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泰仙 2021-07-20 17:44:53

留学生行前培训:政策影响留学生赴美?美高学生暂未受到影响



政治、文化向来相互影响,比如说,今年6至7月间,有500多名中国理工科研究生申请赴美签证时被美方拒签,这表明新冷战的火已经从贸易、企业烧到学生。

 

21世纪的中美两国,注定是一场冷持久战,而且,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提升,美国一定会不断的采取措施,或者说,通过各种途径制造幺蛾子。

 


彭博社最近就发布了新一期“全球抗疫排名”,其中确诊3390万、死亡超60万人的美国排名第一,成为“全球第一抗疫大国”,而累计确诊9万多的中国仅排名第八…



截至目前,美国新冠患者的确诊数量,仍在以每日近万人的数量增加,这项调查及新闻的戏剧性不言而喻。

 

具体新闻及背后发布调查数据的人,在这里就不多加分析说明了。彭博社之所以出这样的下策,目的是为美国抗疫不力的事实遮羞,另外,也在向全世界宣布,无论什么时候,美国的意识形态战争永远都是第一。

 


除了能源、人才方面的争夺战,经济、技术领域的封锁战。在很多人少有关心,或意识不到的地方,两国之间同样在明争暗斗,彭博社的新闻就属于文化与意识形态方面的”暗战”。

 

中国肉蛋奶事件


回形针事件

 

美国使馆拒签的留学生都是大学生、研究生,且多涉及理工科,主要以电气电子工程、计算机、机械、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学科为主。



这一拒签行为会不会引起连锁反应?这样的舆情会不会波及更多的中国学生?甚至是在美华人?

 

虽然美国没有拒签留学美高的中国学生,但因为美高学制及课程与国内不一样,在美高,学生可以就自己喜欢的科目及专业提前学习大学课程(AP课程),用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并提前选择大学专业及未来职业规划。

 

但是,美国这样一来,擅长理工科,或者未来想攻读理工的学生,在高中期间还要不要,能不能把重心放在理工学科上?

 

或者说,美国的这一拒签行为,对美高学生的选课有没有影响,对未来申请大学有没有影响?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在美国,也有少部分人存在过激的爱国情绪,未来的中国学生,在美高的校园里,是否会遇到霸淩、孤立等融入问题?如果遇到这些问题,该怎么解决?

 

政策、安全、学术学制等,这些问题都是留学生及家长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为尽量帮助准留学及家长答疑解惑,消除顾虑,世通睿教育邀请到两位现就读于芝加哥大学的学长线下讲述关于留学前与美国高中的那些事!



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每年我们都会举办行前培训,帮助学生了解、规避掉一些他们可能会遇到的麻烦,无论是生活上的、安全方面的,还是家长比较关心的政策变化。

 

这些问题虽然重要,也与留学息息相关,可讲得再多却总抓不住本质…

点击→第一期留学生行前培训回顾

长按识别预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