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本申请】别让这8大误区毁了你的美本留学梦,600 +学员案例总结!
近年来,中国留学生数量持续增加,不少同学高中毕业后都选择了出国留学深造,而其中美国受到了许多中国家长及同学的青睐。
怎么选城市?怎么选学校?怎么选专业?扑面而来的问题,往往让美国本科留学申请陷入一些误区,比如过分依赖排名、忽视专业匹配度、忽略文书重要性、误解录取标准、盲目追求早申、忽视面试准备、过度依赖中介和忽略签证准备。这些误区可能导致申请失败或错失更好的机会。
留美网创立14年专注于美高留学,综合600余名学员的案例,总结梳理出美本申请的8大误区,建议同学们全面了解并认真准备每个环节,避免踩坑。
误区一
对 University 和 College 的误解
除了综合性大学,美国还有众多文理学院。然而,一些申请者存在偏见,认为学院不如大学。其实不然,文理学院教育不逊于综合性大学。它常以小班教学为特色,平均每班约十人,老师和学生的交流沟通远超综合性大学。像 Williams College 和 Wellesley College 等优秀文理学院,在很多美国人心中,其本科教育甚至优于哈佛耶鲁。这种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应被申请者轻易忽视,应客观看待并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
误区二
对 GPA、TOEFL 和 SAT 考试分数的误解
第 1 类误解源于国内教育体制的影响,不少人觉得上美国高校成绩必须顶尖。但实际上,美国大学录取,特别是本科生录取,是综合实力的竞争。即便高中排名 100 多名或中等的学生,也有机会被顶尖院校录取。
第 2 类误解在于对 TOEFL 分数的认知。部分申请者认为 TOEFL 须达 105 分以上才能被高校录取,拿奖学金得 110 分以上,这并不准确。像哈佛、麻省理工、耶鲁录取的中国学生中,就有 TOEFL 分数刚过 100 分的。诚然,有些学校对申请者有 TOEFL 分数要求,但美国高校录取政策灵活,优秀学生可能不受某些要求限制,甚至无 TOEFL 分数也能被录取。
第 3 类误解是对 SAT 的看法。如今很多大学实行考试可选政策,学生能自主决定是否提交。实际上,不少学校仍重视这项成绩,不过并非没有就不能申请,可根据自身需求抉择。
对于自身条件不太优秀的同学,推荐美国名校无条件保录取项目。所谓无条件保录取,即便学生 GPA 低、无语言成绩、院校背景不足等,也能将其保录到美国名校。通过精心打造文书,获取名企、教授的推荐信,转换身份并与学校深度合作,来帮助学生实现保录。
误区三
对用于申请的 TOEFL 和 SAT 考试时间的误解
学校申请的截止日期并非考 TOEFL 和 SAT 的最后时间。例如,申请 2022 年 9 月入学的正常录取,多数学校截止日期在 2022 年 1 月 1 日,但并非要求 1 月 1 日完成 TOEFL 最后刷分。
申请人实际要做的是,在截止日期前寄出除 TOEFL 成绩外的其他材料。TOEFL 分数可稍后寄到学校,但务必在学校评审申请材料前送达。这意味着申请人需合理安排时间,确保 TOEFL 成绩及时送达,不影响学校对申请的评审。
误区四
申请定位的不合理
两类申请者在选校方面存在误区。一类盲目依赖和崇拜排名,非要申请前 10 或前 30、50 的学校,丝毫不考虑自身综合实力。然而,美国大学本科教育注重通识和素质培养,不同学校教学质量的差距并非排名所显示的那般巨大。在 3000 多所大学中,前 100 所都是很好的学校。申请者应根据自身实力合理选校,争取去能去的好学校。
另一类申请者一开始就钻进牛角尖,有严重的“TOP 大学情节”,像“哈佛情节”“常春藤情节”,非哈佛、非常春藤学校不去,否则就在国内读大学。申请成功固然好,可万一去不成常春藤就放弃留美,恐怕并非明智之选。鼓励大家去美国读本科,是因为其本科教育相对国内,更能开发个人才华和潜能,对人生有更积极影响。比如,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误区五
对推荐人的误解
很多申请者费力找名人写推荐信,其实不了解你的名人并不适合做推荐人。通常学校要求一份 School Report,相当于校方评价,可找校长、年纪组长或班主任(国内中学一般无升学顾问)担任。还要求两封 Teacher Evaluation,即两位任课老师对你的评价。很多成功申请的人都没有名人推荐。名人推荐可作补充,但绝非必需。比如,熟悉你的老师能更真实、具体地阐述你的学习表现和个人特质,这比名人空洞的夸赞更有价值。
误区六
