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四讲:美国大学申请中的面试类型、问题和方法汇总
面试分成第三方面试和大学直接面试两种形式。学生在ED和EA阶段,一般是见不到招生官或者大学指派的面试官的。因此,第三方面试成为了唯一面试途径。但是,无论哪种面试,在现在的申请中,作用都很大。我们需要重视,需要提早准备。面试准备并不难,它和文书写作其实属于同一过程。只不过网申文书一种是书面文字表达,第三方面试是一种直观的方式。
面试只对申请前四十的大学有作用,越往前的学校,作用越大。如果是想申请前五十,或者之后的大学,是否参加面试不重要。
1、面试在申请环节中所占比重加大
差不多三四年前,面试的作用,就是给美国大学多提供一个参考成绩而已,好多大学都是和在中国的面试公司合作,招生官手中只能看到一个分数而已。即便是校友面试,招生官在审理过程中也多是看校友打分,不会关注面试细节内容。当然,如果面试成绩和学生在申请材料中体现的能力严重不符,如托福100分,但是面试成绩不及格,或者面试中所反映的学生能力也远远不像申请材料中“吹”的那么强,比方说,面试时很紧张表达不清晰没有逻辑,但是简历中又是班长又是学生会主席,招生官会怀疑学生在申请材料是否真实。这样会严重影响申请。除此之外,只要面试不要太差,说的过去,面试成绩并不会决定申请结果,最多也就算会有影响吧。
但是,随着申请竞争激烈,尤其是大家的SAT/ACT和托福成绩高分越来越多,申请材料五花八门,招生官可以很好的通过面试来判断一个学生的好坏。成绩可以作弊,材料可以包装;但是,想通过改变自己的眼神、气质以及言谈举止,是很难短期实现的。因此,面试表现,对一个申请者而言,非常重要。
2面试的两种组织类型目
前面试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合作机构面试(面试公司,如InitialView等),一种是学校组织校友来面试。如果是去公司参加面试,一般需要花费200-300美金。面试流程十分标准,首先要做笔试,然后是回答考官提出的各种常规问题。公司面试,就和参加一次作文考试和口语考试一样(一般会有7-10个问题,约20分钟左右)。面试完后,公司会制作学生的视频,招生官打开链接后,可以点击学生的问题和回答。这里,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认为答得最好,或者最希望招生官看到的最优问题,标星号,招生官可能会优先看这个视频。因为面试公司不仅仅和一所学校合作,学校也不会纰漏学生的个人信息给公司,因此,面试公司根本不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这次面试更像是参加一种有准备的英语考试和才艺展示。
另外一种面试,就是校友面试。有时候需要学生去北京上海等地参加,有时候是电话面试,或者通过SKYPE(通讯软件)网上视频面试。不管怎么说,这种面试相对人性化,面试官手里有时会掌握学生的基本信息,如考试成绩,所申请的专业,简历等等。这种面试不像是考试,更像是一种交流沟通。面试官随后会向大学出具一份面试报告,其中有分数,也有简单的评语。但是,学生的面试成绩几乎永远不会知道。学生也不要误以为和面试官沟通时间很长(我见过最长聊过2个小时),或者聊的很开心,就是面试成绩一定好。
3面试考察哪些能力?
当然,最主要的一定是英语口语沟通能力。如果口语不好,在面试中会很吃亏。另外,如果不善于和人沟通,面试成绩也会受影响。尤其是在公司面试中,基本就是考察口语能力,相当于另外一场托福口语考试。
其次,面试时还主要考察以下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Communication Skill)、分析能力(Language Analytic Ability)、逻辑思维能力(Logical Thinking Ability)、知识掌握能力、自信心、仪表仪态等方面进行考察。如果是校友面试,还会考察学生的背景和想法,是否适合这所学校,以及对这所学校的热衷程度。
面试没有固定问题,面试官很有可能根据学生在前面的回答,来即兴提问。一般常简问题是,或者必须准备的问题是:
1、 有没有难忘的经历;
2、 曾经在学术上或者生活上克服哪些困难;
3、 有什么兴趣爱好特长;
4、 喜欢什么专业,为什么;
5、 做过哪些社团活动或者公益活动;
6、 为什么去美国上学;
千万注意,无论面试官问的什么问题,最终目的是要你展示自己的特点和优点,而不是回答问题本身。因此,一定要想办法,把这些问题引导到自己准备过的内容上,尤其是申请文书中描述的活动和内容。
4十大面试黄金法则
1、不建议穿正装,也不建议穿运动服。休闲得体,看起来精神的略微收身的衣服最佳。颜色不要太多,款式和花样不要夸张,也不要穿戴太多的饰品。另外,女孩可以略微化淡妆,以显的正式和尊重。
2、要注意礼貌,不要迟到,也不要太早到。开场要寒暄,不要一上来就坐那什么都不说,简单聊聊北京的雾霾也是好的。而且最好能够一开始告诉对方自己的英文名字,方便对方称呼自己。如果面试官帮你拿了纸笔,或者帮你倒了一杯水,请一定要及时说thank you,不要楞在那里面无表情。
