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ce Sun孙小秣老师 2016-06-16 00:50:48

手心青春,浮华倒影 - 美高故事 (二)

爱的方式

我与Ken的父母在香港第一次见面,坐在我对面沙发上的夫妻两人面容慈祥,神态平和。在我为他们咨询的一个小时中,先生一直拉着太太的手。咨询结束后我有感于他们夫妻如此美好的感情忍不住赞美他们:“我真的很羡慕你们有这么深厚而美好的感情,我真心希望我的先生也可以这样一直拉着我的手。”
他们夫妻之间的关爱是对我有很大的影响,让我想到如果我带的孩子需要我给予他力量的时候,我也要像这位伟岸的丈夫一样将心中的力量传递给我的学生。
有时从家长身上传递出来的力量也会深深的影响到我,这正是我自身不断完善的力量来源。
签证风波
快要临近美国高中开学的时间了,但是Ken 的签证依然没有办好。学校在催促,我也有些着急,催促着Ken的家长能够尽快完成签证的手续。
家长也非常着急,他们找了四个代理公司来协助办理,但是人越多反而越容易出错,签证再一次被拒绝了。
得知这个消息后,建议家长让Ken自己来做这件事情,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了解签证的细节有助于顺利通过。我费了好大的力气,才让父母同意让Ken亲自进行签证准备。。
Ken在准备的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第一次由于他填错了开学的时间,导致美国的大使馆拒绝了他的请求。当Ken知道是这个原因没有通过的时候,就自己打电话到美国的学校了解遇到这样的问题该如何处理,请美国的学校来帮助他处理相关的问题。最终他亲自完成了整个的签证准备工作,并最终拿到签证。在这个过程中我注意到Ken 的做事态度转变了许多,他变得更注重细节,更注意与人沟通。
Ken是家中的独生子,这个富裕的家庭为这个孩子提供了所能提供的最好的资源。这一切都源于家长对于孩子的爱,但是这种爱的方式是不是最好的呢?
寄宿家庭里的故事
Ken的父母送孩子来美国后,全家人对于Ken所寄宿的家庭环境非常的关心。在送Ken去寄宿家庭的那一天,他们全家一行8人租了一辆超豪华的奔驰车来看Ken居住的情况。
当他们看到这个家庭住在一栋二层小楼的第二层,家中有两个和Ken年龄相仿的孩子,而Ken住的房间不超过12坪。他们看上去真的是失望极了,他们觉得无法接受这样的生活条件。但是这对父母还是很有修养的,他们当时勉强的接受了这个寄宿家庭,觉得可以让孩子锻炼一下。可是接下来他们立刻将Ken所住的房间里所有的家具和家电全部换了。
与此同时,他们托自己的朋友照顾孩子,而他们的朋友又找了美国分公司的经理来照顾Ken。这位分公司的经理很快与我联系,制定了很多的规则,明确的向我说明了那些事情可以做,而那些事情不可以做,甚至还建议我是否下学期可以在学校附件为孩子买一套房子。
我很能理解父母的忧虑,他们都是非常好的父母,但是他们对于孩子太过于保护了。父母所做的这一切让孩子没有一颗平常心,而孩子则会很自然的觉得自己与众不同,这不利于孩子适应社会,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世界。我有些担心Ken,担心他是否可以适应来到美国的生活。
很快Ken遇到的问题证明了我的担心。
Ken来到美国后对于这里的饭菜十分的不满意,只要是不合胃口就会说自己不饿不想吃饭,然后就会去买零食。与父母打电话沟通时,就对父母抱怨说吃不饱。一个远在异国他乡的宝贝儿子竟然吃不饱饭,有哪一个父母会不难过不生气呢?从这个时候开始,Ken的父母就对我们有了一些误会,但是他们却忍下来没有发作。
在我还在想如何将这些问题处理的更好一些的时候,没有想到却因为一通电话引起了轩然大波。
我在寒风中等了他们一个小时
美国家庭鲜少会雇佣专职司机,即使是富有家庭一般也会自己开车。Ken所在的是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就更不会有专职的司机。
