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源源妈 2014-10-31 22:21:37

随便聊聊家长会

我努力在回忆去年这个时刻作为申高家长的状态,以及我这个时候写的东西怎样才能帮助那个时刻的自己,答案是“没有”。记得去年11月份,北京的家长聚会议题是“如何正确地给自己的孩子定位?”现在,我和参加会议的几位朋友,回忆起来我们对自己的孩子的定位都不准确,反而我自己的孩子其实心里知道她想去哪个学校,不过她并没有足够的勇气把她心里的感觉说出来。最近参加了孩子的家长会,很坚定了一个老说法“选择了你孩子的学校就是最适合你孩子的学校。”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用这个家长会的三个高潮来说明这个观点。
第一,校长讲话。在我们择校的时候,学校的mission statement是很重要的,在孩子入校后,校长讲话的重要性无异于中国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他定下了学校的发展战略,展现了学校的状态,同时听众可以感觉到孩子在学校里将被培养的重点是什么。我在此不重复我孩子学校校长的讲话,因为这对大部分读者没有意义,但我能听出来孩子为什么被录取,孩子为什么在学校能融入以及孩子怎样发展能更好地融入。
这里有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即价值观取向。当所有孩子硬件类似的时候,学校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孩子,我初步的感觉是“顺眼”和“顺耳”。在我自己四十多年的阅历下,基本上与别人谈五分钟已经能察觉到是否与对方投缘,何况是以“挑人”为专业的招生官。而这个投缘,即价值观,对真实的追求,对历史的尊重,对外面文化和世界的探索和求同存异,都有可能是我们家庭曾经被选中的理由。
所谓“融入”,又是一个被谈烂了的话题,我的理解是自己舒服别人也舒服,当孩子与她同学站在一起,举手投足言行举止都很类似,不再“惹眼”,这大概算融入的第一步。
我曾经看过我孩子学校的过往杂志,其中历届校友的来信印象最深,他们都是在美国普普通通的职业人员,如果不出意外,我的孩子将来也是他们中的一员,那么我的孩子从现在的状态,到成年,中间的路该如何走,大体方向如何?我还是引用我很喜欢的校长的一句话吧,“我们要培养的是世界将来的领导者。所谓领导力,这与权威无关。领导是树立榜样。”当我的孩子不光语言上和意识上想当领导者,她的行动自然而然让人追随,这时她就是领导,这时她就与她的师兄师姐又进了一步,与头衔,职称,收入等等隐形外衣没有关系。
第二艺术展示会。我是艺术盲,但这并不妨碍我欣赏艺术。我不想描述我经历过的那个美妙夜晚,因为所有参加过孩子家长会的人都有类似的感觉,孩子们比我们强。在这个学校,能在艺术领域崭露头角的亚洲人不多,因为艺术除了努力,需要天分,需要坚持,需要热情,需要在很多的噪音中坚持自己的目标,而一旦在这方面突破了世俗理念的家庭,亚洲孩子迸发出的艺术热情不得了。在我孩子学校关于艺术的录像,照片,各种展示活动中,少不了一位Leo, 他的艺术热情,他的天分,他的所谓“融入”表现在所有的地方。所有人都认识Leo,所有人都喜欢Leo。在这里,我要回到申高这个话题。在面试的时候,三位学生导游其中两位来自合唱团,而在聊完后两位孩子都希望我的孩子能够作为她们未来的团友。其实,合唱团里的竞争非常激烈,合唱团老师为了避免过度竞争,被迫把合唱团分为男团,女团,创造出更多的位置让大家都觉得自己有向上的空间。“艺心是最重要的。”然而在最要强的少男少女阶段,谁不愿意力争上游展露头角呢?于是这里才表现出来了所谓的“坚持”,所谓“热情”,所谓“付出”,以及自己说自己对艺术感兴趣时是否真的感兴趣。
我很有意思地站在岸上,看着这些少男少女的沉沉浮浮,以及她们的教练-艺术老师,本身也是专业老师,其实他也在艺海中游泳。然而,我和一众家长是如此地享受这个过程,其它家长情不自禁地评价,“他们(指学校)在这方面把我们的孩子培养得很好。他们做了些好工作。”
将来如何?记得电影“死亡诗社”男主角的自杀就源于他父亲对他参演音乐剧的不理解。梦想与现实的距离,从古至今,从东到西,一直都是一个话题。人之于社会,沧海一粟,而个人的际遇,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历史长河中,会怎样呢?让我们就抓住现在这一刻的美好吧。
第三,体育竞赛。美国的体育文化是我一直要学习的课题。由于我自己不喜欢体育,我的孩子对体育空有热爱没有技能,也缺乏应有的练习。可以说,这方面,如果没有我孩子同级的几位体育极棒的中国孩子的存在,我孩子在体育方面并不符合该校的基本入学要求。
大家都知道,美国体育分三个学期,每种体育分校队,预备校队和三队。对我孩子这样被“排球队”踢出来的孩子,在家长会上能展示的就是类似“中国太极”一样的瑜伽和跳舞。
中国孩子在我孩子学校的几项比赛中都打到校队和预备校队的水平,包括非常流行的美式橄榄球。因此,若有机会,家长们不要吝啬自己的金钱和时间,咱们有现成的榜样,电视片“state of play"讲的就是美国家长把自己孩子从小培养成星的故事。
无论自己孩子在体育处于多么不利的条件,那也要参加体育比赛。从自身收益上来说,这是紧张学习生活的一种必需,从融入这个话题来说,这是美国的文化,从家长的投入产出比来说,“不体育,你来美国干什么?”
