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优创始人Anson老师 2021-02-26 14:40:12

被宾大吓跑,又从MIT到哈佛,建筑大师贝聿铭是如何择校的?

品优学会近期推出了中外名人读书经历的系列文章,希望有留学意向的家庭可以从中收获人生启迪,找到人生榜样,汲取精神力量。1917年对于中国和世界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年份,各种矛盾在这一年爆发,欧洲在这一年正在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国内段祺瑞为首的北洋军阀解散国会、废弃《临时条约》,孙中山联合西南军阀,在广州建立军政府,进行护法战争……同样在这一年,享誉世界的建筑大师贝聿铭出生在了广州,成为了贝家第15代子孙。

古典与现代的碰撞

聿铭”,意思是“璀璨的雕刻”,“聿”是根据家族族谱排序而来,也是“聿念世德”的道德规范的意思,“铭”则遵循了世代以“金木水火土”偏旁部首命名的原则。贝聿铭祖辈是苏州的名门望族,乾隆年间已以中药业成为苏州四富之一,常被人说富了15代。

祖父贝理泰(1866-1958)曾参与中国近代兴起的金融业、旅游业,1915年参与上海银行创办,任苏州总商会会长。

父亲贝祖贻(1893-1982),1914年到北京任中国银行总行司帐,1915年调入广东分行,历任副经理、代理经理,1927年任上海分行经理及总行外汇部主任,1944年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的中国代表团之一,1946年任中央银行总裁。

母亲庄莲君,和贝祖贻是东吴大学的同学,1911年二人结婚。贝聿铭的外祖父是清朝最后一任国子监祭酒。

1918年,贝聿铭出生的第二年,广东军政府要求中国银行广州分行提供现金,帮助北伐。当时的分行经理选择了辞职,贝祖贻紧急接任,但他抗住压力拒绝资助,也因此惹怒国民军。被逼无奈之下只能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逃往香港,开始建立香港分行。

贝聿铭在香港度过了童年,10岁的时候,父亲调回上海,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经理兼中国银行总行业务部主任,全家也一起回到了上海。

“上海离苏州不远,我的祖父坚持让我夏天去苏州,因为我是长孙,理当更了解家族事务。”在苏州,度过了多个暑假的贝聿铭坦言童年在香港只有父母和兄弟姐妹,但是在苏州真正学到了家庭的真正含义——内聚力和历史。

苏州有“一城半庭园”的说法,归隐山林之间又不到山林中去,把山野村林搬到城市中来。如今世界文化遗产、国家4A级旅游景区狮子林就是当年贝家的私家园林,狮子林中假山、石桥、池塘,都是贝聿铭和堂兄弟们玩耍的场所。

贝聿铭后来意识到当年在苏州园林的生活经验,对他的设计有相当大的影响。园林使他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共存,而不只是自然而已。创意是人类的巧手和自然共同的结晶。

一直到18岁离开中国,贝聿铭的读书时期是在上海度过的,初中入学青年会中学,高中毕业于圣约翰大学附中。上海是中国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起点,1930年代,外滩万国建筑群的兴建,激发了青年贝聿铭的建筑梦。

回忆在上海的成长岁月,贝聿铭说:“当时的上海是很国际化的,因而也更开明和包容,我在那里上中学,上海的许多新思想使我受益不少,我接触了新的建筑、艺术和生活方式。但上海是个既精彩又腐化的世界,我从上海学到的有好有坏。好的是我从上海看到了我在苏州未曾见过的未来。上海新盖的楼房对我显然影响不小,那时,上海已是越盖越高了,这是很特别的。苏州的房子大多是一两层或三层,已算是高了;而上海当时却盖10、20和30层高的大楼,我由此喜欢上了建筑。”

西方新风格的建筑渐渐在上海展露,学建筑的想法开始在贝聿铭心中萌芽。原本希望儿子留学英国牛津大学读金融学,毕业后和他一样做银行家的贝祖贻,没有强势阻拦,而是选择尊重儿子学建筑的决定

被宾大“吓跑”,放弃建筑学

1935年3月,18岁的贝聿铭踏上“柯立芝总统号”前往美国,开始了留学生活。


贝聿铭留学的第一站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院。贝聿铭没有解释他当年首选宾大的原因,或许是因为宾大建筑学院当时在中国有一种相对大的影响力,比如梁思成、林徽因、杨廷宝等人都是从宾大毕业的,而他们后来又成为中国第一批建筑教育家。

遗憾的是,贝聿铭并没有对宾大建筑系一见钟情。当时的宾大的建筑系遵循布杂艺术(Beaux-Arts),这种教育源自法国巴黎艺术学院,强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典传统。宾大的老师要求学生通过勤奋复制设计图,制作精巧的透视图,来掌握古典设计的基础。

