大学只想录取很小一部分的亚裔(20%-30%左右, 最多的是MIT,42%)好的学校都是择优录取的。
    长线:鸡娃更保险;其实鸡娃就是长线规划加实践,被家长精细教育出来的孩子走上社会一般肯定会是精英,而野蛮生长的孩子因人而异。

    放养可以吗:如果没有足够(烧)的资金和精力,可以选择放养;但放养的孩子考上顶尖大学的几率肯定比不放养的孩子少。那些放养并考上顶尖大学的孩子,目标必须特别坚定,必须天生非常自律,刻苦(不单是学习,还有课外活动),他们其实比精英教育出来的孩子更累。

    中vs西:中国人的经常寄希望于下一代,比如老年人会把好吃的留给孙子孙女,这是我们的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而西方普通家庭并不是很在乎子女的人生,让孩子自由选择。另外,在顶级大学申请中,亚裔的身份是不占优势的;如果是legacy, athlete等等,录取率会提高很多,这就是世代生活在美国的家族和亚裔比的优势。

    总结:选择什么样的教育取决于父母的教育目标和资金精力;如果孩子上进心强,可以考虑精细教育;精细教育的孩子大多会成为精英,而放养教育(前提是不溺爱)的孩子会成为一个独立的人。精细教育出来的孩子可能抱怨自由度不够(很少见,因为精英教育一般很充实),而放养出来的孩子可能会抱怨自由度太高,没有人帮助考上好大学。

    最后举几个例子:
    精细教育:Elon Musk 的儿子们,比尔盖茨,西班牙公主,黄忆慈...
    放养教育:马云...
本周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