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尚南希伙伴夏日企划】8天7夜,6个孩子在川西藏区能经历怎样的成长?
这个夏天我们开展了丰富的活动,针对家长群体,有家长课堂为家长们分享前沿国际教育干货,针对准留学生们,我们继续开展前辈有话说,给同学们和学哥学姐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除了这些,我们还在暑假组织了多场游学活动。由融尚南希伙伴的老师们带队,带着孩子们走出教室,来到川西、青海、康定等地进行沉浸式学习。
由融尚南希伙伴能力课程老师 Sarah 发起的2021青海-拉萨成长探索及领导力项目,带领同学们来到青海、拉萨,进行沉浸式学习,在文化交流和服务体验中实现学生的品格塑造和领导力培养。
2021年7月4日,SNF 上海的两位 SEC 老师 Crystal 和 Vironika 一起带着6位申请美国高中和本科的学生前往川西丹巴县中路藏寨,开启了一段为期8天的旅程。
根据 SNF 十多年的行业观察,我们发现许多孩子在城市的比肩继踵里缺乏与自然、与世界的真实沟通和接触。在被高度保护的生活里,每一天发生的事情都是可预知的。就算是曾经克服过什么挑战,也并没有真正走出舒适圈,没有激发思考与成长的契机。
师生们在森林学校学习“发展与保护的平衡”
真诚、有同理心、感受自然之美、经历破土而生的阵痛、思考自己的能力与社会的需求、与更广阔的天地建立连接和共鸣……这些能力亟需被发掘和培养,而这也是未来世界对新时代孩子们的期望。
于是,我们的这次定制之旅就应运而生了。这不是普通的定制之旅,而是由 SNF 的老师们亲自带着学生们去体验、去思考、去改变、去挑战,在密集的8天里,给予学生们24小时的陪伴与指导。
我们带着问题与明确的项目目标出发,在临行前就有过 n 次头脑风暴与自我认知的辅导,并且针对每个人的项目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磨合。
每一位踏上定制之旅的同学都有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而产生的项目主题要完成,两位老师对孩子们的性格、爱好、经历、特色都了如指掌,也都全程参与和负责孩子们各自项目的主题确认、探索与执行。
Photo by Jing
在这个过程中,外界看到的照片可能是好山好水好风光,而只有老师们和孩子们知道,大家每天经历了多少挑战、磨砺与成长:在实地考察、调研与时间的过程中,每一个项目的进行都需要不断的调整,每一次调整都有 SNF 的老师们跟上海的团队成员们做深入的沟通,“将在外”与“营中军”不分昼夜地随时沟通,每一次调整都不免临时改变下一步的方案,每一次改变都需要团队的无缝协作与高度专业……
老师们是孩子们的朋友、心灵导师、项目指导、又是孩子们的舍管、故事的记录者和随时的辅导老师,孩子与家庭也完全放心,因为这不会是一次“玩过即忘”的体验,而是会由 SNF 的带队老师们在回到上海后继续跟孩子们一起反思、成长和推动执行。
令大家惊喜的是,孩子们在这神奇而又高压的8天里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当大部队回到上海的时候,不管老师还是学生,都获得了意料之外的成长与蜕变。
下面让我们跟着一张张照片,体会一下川西之旅的收获吧!
神山、蓝天、白云、满天繁星、
夜半月光下的幽静藏寨……
师生们有幸经历了此生难忘的美景
夜里的神山与中路藏寨
Photo by Crystal
六个孩子、六个项目、每天实地考察、体验生活、面对面采访、头脑风暴、跟不同的人群介绍自己的项目思路,推翻和重组项目思路、晚上一对一导师复盘……
在这8天7夜中,师生们经历了找到项目灵感时的狂喜,也经历了彻夜梳理项目思路、反思与成长的难忘时刻,更经历了把自己骄傲的项目展示给大家,但又要淡定成熟地面对质疑与意见的大会小会。
带着学生们进山采蘑菇,
红衣服是 Vironika 老师
Photo by Crystal
Crystal 老师挖到了一堆以为可以吃的蘑菇,
但向导说其实不能吃
Photo by Vironika
Photo by Crystal
学生亲手挖土豆,
跟农户交流科技务农的需求
Photo by Crystal
学生在农户的指导下挖土豆,
随后还学习了山歌的唱法
Photo by Vironika
Photo by Angela
Photo by Vironika
Photo by Vironika
Photo by Crystal
Photo by Crystal
学生们的反思日记
Crystal 和 Vironika 老师也在这次川西之旅后,跟团队分享了许多对孩子们新的认识:
这次的川西之旅,我们和学生们共同创造了新的记忆,在相同的经历中不但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了解与互动,更有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相处与交流。
我们一群人一天比一天紧密,逐渐的,个人的目标变成了集体的目标,你的问题就成了我的问题,你的荣耀就是我的荣耀。
我们看到了一个内向的女孩心中的刚强,用另一位与她朝夕相处的同学的话说:“她就像是一头猎豹,有能力单独捕猎,更能在群体中发出震撼的声音”;
我们看到了一个骄傲的孩子如何开始承认自己的不足,从被老师推着冲破既定思维,到主动发现自己项目中的漏洞,调转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我们看到了一个害羞的大男孩,因为承诺老师和同伴们一定要做到实地调研与采访,而主动去跟民宿的老爷爷在藤椅边唠唠嗑,去采集每天第一缕阳光和最后一道夕阳,这个生活在城市里的男孩,用尽一切机会去感受土地、天空、自然;
我们看到了一个平时对任何事情都很“佛系”的小女生,一次次冲破舒适圈,去探访、去调研、主动问问题,更是在一次又一次思考项目可行性的时候,跟老师做充分的交流与讨论,这是老师第一次看到她这么目标明确,也感受到了她的拼搏精神;
我们看到了一个热爱科技的男孩,从“一开始有些许模糊的发明设想中醒来,通过做农活、采蘑菇、探访当地人的生活、参与各种当地活动,进而开始反思科创的初衷,以一种更加负责任和成熟的态度思考“我的所学所知能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而在平时的生活中,老师更是有机会看到了他对队友们真切的关爱、帮助与包容;
我们还看到了一个活泼好动的女生内心蕴藏的无限同理心与包容心,在一次一次推翻和重建项目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她眼里的坚定和无限的潜力……
这次川西之旅,Crystal 和 Vironika 老师带着6位学生从科创、商业、音乐、艺术、文化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各方面进行了踏踏实实的学习、探索与实践,大家并不为项目本身所限制,而是更加关注学生内心的成长、积累反思与培养同理心的细腻的故事。
就像一位学生的家长在出发前说的:“我们当然希望孩子有项目上的收获,但是我们更希望在 SNF 老师的陪伴和时时刻刻的启发下,孩子得到成长、学会观察、得到内心的成长。”
Photo by Crystal
离开藏寨的那个清晨,大家都依依不舍,老师和同学不约而同,都早早站在民宿的屋顶,看向远处云雾缭绕的墨尔多神山和仿佛通往未知世界的路。
接我们的车就停在门口,我们却不想上车。山中一日,世上千年,每个人都在看向神山的那一刻许过愿,每个人都称赞过山民清澈的眼神,每个人都有令人惊叹的新发现,每个人都在紧锣密鼓的几天内触碰到了自己能力的边界,每个人都在团队相处中看到了新鲜的自己与他人。
而在离别的那一刻,每个人心里都住了一群再也不想分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