宾大就这么把贝聿铭“吓跑了”。贝聿铭认为自己擅长数理,从没想过建筑师还得像一位艺术家一样需要精湛的绘画技巧才行。两个星期后,贝聿铭转学到了麻省理工学院(MIT),放弃建筑学,改学工程。式受工作了十多年的低成本住宅项目影响而僵化,没有打开建筑设计的艺术思维。此后,贝聿铭又为MIT设计了德雷福斯化学楼、朗道化学工楼、威斯纳馆。

贝聿铭在MIT学起了工程。相比于宾大,MIT让贝聿铭感到更自在。也许是天生是当建筑师的料,MIT院长威廉·爱默生在贝聿铭所画的图纸中发现了贝聿铭的技能和想象力,他认定贝聿铭可以称为一名杰出的建筑师。于是邀请贝聿铭在波士顿城的各个地方走动,边走边指出经典细节。

爱默生劝贝聿铭继续学建筑,贝聿铭也坦诚了绘画技术欠缺,没有信心成为建筑师。爱默生说:“年轻人,别胡说,我还没碰到不会画画的中国人。”当爱默生说“你的作业我已经看得差不多了,我知道你会成功的”时,贝聿铭听从了他的劝告,重新开始建筑学

可在当时,来自爱默生个人的认可、鼓舞,并没有完全消除这个年轻的中国学生对自己所接受的建筑学训练的疑虑和迷惘。和当时美国的很多建筑学院一样,麻省理工仍然忠实于学院派风格,其根基是古典作品和规律性。贝聿铭与他年轻的同学们必须忍受用精巧的细节再现必修课中古典主义建筑的单调乏味。

贝聿铭和同学们也敏感地意识到,外面的世界正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在这些年轻、富有想法的建筑系学生看来,古典风格既在审美上已经落伍,希望能参加到寻求新解决方案的探索活动中。他们通过学校图书馆里订阅的设计杂志,密切地注视着这种新型建筑的动态。

丽霍尔中学合并之际,贝聿铭受邀以“连接”为主题设计了艺术中心。1985年,两校合并多年后,贝聿铭再次受邀以“连接”为主题为这所顶尖美高设计了科学中心大厅。

此时,德国和荷兰的先锋派们正在摒弃新古典主义的建筑风格,有了后来继学院派之后统治建筑学术界达数十年的现代建筑派。德国的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法国的柯布西耶成为现代主义的欧洲代表。

贝聿铭在MIT花大量时间在图书馆,看那些来自欧洲的新作品,通过它们,贝聿铭看到了建筑的新思想。

当麻省理工还在维系旧有的建筑教育思想时,“邻居”哈佛大学却开始全心全意地向新流派敞开胸怀。1937年,现代主义建筑学派核心人物之一的格罗皮乌斯接受哈佛大学邀请担任教授。

从MIT到哈佛

1940年贝聿铭以优异的成绩从麻省理工毕业。贝聿铭本想回国,但是当时抗日战争爆发,贝祖贻给儿子的信中也建议等时局好转再回国。贝聿铭继续留美工作。

1942年,贝聿铭与相识4年的女友陆书华结婚。随后,陆书华进入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攻读景观设计的研究生学位。在一次周末餐会时,她的一位老师建议贝聿铭跟随现代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学习。

贝聿铭在接受建筑教育的时期,也是建筑思最为激荡的年代,他幸运地遇到了欧洲和美国建筑界的领袖人物——格罗皮乌斯。“我见到他,我告诉自己:就是这儿了。格罗皮乌斯是我到哈佛的真正原因。”同年12月,贝聿铭正式进入哈佛攻读研究生学位。

当时正值二战,1943年1月,刚进哈佛研院不久后的贝聿铭志愿加入罗斯福创建的“国防研究委员会”。他说:“他们告诉我,如果你知道怎么建造,就应该知道怎么销毁。” 他的第一个专案是轰炸德国,但在提出自己的方案后,对德战争已经结束,于是,他的第二个专案是研究轰炸日本的办法,他根据日本建筑的纸木结构,设计了燃烧弹。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贝聿铭回到哈佛继续学业。

1946年,29岁的贝聿铭受留在哈佛成为助教。2年后,31岁的哈佛大学建筑系助教贝聿铭,决定离开校园,前往大都市纽约,实现他的建筑设计师梦。

这个决定不仅仅意味着贝聿铭自此从安静的学术界投身到喧嚣的商业界,也是他人生轨迹,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节点。

美国肯尼迪图书馆、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新加坡来福士广场、日本“天使之乐”钟楼、法国“大卢浮宫”项目、中国国苏州博物馆、卡塔尔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聿铭为世界各地设计的建筑,如同他的名字“聿铭”——璀璨的雕刻一样,璀璨夺目,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