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高考察有感2---偶遇历史课
(写于2013年9月10日)
闲逛过旧金山的联合广场、渔人码头,都无感,想着不如上海好,人有时候很奇怪,只有到了另一个地方后,才能感觉到自己如此强烈地热爱着故土。但是巧遇的一堂美国学生历史课,我被震倒了。在渔人码头,初始见到几个学生在放救生艇下海(见图),很奇怪,后来才知道这是学生的历史课。更多的学生在船上各自分工承担船员责任。后来才了解到,这是斯坦福旁边的oak knoll school(公立)学校的5年级的一堂历史课,讲的是巴尔克拉萨"号(Balclutha)相关的那段历史。【百度查到:Balclutha是一艘三桅帆船,是 1883 年在苏格兰建造的,现已改装成一座飘浮博物馆供游客上船参观。它当年曾满载贵重的货物,由欧洲经智利的合恩角运抵旧金山,它代表著旧金山光荣的过去,现在停靠在渔人码头海滩路(Beach Road)旁边的海上】。孩子们需要模拟当时的情况,承担不同的角色,我看到的4个孩子在放救生艇下海;另外船上的几个孩子在做菜,老师在教他们做菜前一定要洗干净手;还有一个男老师在给几个孩子讲课,另些孩子在甲板上。我也不知道他们承担的这些工作叫什么“工种”,最有意思的是,他们还要在船上睡一晚。边上还有一位是家长,他今天是特意来当志愿者的,为孩子们的安全保驾护航。老师讲得非常细,孩子们的动作一遍遍地练。我想所有的轮过一遍后,孩子们不光对船上的各种工种及其技能一目了然,而且对当时的历史不就深深地了解了吗?如果是这样上课的,再贵的学费不也是值得的吗?窥一斑见全貌,没想到了解美国教育,是从这样的偶遇开始的。
[登录后评论]
-
yi pianpian baidu ni de wen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