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这几种学习方法效率最高,你有没有在用?

古人有云,学海无边,书囊无底。这真真是逼着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呀!Quora(一直受美国硅谷人士极力追捧的问答网站,类似于我们的知乎)上,教师、学者、学神、学渣们都把自己以亲测有效的经验分享出来,以供参考,大家讨论的热情很高,不过,这九种学习方法点赞率最高:

第一:远离干扰
“当你要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远离所有能让你分心的事儿。关掉音乐、不发信息、不去刷社交媒体。你要做的,就是全身心的投入到你面前的书本上去!你想一边哼着歌,一边跟朋友发着信息、刷着朋友圈还想学习好多好多东西?那不是痴心妄想么?!我的学生常常跟我抱怨说,读书读了很长时间也不能理解其中要义。原因就是,根本没集中注意力去学习和理解。没别的。”
——Don Slish, 教授,生物学家
第二:也许你也能为我们的生活做点什么
“可以说,科技发展到今天,它给了我们每个人改变世界的机会。通讯快捷,可以让个人的灵感、设计、产品迅速传播。如果你有好的想法,强大的执行力,相信你肯定能为我们的世界做点儿什么。
所以,问问你自己:如果你实现了你的现实工作理想,它能够服务到别人吗?如果没有,别吝啬你的潜力,想想我们能为他人、为我们生活的世界做点儿什么呢?"
— Andrew Ng, 百度的首席科学家;Coursera主席/联合创始人;斯坦福大学
第三:多问问题
“多问问题准是没错。作为一名学生,一定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学习,自己正在学什么,并尽量同你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多向前辈们学习,吸取别人经验中的教训,这是最简捷的方式了,为什么不用呢?人文科学,多思考,提出见解,去请教;理工学科,多做几次实验,和教授探讨。做一个爱问问题的学生,运气总不会太差。”
— Parthiban Pandiyan, 航天工程助理教授
第四:主动去寻找自己的兴趣点
"大学里教授的大部分课程其实都是经过很多专家学者研究探讨,认为很重要很有吸引力才通过审定的。
也许你目前的教授可能不以为然,但我希望学生们别就此放弃。
希望所有的学生能够去广泛阅读,去思考一下为什么这些课程内容很重要,能够吸引研究人员。至少去了解一下,兴许就发现,某个方面你一点就通,还觉得特别有意思。"
— Richard Muller, 物理学教授,加州伯克利分校,“Now, The Physics of Time”的作者
第五:交际圈!交际圈!交际圈!
“在学校里,比上课更重要的是,你交到的朋友。多多交朋友吧!因为当走进社会的时候,交际圈可能会根据你的工作需要变得窄了,而你曾经的那些同学们,他们则会走进各种各样的领域,成为厨师、司机、企业家等等等等,你会发现,无论是今后自己创业或者找工作,学校交的这些朋友,不仅仅可以在精神上给你慰籍,还会在生活、事业等等不同的方面给你专业的意见,提供有用的帮助,他们都是你最珍贵的财富。”
— David Weisser, 人事经理
第六:文凭帮得了你一时,帮不了你一世
“文凭的确很重要,但没那么重要,要知道很多人毕业之后,做了完全和大学四年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
但是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不断地充实自己,多读书。
努力工作,但也要聪明地工作。能够全身心投入就不要左顾右盼的浪费时间。时间,过去了就是没了。
遵守诺言,有时间关键,彬彬有礼。”
— Ramona Jar, PFtoday网站记者
第七:尽量别攀比
“生活目标不同,生活方式自然不同,所以千万别把自己的人生跟别人比。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要比就跟过去的自己比,今天的你是不是又进步了一点呢?”
— Ghany Hanifan M, 一名从教五年的老师
第八:一定要有个目标并为之想方设法
“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千万要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一旦有了目标,才想知道怎么达成目标,为此,大脑会不断地去运转,去思考,利用现有的知识想个策略。
我说的策略,不是计划。计划是一步一步去做。策略是多方面的,可以试错、找方法、找捷径等等,不断强化自己的各方面技能。
这是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但首先,要有个目标,明确的。“
— Janis Butevics, 23岁企业家
第九:有一颗虚心求教的心
“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一定要有一颗虚怀若谷的心,向不同的人学习,别管他年龄、背景还是什么经历。相信你会有各种有益的收获!”
— Penny Sullivan-Nunes
相关文章推荐:
听完她给的7个申请建议,你有机会上哈佛和MIT!
他们不到12岁就是大学生,请收下我的膝盖!
家庭教育中,老师最想对家长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