Ken和寄宿家庭的其它两个孩子在一个学校上学。每一个孩子下课的时间都不一样,三个孩子下学的时间大概差了半个小时。一般的美国父母会习惯让早下学的孩子去图书馆先做作业等其它的孩子上完课一起接回家。中国的孩子已经习惯了下学就会有人接不会有等待的情况。
Ken看到他们没有先把他接回家再去接其它的孩子,觉得很不开心,认为是他们为了省油钱,省时间就这样做。他没有想过大家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就像一家人一样,仅仅是为了让大家方便而已没有其它的想法,而Ken则认为我的要求没有达到你们就是有坏心。这个孩子抱着这样的心态一直忍耐了一个月,直到一个周六积蓄良久的情绪像是火山一样暴发了。
Ken在香港买的手机在美国无法使用,需要专业人士为其做解码才可可以使用。寄宿家庭的父母看到这样就陪着Ken去找手机服务商处理手机问题。由于不太了解那里有这样的服务,这一家人从早上一直陪着Ken到处寻找,一直到下午5点钟才处理好一切问题,Ken的手机可以正常使用了。
经过这一天Ken觉得有些累了就着急想要早点回家,寄宿家庭的父母觉得今天是周六,重要的事情也已经办好了,趁此机会可以去超市购物为下周买一些生活用品和食物,这位父亲也觉得在他们购物的时候可以去运动一下。夫妇两人觉得这样的安排挺好的,就约定一个小时后在超市附近的咖啡厅见。
Ken非常的不情愿,就说不想去超市希望在车里等他们回来。夫妇两个人觉得这样也没有问题,但是害怕他一个人不安全就让自己的孩子陪着他一起到咖啡厅等。
回到家后的Ken觉得很委屈,就打电话向父母亲诉苦,但是他没有完整的讲述这一天发生的事情,而只是讲了自己很无聊的在咖啡厅里足足等了他们一个小时。
Ken的父母听后非常的生气,马上就不再与我们沟通并提出要换学校。我当时真的很着急也很委屈,我们只是帮助孩子来到美国,并没有收取额外的费用照顾Ken,这样的情况我们完全可以不管,但是我们却做了许多的工作来帮助Ken更好的适应美国的生活。在Ken来美国的这段时间里,我们推荐了Ken进入了学校的奥数班,还夺得了全美的比赛。父母都没有想到这些,他们认为这是自己的孩子优秀,从来没有想过我们在这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甚至都没有说过一句谢谢。
即使我觉得Ken的父母这样对待我很不公平,但是我仍然很关心Ken的事情。当我接到学校通知我Ken将要转去的学校时,我一看就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差的学校,不仅仅是环境不如现在的学校,更重要的是这家学校设置的课程非常的不合理,不利于Ken以后的发展。
尽管我心里还是十分的委屈,但是为了Ken好我决定再去试着与Ken的父母沟通。我找到推荐人、学校的老师去与孩子的父母沟通,真心希望他们能听听我的建议,终于他们愿意与我简单的谈一下转校的问题。
我很真诚的对Ken的父母说,为了Ken好我可以免费再帮你们找其它的学校,你们找到的学校真的不好会耽误孩子的前程。如果你们不满意现在的寄宿家庭,我也愿意再找合适的家庭给Ken。在我们交谈的整个过程中Ken的父母没有一句话,只是很冷漠且非常客气的对我说:孙老师谢谢!我们会考虑的。
有这样的结局我真的很伤心,值得庆幸的是最终他们还是没有让Ken转学。但他们做了一件更让我伤心的事情,他们直接找到学校说,Ken可以不转学但是你们要帮我找一个新的寄宿家庭。
事情发展到现在,我仍然觉得这对夫妇还是很善良的,但是他们对自己孩子太溺爱了。没有教会孩子用平常人的心态来看待这个世界,看待别人。在他们眼里,别人永远是不够的。
孩子如何学会做人,都与家长的价值观和家长的引导有关。这直接会影响到家长与老师的沟通,会影响到孩子与老师的沟通,以及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