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不同角度剖析规划和申请——理工篇


基于家长在规划和申请中的困惑,高育新推出了庖丁解牛系列的线上分享。

上一期,高育的美本申请主顾问余老师对励志于学习理工科的学生的规划和申请,从各个专业的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度剖析和答疑!

我们也提取了分享会的重点,以文字形式分享给各位没有收听到的家长和同学。


在很多高育老师和学生的面谈中,学生时常会问:老师我应该选什么专业呢?
在这里我们负责地告诉大家:选择专业其实不存在“应该不应该”的情况,更重要的是‘适合不适合”。不要向申请难度、父母预期、就业优势、行业发展等单一因素妥协,而要权衡一切需要考量的因素,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有些学生家长可能想采用曲线救国的方法,申请时选择一所名校相对冷门的专业,从而让孩子进入名校。这样的误区可能会在往后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困扰,不仅让学生错过兴趣发展的黄金时期,而且,如果转专业失败,更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那些往往越容易申请的专业,到踏入社会时会往往会遇到更多的瓶颈。
记住:专业选择是一场多元的博弈,但也不是纯个人兴趣的任性冲动!

今日重点:理工科篇





作为现在最热门的专业之一,想要申请理工科的学生数不胜数。

理工科留学生的历史和特点:
1、***之后至21世纪之前,因为中国教育的落后和改革开放的科技人才需求,几乎留学生都是理工科专业。
2、在2000之后,学习商科专业的人数逐渐超越了理工科。因为当时市场经济的驱动,中国更需要与国外商业对接的人才。另外财务制度、金融制度、贸易制度都为外国人所设定, 留洋的金融系高材生在回国就业变得非常吃香。 
3、2015年开始,理工科申请人重回巅峰。因为中国在国际贸易体系和金融制度中建立了自己的话语权, 留学商科人才需求普遍降低。而另一方面,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提高和技术的创新的需求,理工科又重新变得十分热门。
而这一系列的变化,造就了三个现今理工科学生的大学现状和未来就业的特点:
1、申请难度高
2、课程难度高
3、毕业后,就业稳定


理工科主要分为偏理论的理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环境科学等)和偏应用的工科(化学工程、核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航天航空)

在【理科】中,我们简单来剖析下数学生物这两块相对特殊的科目。

数学作为亚洲人的优势,将数学作为跳板, 打好数理基础,再曲线救国之后转为工科专业的学生大有人在。而我们,也觉得这一方法是可行的。另外,因为美国大学本科的数学专业门槛不会十分高,所以对一些一心想要读纯数或者还不确定申请哪方面工程系的申请者来说非常友好。 

申请生物的难度在于需要与美国学生之间竞争。因为医生在国外工资很高、待遇很高,很多当地的学生都会申请生物专业,为未来职业做准备。而正因如此, 生物学会比其他理科更难一些。另外,生物在语言方面对留学生也是极大的挑战。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工科】。 

机械还是电气?材料、化工、还是环境?专业兴趣的细化可以突出你对于学科的深入了解,也可以指导你在高中阶段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背景提升和专业探索。
有一点同学们要注意:虽然工科领域各个分支专业都有互通,甚至可以互相转化,但我们还是希望学生能在申请时能明确方向。

1、GPA前5%,选课突出理工科实力:

选课难度的重要性常常大于分数分数(当然,肯定是要力争高分啦!)。

举个例子,6分的IB数学HL的评估会远远大于7分的数学SL。希望同学们能在理工课上挑战自己,不要委曲求全,为了GPA高而选择难度较低的理工课程。

2、SAT 录取区间:

建议高于大学设定的75%分数线。(例如:密西根大学工院要求SAT达到1330-1510,国际生一般要考到1510及以上;同理,南加大工院要求SAT1350-1530;国际生通常要考到1530左右。)

注意:同一个学校,不同专业的录取难度是有天壤之别的。 

3、托福成绩:110左右 

4、竞赛:

竞赛对于不同水平申请者的意义和作用也不同。下面这三个比喻词请大家细品。

    a) MIT等大藤的标准:取得国家/国际级的竞赛奖项是通往这些理工大藤的“钥匙”。所谓的钥匙意为,必须获得这类奖项才有机会进入麻省理工这样的顶尖院校。

    b) 密西根大学、佐治亚理工级别:获得一些省级类的竞赛奖会像“阶梯”的作用一般,让你离这级别的理工学院越来越近。

    c) 华盛顿大学、普渡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级别:地区级奖项或者校级前三可谓是这个级别工院的“伴手礼”,多多益善。

5、导力、公益、社团

对于理工科学生比较特殊的,秉持着两个关键词 ↓

    a) 科技改变世界:掌握一定的科技手段应用到生活中,为世界带来积极变化。

    b) 科技以人为本:在科技中散发一些人文思维 (例如,直播技术和虚拟现实对新世纪社会的影响)。

    记住:科技与人文相辅相成,而非独立存在。

看综合还是看专业排名?

我们建议需要将综合、专业排名与学校整体相结合来评估。

首先,一所大学的综合排名包含了大学的各个方面,数据相对来说参考性并不强。

第二,很多大学的专业排名很多都是研究生排名,可能与本科学生的专业排名天壤之别。

第三,择校还需要根据个人前景发展目标、学校资源、环境等因素来慎重考虑。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不断创新,很多人力——包括一些比较低级的技术——在未来很可能会被机器所替代,比如普通的编程可能在人工智能普及之后就被“淘汰”了。所以选校时,我们需理性地作出具有前瞻性选择。

第四, 院校的气质也需与个人气质也需要相符合。

(例如:MIT青睐非常左派、崇尚自由的性格。申请者除了竞赛之外,发展其他比较特殊的活动会吸引MIT招生官的注意。而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招生对数学有着强烈偏执, 极其看重学生数学能力,拥有极强的数学能力和奖项可谓是进入CMU的 “大钥匙”。另外,斯坦福契合硅谷文化的精神,坚持独特创新,喜爱拥有创业者的气质的申请者。)


 / 注意事项 / 

1、是否采取曲线救国?
我们觉得不太适用,也不推荐。
首先,从文理学院转工院的难度很大,门槛很高,限制很多。
第二,学校会考虑专业人数的平均分配,不会让转院过程盲目简单。
第三, 预修课要求不同,需要修的课程会很多,在转专业之前学生可能会超负荷,可能最后得不偿失。
第四,有些学校不允许转入计算机专业。一般情况下来说就算能转,成功的可能性也很小。
2、性别竞争?
女生申请理工科更容易。例如,Cornell 理工科女生的申请成功率是男生的两倍。
但近几年,女生的优势在逐渐缩小。有很多女申请人试图通过申请一些学校的理工专业进入更好的学校,所以女生申请顶尖院校的理工科的优势会逐渐缩小。 

好啦,以上就是高育庖丁解牛理工篇的详细总结。
更多分享,请期待下周庖丁解牛系列讲座之二——人文社科篇。

高育,为每一个名校梦插上翅膀
In Dream, We Tru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