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讲座回顾】成功打动CMU面试官,我只用了这三招

11月28日晚上九点,我们有幸邀请到卡内基梅隆大学(CMU)在读学生Kathy,她结合自己的经验,与大家分享了在申请中打动面试官的秘密武器,那么到底是哪三招呢?为大家整理了本次讲座的精华内容,供大家学习回顾。

【学霸介绍】
Kathy Song,高中就读于全美最佳私立高中之一Oregon Episcopal School(俄勒冈主教高中),现就读于全美前TOP25的CMU建筑系。美高的课外活动精彩丰富,发起并引导学校对diversity问题的思考,在探索自我的过程中找到真正的热情所在。
Part 1 如何在申请过程自我定位扬长避短?
1)GPA不够出彩,扬长避短很重要
本科申请的时候,招生官会综合各个方面来考量一个学生,他们考察的大概是:GPA、标化成绩、课外活动、文书、面试等等。
在尽量把每个方面做好的同时,我们可以思考自己的长处是什么,然后着重这一长处的发展。如果GPA或者标化成绩不够出彩,一个优秀的科研项目可以在学术方面给自己加分。
拿我自己来说,我申请CMU的时候标化成绩和GPA都不是特别优秀,但因为我申请的是建筑专业,还要准备一个相关的作品集,我觉得自己有这方面的潜力,所以就把作品集作为我主要的努力方向,花了很多时间。最后我能被CMU的录取,作品集是功不可没的。
2)自我定位和确定申请难度的小技巧
申请学校的时候,选校都要分成三个等级,一个是冲刺,一个是正常申请,一个是保底的学校
如果对自我和申请难度有一个良好的认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择校,也可以帮助我们决定ED(Early Decision)、EA(Early Action) 的学校。我是在美高读书的,所以我主要分享的是如何通过美高的资料、资源来分析申请难度,但我觉得这种方法在国内也是同样适用的。
美高不会有具体的排名,但是我们高中会公布学生的平均GPA和percentile(比如前30%的GPA是多少),也会公布每年毕业生的大学录取结果。
美高还有一个帮助选校的网站(www.naviance.com),申请季大家都会用到。在上面可以查看本校往届毕业生在各个大学的申请和录取情况,也可以查到就读高中在某个大学录取的平均GPA与平均标化成绩。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就可以对自我和申请难度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
另外,如果申请时要选择专业,不要只根据大学的平均录取率来判断难度,最好GOOGLE搜索一下该专业的录取率,因为每个大学都有热门和冷门的专业,录取率也不尽相同。
Part 2 如何与老师沟通提高GPA?
1)明白老师的期望值
在美高想要获得一个好的GPA是有难度的,所以明白老师的期望值(expectation)尤为重要。学期刚开始的时候,老师都会发教学大纲(syllabus),你可以看到这门课的评分标准、哪些作业占GPA的比重大。另外,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脾气和规则,比如迟交作业的惩罚是什么、能不能在课上用电脑、吃东西的规定如何,这些也最好先了解清楚。
2)老师永远不会厌烦学生的问题
我们需要知道的一点就是,老师永远不会因为你提问题而厌烦,相反的他们很希望看到你发言提问。不要怕说错而不在课上说话。在美国人眼里,不说话就等于你不会,或者你没有听、没思考,就算说错了也没关系,因为这展现了你努力与思考的结果。
有些学校会有office hours,就是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学生可以找老师问问题。一定要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找老师。当然如果有特别需求或棘手的问题,也可以通过邮件或者面谈跟老师约另外的时间沟通。
另外,刚来美高的同学会遇到一些以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的作业,比如论文(essay)和科学小论文(science paper)。与其自己没有头脑做无用功,不如积极地向老师提问,弄清楚要做什么再开始动笔。如果你觉得遇到了困难,比如想不出essay该写什么主题,或者找不到research需要的资料文献等等,都可以向老师寻求帮助。老师们的宗旨是帮助你成功,而不是一味地为难你。