学校的家长会,像学校的一个横切面,把学校的各个方面都展示出来,或者说,这是一场3D的电影,你,你的孩子,孩子同学,其它家长,老师,教职员工,大家在一起玩了两天。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但仅是校园生活的一个浪花。如果孩子在国内,我们都会开家长会,孩子出国了,我们也争取去吧,对咱也是一锻炼学习,或者换言之,谢谢孩子给了我们出国学习两天的机会。中国家长在教育观念上的学习之路,漫漫。

  • 回答于2014-11-01
    源妈说的很赞!
  • 回答于2014-11-03
    白富美的文章就是好,这叫散文吗?学习了,本文艺屌速度围观留爪。什么叫天生的领导者!精神领袖就是这样的,从容间羞死土豪弹指间粉丝竟折腰。看看那雍容高雅的神情,哎哟,刘姥姥,您吃的不是鸡肉,这叫茄鲞。。茄,茄嘛?茄卷?茄鱼?whatever,您说什么就是什么吧。刷粉机技术哪家强?小伙伴们齐跟上。 接着领导的随便聊聊,我们畅所欲言认真学习提高思想觉悟。 孩子的定位。。。孩子,哪个GPS管用?爱疯的吗?Grace人不丁点儿贼精了,给自己定位姐姐,舅都是弟弟了。哦,跑题了啊?
  • 回答于2014-11-03
    既然说定位,那就有点像是卖猪的时候,首先要搞清楚市场行情,然后过磅按斤论两双方好估价。以前比较单纯,价格就按重量。人家来收购的时候都先问,几斤的猪?哦,我们只收大型猪,中小型回家养着吧。为这一句话,给猪长膘的饲料没少涨价。有些吃国产饲料就是不长膘,作孽的只好圈国外吃洋饲料去了。后来说大型猪膘太厚不健康,他们就要重量中等的瘦肉型猪,然后瘦肉精成主打货了。接着收购的脑子也长进了,要黑毛天然猪,后来大家都懂的,一色儿的黑毛,“天然”。但是收购的更难伺候了,有些说今年母猪多,只要公猪,有些说要跑得快的,有些要会游水的,就差来要会上树的了,俺滴娘哎。这世道,除了领导估计没人能看行情找定位了。两眼一抹黑,是坑就跳吧,愿给多少给多少吧,再不走就被后面的小猪拱得无路可走要猪急跳墙了。 ”所谓领导力,这与权威无关。领导是树立榜样。”读到这里。。。艾玛,这咋整,控制不住扭小苹果,果果果的冲动啊。领导别嫌弃啊,领导真理解广场舞大妈的心声,咱们就是为树立生活的榜样啊,不屈不挠,视死如归滴。原来老美也好这口?姐妹们,努力跳吧。
  • 回答于2014-11-03
    价值取向,融入,虽然不懂咋回事儿,但我坚定不移地支持领导的看法。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很多人忘了,以为成绩好出身就变了,哎,让我说你们什么好。回家照镜子去吧?特别是害人中介说有了敲门砖谁都可以去试试运气,我敲你的头,害的我们屌丝总是被榨干钱包还灰头土脸。搂着孩子回热炕头去我,不跟你们玩儿了。哪天巧姐儿要来,俺先考察下价值取向和融入再说啊。嘿嘿。 艺术体育,绝对如领导所说,梦想与现实的距离。这就是为什么黛玉去葬花很美,但紫鹃不会去,因为会有管家考核她的劳作,服务成果以此发放工资来糊口。追求梦想的自由和生存现实的束缚要清醒地搞清两者利害关系,千万别站错了队,入错了门,否则就会有悲剧发生。赶鸭子上架的后果很可能是变成咸水鸭,屌丝伤不起啊。
  • 回答于2014-11-03
