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bbie Hung (Ace Academy) 2013-07-19 12:04:00

美国学校或高考?

送孩子去美国的寄宿学校,还是让他们留在国内?这是所有担心自己的孩子能否被美国好大学接收的父母都会思考的问题。

我在怀上我的第一个孩子时,就已经在考虑这个问题。我本人上过美国的寄宿学校,所以我首先想到这是可行的,让他们上寄宿学校是个好主意。我在寄宿学校上学时学到的知识比我在香港学校、大学学到的更多。在香港,我曾在一所本地(非国际)学校就读,它的教学方法以记忆为主。所有班级都是大班,每个班有36至40名学生。老师都是站在教室前面给我们讲课。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都少得可怜。
初到美国时,要学会如何思考和分析课堂和教科书上信息对于我来说非常不容易。我原以为光凭记忆要点便能交出好的成绩,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历史方面我更是懵了。我们竟然是开卷考试!于是我不得不进行形势分析,而非仅仅背诵历史上的哪一天发生了什么事。比方说,在香港的考试试卷中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公元前230年,秦始皇开始征服残余的独立王国,实现统一中国大举。请问当时发生了哪些史实,并列举在下面。据我在美国的经验,这些询问史实的问题是不会出现在考试中的。相反,美国的试题可能是比较和对比秦始皇和亚历山大大帝的政治活动。这意味着学生必须能真正地理解资料和历史,才能分析出所以然。
我少时家教甚严。我有个小我5岁的弟弟,所以说或多或少地也做过一段时间的独生子女。我的生活技能相当缺乏,比如缺乏独立性、未来公民成功生存立足所需的社会技能等等。我只好在放学后立即回家,在家庭教师的辅导下学习,为的是考出好成绩。而在美国,我并没有家教,不得不学会自习。我还必须得学会时间管理,这样才能在空余时间里和其他同学一道玩。这对我来说并不容易。但是,在美国留学的三年里,我学会了如何克服自己的缺点,还成功考进一所常青藤盟校(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沃頓商學院)。
我想送我的孩子上寄宿学校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丈夫的大家庭所做出的榜样。他有四个姐妹,她们四个的孩子都上了好的大学,获得人生的成功。这些孩子中的三个都就读于哈佛大学,一个孩子上了耶鲁大学,其它分别进入了哥伦比亚大学、韦尔斯利学院和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我问过姑嫂们一些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如何培养出这么聪明、学业上这么成功的孩子。她们都说跟她们和学校的教育方式有关:跳出常规思维框框,从小知道如何分析形势、提出问题和做决定都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我的姑嫂都告诉我,让我的孩子接受当前香港不一定能提供的全面教育,这很重要。
不过,我也知道,这也取决于我的孩子是否已准备充分。我明白,这得等到他们十几岁时才有答案。我在他们很小的时候便有意识地教他们去思考、独立和分析问题。在他们大一些的时候,我清楚地意识到这里无法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他们没有接受应有的挑战。我的儿子满13岁时,所有老师都说他很有潜力,但不是很努力。这是因为他闲得发慌。他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籍,已经了解了许多需要学习的知识。但他在这里没有得到拓展。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年,他进入了美国的一所顶尖寄宿学校(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學院Phillips Exeter Academy),如今我认为这是最明智的决定。就在那里,他整个地发光了!他开始努力学习,晚上十点钟睡觉,并取得了良好成绩。他开始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而不是为了取得更高的分数而学。比方说,进入他的第一选择——常春藤盟校后(賓夕法尼亞大學),他仍然努力学习,并在英语、物理和历史等科目中拿到了A,即使他不再需要为分数而学习。在寄宿学校的最后学期,他还夺得了音乐系的一等奖。他在数学课上拿了第二高分;他们班的数学老师在中美两国都享有盛名,还因打分严格而闻名。在学业以外,我最自豪的是我的儿子在毕业那年还被宿舍老师和同学一致评为舍监。
对于我的女儿来说,我也认为让她读寄宿学校是个好的选择。但是,我想提醒父母们的一件事是,在选择学校时不要仅仅只看学校的排名,而要看这所学校是否适合你的孩子。我的女儿上过她哥哥曾经就读的学校,但感觉并不喜欢农村的环境。她希望能在波士顿读书。于是,一个学期后,她申请到波士顿地区的一所非常著名的学校就读(米爾頓學院Milton Academy)。我最为她感到骄傲的是她完全靠自己解决了学校申请的事情。她的成绩不错,很喜欢新学校的环境和人。她迷上了摄影,还代表校队参加游泳比赛。她还参与了许多不同活动,成为学校的积极分子。
在我的下一篇专栏中,我将谈到的是你的孩子要在寄宿学校取得成功所必需具备的素质。
Debbie Hung

  • 回答于2013-07-28
    好文推荐,期待下一篇!
  • 回答于2013-08-07
    期待DEBBIE老师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