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鸡血家庭的孩子,如何拿下顶尖美初Fessenden?
毕业学校:上海星河湾双语学校
申请年级:6年级
小托福:855
录取学校:The Fessenden School
家长感言篇
家中两个男孩子,性格迥异,各有所长。哥哥天性聪颖,充满好奇,喜欢科学和阅读,也颇有艺术天赋。为了保护他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我们在六年级的时候就送他去了美初。小两岁的William情商高,很在意别人的感受。不过6岁之前拒绝参加任何课外活动和辅导班,属于野蛮成长,直到一年级遇到了自己心爱的体育运动。所以他体格健壮热爱体育,性格成熟,愿意参与决定,而且一旦确定要做某件事必将全情投入,全力以赴。
在两个孩子的规划上,我们也根据他们的性格有不同的想法。同时,因为每次和哥哥离别的伤感,看到哥哥在美国生活和学习上面临的各种挑战,我们决定把William留在身边几年,直接申请美高。然而这一切在遇到品优的Anson老师后有了改变......
为了给哥哥寻找申请美高的助力,我通过几个途径了解了品优。听了Anson老师的宣讲后,我和他聊起哥哥的情况。结果Anson对我顺便提到的弟弟也产生了同样浓厚的兴趣。他鼓励我让兄弟二人单独和他还有Eric老师聊聊。而这之后的建议打乱了我们对William的安排:Anson建议William申请男校,而且是美初最好的两所男校:The Fessenden School和Eaglebrook School。
我知道Fessenden是波士顿附近的名校,师资雄厚,生源优质,学校内的Innovation Lab定期会有MIT的老师授课,地域和师资的优势可以让孩子自由探索自己的热情和尝试各种选择。但是学校高冷,几乎不招收中国孩子。Eaglebrook在中国家长中知名度很高,学校硬件设施是所有美初最好的,申请竞争非常激烈。当我告诉William这些后,他却丝毫没有退缩,而是告诉我:“Anson老师认为我很优秀,有很大把握可以申请这两所学校。” 虽然我们自己知道孩子离这个“优秀”有很大的差距,但是这两所学校确实是和William的性格很贴合。看到William脸上的坚定和向往,我和爸爸决定支持他的选择,和品优一起助力他的申请。同时,默默地做好了几年后再战的准备。
就这样,在Anson老师的指导下,这位“迷之自信”的小伙子开始了申请之路。因为决定比较仓促,基本上属于临门一脚,准备的时间很少,面对的情况比较严峻:国内五年级的课程不能落下,毕竟国内的小升初还是一条退路;要准备标化;准备文书和面试;而William绝不肯放松自己最心爱的体育项目的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我还是有迟疑的,甚至曾经找到Anson,建议推迟一年申请。Anson每次都会坚定地告诉我,他看到过很多孩子,让我相信William的优秀。品优的老师们组成的后援团也有问必答,有专门的老师负责所有节点的提醒,督促和共同准备。他们的专业和果断让我少了很多纠结,这就是为什么好的顾问不仅是孩子的导师,也是家长的心理辅导师。
好在申请是William自己的决定,他表现得相当自律和努力,对于品优的安排也不折不扣地执行。小伙子利用来回上学、放学的时间背单词,很快标化算是过了关。假期里,他独自一人去参加了美国的夏令营,也把自己照顾得很好。在学习、社交和时间管理上适应得还不错,这让我们又打消了一层顾虑。接下来一阵子,William在艺术、体育方面都拿了几个很有分量的大奖,有点儿厚积薄发,静候花开的味道,让我们颇为欣喜。
带着这些小成绩,William开始了面试准备阶段。我一开始比较相信本色出演,没有太在意面试辅导,直到陪William参加了一次课,才知道为什么文书和面试准备是品优最大的特色。Anson先是问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喜欢什么学科和文体活动。期间,随着不断地问为什么,了解孩子的想法,开始启发他们去思考这些事情的意义,并鼓励孩子们自己总结和表达。经过几次挖掘,我慢慢看到孩子的变化:William在表达的逻辑和深度上都开始加强。而在孩子陈述这些故事时,也让我感受到孩子的成长。好像是在给我们一个机会去审视和理顺这些年对William的教育成果。在这个过程里,我竟然发现了孩子身上很多被我忽视的优点,和平常忽略的他独特的观察和观点,我开始相信William在有些方面还真是很优秀。这个过程让孩子成为优秀而且独特的自我探索者,勇于表达和推荐自己的申请者。
这些训练让William在面试中发挥出色,而面试对于William最后的录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两所学校的面试官都对William印象深刻,Eaglebrook的面试官说“你们应该为William感到骄傲。他很聪明又有同理心,体现出的领导力符合我们学校的倡导”。在Fessenden面试那天正好赶上家庭日,招生官亲自带我们参观校园,再加上正式的面试,和我们整整聊了一上午,之后对William给出的评价是优异。
很幸运的在Anson陪同美高孩子面试的间隙找到他的时间,让Anson参加了William的校园面试。虽然我和爸爸的英文完全可以驾驭所有的面试,我们还是请Anson参与,而且我们很庆幸做出了这样的决定。由于孩子高烧错过了直飞的航班,Anson绕道香港半夜到达,早上、中午几乎没有吃饭,或者说直到面试结束前,他都没有心思好好吃上一口饭。Anson像一个操心的老父亲,再三交代我们在面试前不要给William压力。上了车后,Anson给William整理衣服,鼓励他,给他打气,给他最后再理顺思路。并且,Anson在来美国之前就做好了功课,和学校联系,让我们在学校里除了招生官还见到了校长和教练。虽然美初的教练在招生上不如美高和美本的教练那么有发言权,但是孩子多了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也多一些机会让学校全面了解孩子的情况。而面试之后,Anson又和学校反复沟通、推荐。为了让家长更了解学校,Anson还特意介绍了两位在读孩子的家长,给我更加客观和全面地介绍两所学校的情况,让我们作出最符合孩子的决定。
这次陪同面试让我们更加敬重品优的老师。以前看到品优的大群里老师们都称自己是老父亲、老母亲,这次真的是感同身受。且不说Anson去美国带的几个大箱子满满都是给孩子们带去的药和生活用品,也不说在校园参访时和Anson热情拥抱的品优宝宝们,就说说在我们第一天面试结束后,Anson让我们去吃午饭,自己却见缝插针地来回两个多小时去看望他的一个学生。就是因为那个学生申本压力大,Anson竟然在安慰她的时候自己也潸然泪下。这种情感的投入不是所有顾问都可以做到的,看到孩子们经过努力拿到offer,品优的老师们会禁不住激动地抱头痛哭。我们大后方的小麦老师辛苦地跟进所有申请材料,Eric老师在陪同其他孩子面试时还特意去William申请的学校再次推荐他。
虽然William在等待offer的时候充满焦灼,但是我相信偶然中的必然:遇到品优偶然地改变了我们对William的规划,但是品优的优秀和经过这个过程的锻炼而日益优秀的William都让我相信最后结果的必然。这也让我很庆幸为哥哥选择了品优,相信哥哥的美高申请之路,良师作伴,必然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