错误地选择参照对象
这类申请者通常了解到了一些成功获得美国高校录取的学生的各种分数,然后基于此得出一个片面的乐观或悲观理解。比如她/他知道了某个被哈佛录取的学生的排名是 2%,TOEFL 是 109 分,就认为自己排名 1% 且 TOEFL 分为 110 分一定也可以被哈佛录取。还有的人听说某个去了耶鲁的学生 TOEFL 成绩有 115 分而自己只有 105 分就不敢申请了。
单纯对比两个学生的分数是片面的,必须全面比较各方面的综合实力才可以;可遗憾的是,这种录取委员会用来作为录取标准的综合能力很难被精确量化,你在没有看到一个成功申请者的全套申请材料(尤其是 Essay)之前,是不能轻易断定你比她 / 他强或弱的。
误区七
写 Essay 的误区
在 Essay 写作中,平庸不可取,但也要注意方式。许多申请者会运用精彩的中国典故或传奇人物故事,然而因文化背景差异,可能造成理解困难,表述能力不强的申请者需慎重。
另外,有些申请者想法奇妙,可若奇妙到常人难以明白就不妥了,毕竟录取委员也是普通人。比如,过于晦涩的构思或独特的表述,可能让他们无法领会你的核心意图。
误区八
家长过度参与
出于爱子心切,家长们对孩子的关爱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些家长的参与超出了应有的度,剥夺了孩子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
申请阶段,有很多家长“包办”了学生的课程和活动,但是这样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家长在留学中只是辅助的角色,而不是完全的决策者,需要学会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那么家长需要如何做呢?
1. 准备阶段,父母与顾问老师应该是合作辅助学生的关系,保持及时良好的沟通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学生目前的进度,托福/标化成绩、活动完成度、时间管理、学生申请准备中的心理变化等,都需要随的的沟通与合作。
2. 选校阶段,选校的参考信息有很多,这时候顾问和家长都可以给学生提意见推荐,但是尽量培养孩子自我检索学校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自己说出选择或者不选择学校的理由。
3. 选专业阶段,很多家长都想让孩子学习商科相关专业,但是孩子是否喜欢呢?他们相信:孩子现在还小,总会喜欢的。我们理解家长想为孩子未来生活做打算的苦心,但是不喜欢的专业,真的会让学生难以维系,所以还是要慢慢培养。
4. 文书写作阶段,因为有些家长参与度过高,对学生的文书提出很多自己的意见,必须要求顾问按照他们心中的学生形象来写,反而主观因素过多,并不能体现学生的真正优势。而顾问因为了解学生,又了解学校,其实反而更容易抓住学生的特质,让学校眼前一亮!
总之,申请过程中,家长要参与,但是参与度过高也会导致一定问题,所以,一定要把握好参与度的问题。
在留学申请过程中,父母与顾问老师应当是合作辅助学生的关系,保持及时且良好的沟通极为重要。
在准备阶段,学生的托福/标化成绩、活动完成度、时间管理,还有心理变化等诸多方面,都需要父母和顾问老师随时沟通并协作。比如,当学生托福成绩不理想时,父母和顾问老师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发现学生活动进度滞后,一起督促并给予支持。
只有这样紧密合作,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应对申请中的各种挑战。
-END-
又到一年申请季
如果你对美国留学有任何需求
欢迎联系深耕留美服务的石老师
电话:15011066813 13910531929
为什么选择留学美国网?
超高可信度
留学美国网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专门从事美国高中和大学的留学咨询公司,经过14年发展,已经成功往美国输送留学生600多人,95%的学生申请都是第一志愿,录取成功率近100%。
足够精细化
不管是早期规划期还是当年申请季,每个环节都有“留学资深文案”负责整个申请沟通,把控整体申请策略和方向。
院校了解度
迄今已经考察了200多所中学,大部分顶尖学校都有留美网学生就读,保障学校质量。
选校精准度
全面了解学校,做到掌握针对学生个人特点进行全美范围内的顶尖学校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