    顺嘴麻溜半天,其实我们看教育的核心就是,通过切身体验,获得丰富的经历,进而来赢得收获。真正的教育应该告诉学生,任何成功都不可能轻易得到,而必须付出艰辛甚至是痛苦是代价,此其一;同时还要让他们明白,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此其二。能通过代价与收获这两点来帮助孩子探求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意义才是根本。白富美爱怎么衍生到人类大业宇宙高度没关系,人家玩得起。屌丝需要看清楚自己,学会平衡和掌握自己的人生目标。不要搞到钱多人傻,钱少更傻。
  • 回答于2014-11-03
    大家从下往上倒着读啊,这不怪我,问张大大去,怎么设计的这糟心排版。
  • 回答于2014-11-08
    对那些 移民也好留学也好总之非本土学校不上的,又怕孩子生病受累吃不上米饭学习没人辅导日思夜想寝食难安的,排名太高嫌压力大,排名太低嫌学术浅,学校太新嫌没历史,学校古老怕有歧视,国人太多说野鸡,国人太少说寂寞。。。怎奈臣妾愚钝,百思不得其解,私心想着这般肥里挑瘦所图为何。只可惜执念深重,旁人绝难左右分毫,每每思之,颇觉无限怅惘。 说人话! 你~想~怎~样~ 吃药后 ----------------------痛苦的分割线--------------------- 吃药前
  • 回答于2014-11-08
    美高那些钱堆出来的好处外什么是对青春期孩子真正有价值的? 1.学习的自主性 2.自我发现自我思考自我完善的习惯的养成。 3.生存适应的能力 我相信所有去美高的孩子离开父母,都在孤独奋斗,为生存奋斗。从生活小事,到同学关系,到学习活动文艺体育的挑战,这种生存体验是对孩子有价值的东西。不是成绩和大学录取通知书能衡量的东西。 如果抛开远离家乡远离父母这个环境的特殊性,其实国内名校的HYPMS也挺好,课外文体活动也非常多,各种国际班境外班国际学校也能请外教甚至外籍校长给您讲Mission Statemtnt。这不是招生广告上说的嘛?私人定制全美式教育,小班授课国际认证。所以真该好好想清楚为什么让孩子留学,值不值得让孩子留学。
  • 回答于2014-11-08
    我发现现在的粉很深沉,只看不说。敢情我是最忠实积极的,又来为点击量做贡献。 我这次乖了,倒着贴,尽可能提供人性化阅读体验。(笑) 美高留学,不是定位的问题,不是文艺体育的问题。那个文艺体育的环境就是钱堆出来的。就为了文艺体育大家牺牲亲情让孩子漂洋过海的吗?我希望学校让这样的烧包再多贡献10倍学费。 美高不是就一定特殊化,高人一等。每个学校都有尖子,有平凡的孩子。什么叫定位?看成绩还是家庭背景还是个人才艺成就?俗不可耐。Mission Statement哪个学校都有,哪个说的都在理。So what? 现在这个环境根本不是学生挑学校,是学校拿着各种看不见的尺子在挑中国学生。双方的Fit都很有水分,所以被哪里录取都没有决定性理由,前30的学校,就是运气的事情。合不合适,值不值都Case by case,有些事也许若干年后才能看的更全面。
  • 回答于2014-11-08
    写给我们这一代无比焦虑的父母们! http://www.weixiaoxin.com/Weixin/info/ab735a258a90e8e1-6bee54fcbd896b2a-ceeff7a1fd4b4c23cb7c6f9af54114f6 去读读这个吧。但愿读完大家会释怀些。哪怕就那么一会儿。
  • 回答于2014-11-12
    说得好!你把我想说不敢说也不知道怎么说的写出来了。看来我要继续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