3、不要面无表情,要面带微笑。很多中国学生表情僵化,说话声音也小,而且一点肢体语言也没有,这是不行的。面试是一种舞台表演,换句话说,比生活中稍微夸张一些,在舞台上才会显的自然。因此,即便很紧张,也要微笑,面补表情要活跃,眼神和语言上,要和面试管有一定的互动。
4、在面试官说话时,千万不要打断对方,也不要在对方的问题还没有问完是抢答,如果自己不确定,等考面试官止说话两秒后,自己再开口回答。和面试官聊天时,千万保证手机静音或者关机,不要响铃也不要震动,否则,接不接电话,会让面试官和自己都比较尴尬。如果有多为面试官,或者在场有多个人,自己的眼睛一定要环顾到每一个人的脸上,而不是只盯着一个人说。
5、在回答每一个问题的时候,都要尽可能的展开说明,观点要明确,逻辑要简单明了。当然,也千万不要成了话唠,说个不停。
6、在面试结束时,要询问面试官是否还有其它问题要问,并且不要询问自己的面试成绩、或者要面试官的私人联系方式。如果是校友面试,一般校友会问学生有没有什么想了解的或者想问他的问题,学生这时候可以问一些关于学校的生活情况,如交通住宿饮食等。最后,和考官道别的最佳表达法是:Have a nice day,而不是bye-bye。
7、咬字要清晰,声音要洪亮。不要悄悄的说,这里是面试,不是简单的沟通,要听众能顺利轻松的听懂自己说的内容。并且,回答内容一定要提前准备,但是千万不要背诵材料。学生是否是在背诵,基本能够看出来。如果眼神没有看着考官,或者眼睛往别处看,说话语调平淡,没有抑扬顿挫,基本就是背诵问题,这样在面试中的分值会非常低。
8、如果是校友面试,在准备问题的时候,可以“埋伏”一些有趣的话题,“引导”面试官来对这些问题提问,从而抛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内容。比方说,有学生说自己会修手机,可以很方便的提高手机的运行速度。面试官很可能会对这个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提问,怎么做?然后学生可以顺理成章的展示自己的英语能力,同时展示自己的修手机才艺。当然,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事先准备好的。如果提前知道了校友的全名,可以上网查阅一些校友的背景资料,做到心中有数。
9、在准备常规问题时,建议参考自己的主文书内容,即主要的才能和经历。并且,如果可以,尽量把所有的问题都很巧妙的引导到这些事先准备好的问题上来。这个非常重要。回答是否切题不重要,展示自己最优秀的地方才是最重要的。另外,在准备答案的时候,要尽量的展示一些较难的词汇,如专有名词等等。
10、在回答问题时,千万不要炫耀自己的“成就”,即便是很值得骄傲的事情,也不要在话语中表现在的自己很牛。要记住,现在自己是被考察的对象。当然,如果是想展示对某件事情的兴趣,如篮球,可以进行一些展示自己个性,甚至略微夸张的表达。
5一定要提前准备的面试问题
1、自我介绍类(叫什么名字、在哪里或者哪所学校读书、在哪个城市生活、性格等等)。当然,这些问题不是简单的几句话就可以的,需要具体展开来说,最起码要准备一个500字左右的个人陈述。然后根据问题,从中摘取回答。
2、美国大学类(为什么要到美国读书、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专业、未来的学习计划等)。因为不是申请作文,大学招生官基本看不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因此这些题目的回答可以随意一些,有趣一些,让面试官觉得不无聊,才是好的答案。
3、个人经历类(解决过哪些问题,遇到困难怎么办,值得骄傲的事情等)。面试过程不是很长,不用把自己做过的每一件事情都说出来。但是,一定要准备关于学习过程、兴趣爱好、与申请专业有关的事情。内容不能空洞,一定是具体的事例。在准备的时候,要像写故事那样精彩,而不是简历的堆砌。
4、时事类(北京的交通和雾霾,全球气候变暖、汇率波动等)。这些热点话题,需要学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认识,但是,就像SAT文章一样,这些问题不会涉及到敏感的政治类话题,自己的答案也不要带有歧视性内容,或者带有偏见的能够伤害的别人感情的事情。比方说,不要拿印度口音、韩国榨菜开玩笑。
6给学生的建议
面试真的不用紧张,就是自己在美国本科申请中最后一场考试,还基本属于“加试”内容。但是,面试一定要认真准备,第一场面试准备时间建议在1周左右,随后的面试准备个2天就足够了。
颜值高、有幽默感的学生,在面试中一定会加分。因此,沟通能力强,社交能力强的学生,建议参加面试。反之,如果自己的口语能力较弱,非常内向,表现欲也较弱,如果不是必须参加的面试,就不要参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