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标化考试的点滴感悟
很久以来就想写些申美高的酸甜苦辣及点滴感悟,无奈空闲实在太少。今次时逢SSAT及SAT延误公布分数引得众口纷纭。作为苦苦挣扎在刷分大营中的一员及满分考生(孩子好友)的见证者,着实想与大家分享下标化学习的自我感受,一家之言,如有偏颇敬请谅解。
一、 早做准备 就像出国留学是个系统工程一样,越早做准备越胸有成竹。标化成绩依靠短时突击培训确实可以得到提高,但要考到高分或者满意的分数说到底还是需要依靠孩子的英语功底。听说读写一个都不能拉下。我们孩子由于在国内体制特色学校打好了良好基础,以及多年以来的不间断学习提高(当时坚持课外补习英语根本没想到会在今年走上申美高之路),所以虽然匆忙决定申美高,在8月份上了20天的冲刺班后就于课程结束的第二天去正式考了第一次托福,成绩尚属理想。虽然一战分数与业内瞠目结舌的高分相比还略有差距,但是作为家长已经很感满意。接下来我们可能最多再战一次托福就准备收山了。 同样发生在我家身上的反面事例就是SSAT的学习。由于之前从来没有复习准备过,SSAT的词汇又极其生僻变态;孩子平时的阅读量很少,缺乏大量的阅读知识积淀。SSAT的短期培训仅仅只能提升单词部分的成绩(前提还是学生愿意吃大苦死背狠记),对于阅读部分的短时提高上分本人认为应该还是无解,最多去熟悉几篇题库内的文章。比如这次10月18日的SSAT考试9篇阅读文章就有两篇在今年4月份的考试中出现过,只是问题不同罢了。可是如果不真正理解文章内容和问题意思,即便看到文章眼熟换了问题依然回答不出。况且随着历年来SSAT考试分数的刷高,阅读文章中出现诗歌、文言文的比例越来越大,美国高中了解中国学生短期依靠速记词汇和数学获得满分,所以越来越重视阅读部分的分数。从SSAT阅读容错率为零就可见一斑。听说这次考试高分随处可见,90%以上比比皆是,我们的分数又一次淹没其中。同时引起业内舆论对于培训机构的争论。这就是我接着要说的第二部分。二、 关于培训机构的作用 本人仅熟悉上海的几家培训机构,在此仅做一家之言。上海的培训市场起步早,学生基础及生源雄厚,培训机构鳞次栉比、鱼目混杂。目前在业界较为著名的也就那么几家,各有特色。有些高调、有些名不符实、还有些师资流动过大。我们就读的是一家作风低调,创始人性格鲜明、特立独行,依靠家长口口相传经营得红红火火的培训机构,当然价格同样高端。就读下来的体会是再高水平的老师和再神奇的押题命中率,如果没有学生的流大汗下苦功背单词,勤做练习,依然没用。词汇、词汇、还是词汇!没有大量词汇做基础,啥都是空谈。举个例子:SSAT开课第一堂就是创始人的词汇课。他两手空空进门,拿起记号笔,踩上板凳,以飞快的语速和书写速度面对白板(再也没有回过头),两个小时一刻不停地狂灌单词。白板写满擦了又擦,连课间休息时间都没有。孩子说上课速度之快、词量之大根本无法全部记录下来。粗略估算一下第一堂课就砸了一千多个词汇!第二天上课前需要把前一次课的词汇抽查默写,然后又是砸下相当数量的词汇。最多一堂课总共灌了两千多单词,况且SSAT词汇大多是不用的生冷难记词汇哪,老师不会按照孩子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进度的噢……试想如果之前孩子没有大量的SSAT词汇做基础,或者不能玩命似的背单词,那么家长出高价来那些著名培训机构砸钱指望老师神奇的把孩子成绩提高到满意程度的话,我只能呵呵了。我家在9月6日上SSAT之前还是一张白纸,经历了一个半月的不脱产培训,期间的心酸历程可以用炼狱般的痛苦来形容。所幸最后结果尚可,与托福成绩相匹配,基本也是他真实水平的反映。三、 关于高分的观点 这次考试出现了大量98%、99%甚至满分的成绩。一方面是因为SSAT题库的规模小、容易搜集历届题型及题目。另一方面也确实有培训机构经过多年的经验及积累,掌握了考试的技巧及出题概率,在考前一天或几天内进行押题且命中率不低,导致大量高分的出现。其实水涨船高,中国特色的应试培训投机取巧造成了大陆考生的高分可信度越来越低,最终伤害的还是国内考生自己这个群体以及原本就优秀无需依靠押题拔分的学生。就我们身边的满分同学来说,其实人家有今天的成绩完全归功于一年半甚至两年前的提前启动学习,经过若干机构和名师的几轮辅导培训,孩子本身又非常有灵气且刻苦努力。在最后与我家一起学习的日子里他的水平在班级遥遥领先,几次模拟测试几乎都接近满分。所以罗马绝不是一天建成的。 啰啰嗦嗦讲了一大堆,总结下来就是提早准备,单词基础,辩证看待高分及押题率。申高之路漫长而艰辛,且行且努力。与各位共勉。
[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