3)学会充分利用extension
Extension(延期)是一个向老师申请迟交作业的机会,在读书过程中一定要学会充分利用。比如老师一般会提前一到两周布置作业,如果你查看自己的时间表,发现过几天有好几个重要的考试或者作业要在同一天交,或者你的运动比赛与你的schedule冲突,可以提前向老师要extension申请延迟交作业。
需要注意的是在作业截止的前一天晚上要extension一般老师是不会给的,所以我们要提前规划
4)处理好师生关系
在美高的时候,我和老师的关系不像师生关系反倒更像朋友关系。因为老师们都非常和蔼可亲,无论你想谈论学术方面还是生活方面的话题,他们都会很乐意跟你倾听交流。
所以如果你对某个科目有特别的兴趣,不妨找老师聊聊不是教学内容,而是你感兴趣的部分。比如在英文课上你很喜欢文学,你最近读到一本很棒的小说,你可以下课的时候和老师随意聊聊、分享你的看法。如果那本小说正好老师也读过,他会给你一些新的思考和启发建议。
老师会很高兴看到你对学习的热情,因为他们看到你学习不是只为了GPA和考试,而是真正喜欢这个科目,并且在课外主动去拓宽了解。也许这个老师就成了你的良师益友,你在学到新知识的同时也给老师留下了好的印象。甚至如果你feel comfortable的话,还可以跟老师讨论自己对未来的规划,也许能得到很棒的建议。
另外,跟特定几个老师关系好是很重要的,因为你在申请的时候需要找两位老师的推荐信。这个时候如果你能找到以前比较了解你,跟你有非常多共同话题的老师,就会比较容易写出精彩的推荐信。
Part 3 如何在申请前有针对性地准备课外活动?
1)课外活动需要长期积累
招生官会希望看到你长期坚持做一件事,而不是短期同时补上好几件。所以最好从刚上高中就开始有意识地多接触各类活动。
刚开始时要多尝试不同类型,不要一开始就给自己划界限,这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课外活动的类型很多,义工,体育,学术研究,艺术比赛等等。一旦找到了喜欢的就坚持下去,比起广度,招生官更喜欢看到一个具体活动的深度,也就是你做了多久、做到什么程度。长期组织领导一个义工活动,在varsity(美高比较专业的运动队)队里打比赛并获奖,或者说做有深度的科研项目拿奖等等,这些都能代表课外活动的深度。
我自己的课外活动之一是在高中的intercultural student association,一个多元文化学生组织里面。我做这个活动持续了三年,刚开始只是以组员的身份尝试一下,后来我发现自己对diversity问题很有兴趣,就申请当了leader。之后我会定期做很多事情,比如采集学生的意见反映给学校,组织全校性的多元文化活动或者讨论diversity问题等等,这就是长时间且有深度地做一件事情。
2)课外活动有助于自我探索
做活动不仅是为了好玩或申请大学,也是对自身的一种探索。如果申请时报了专业,招生官会喜欢看到你做的活动与申报专业有关。
我有一个高中朋友喜欢美术,高中四年一直坚持自己画画,参加各种美术比赛也获得了很多奖。她在美术功底变得越来越好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对美术的热爱,从而在大学选择了美术专业。
做实习也是探索自我的一个好方法如果你有感兴趣的专业,不妨找一个相关的实习,看看这个行业的到底是怎么样的。
以前我一直想学建筑但并不了解这个行业的具体情况,直到我去了一个建筑事务所实习后,我才发现这个行业跟我想象的有很大区别,但是权衡利弊后我还是选择了建筑专业。这样的选择比起一味说“我喜欢xx就要学xx”会更加成熟全面,你也可以把这些思考的过程作为素材写进why essay里,更能得到招生官的关注。
美高的课外活动非常丰富多彩,我建议大家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多多尝试、了解自己,这对我们未来的规划都很有帮助。另外,因为课外活动是需要长期积累的,所以建议提早和中介老师沟通,讨论如何有针对性地打造自己,确定好自己的方向。
更多现场精彩问答环节,请猛戳<<<http://www.xinzuji.com/article/1049.html/?cid=6077
往期讲座精彩回顾:
一段夏校的经历,也许能成就孩子一生的笃定
台湾最地道的亲子玩法,资深奶爸的私藏榜单
从韦伯到韦尔斯利,我为什么没有选择哈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