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高的第二轮另类选择
去年的申高终于结束了第一轮忙碌,现在很多孩子开始第二轮纠结,我是去这里?还是去那里?最初申请时,因为竞争的激烈,只能尽量的好,尽量的按标化去匹配学校。现在到了收获季节就不知所措,回头一看,这所我根本不该申请,那所也是。然后还有一大堆WL的家长,一片茫然。昨天看了FS上雪飞的文章,也谈到了offer的抉择方式,但是感觉还是只合适比较优异的孩子和家庭,对于普通的家庭和孩子,我们其实有另一种选择方法。
我不想再谈学校课程,比例,老师等之类的话题,这是你们申高第一轮的事情,到了第二轮,我觉得有几个重要的参考条件,这些都是你们在当初选校时根本不会留意到问题,因为你根本顾不上,现在正好拿来让我说事。 第一个是假期。美高假期多,但并不是每个学校都多,你在申请时也许不好意思问,但是现在可以问问了。假期是差距巨大,圣诞有假期15天的有十天的。春假有15甚至20天的,也有三天的。复活节有一星期的也有一天的。暑假这个重头戏,有长达三个多月的也有两个月不到的。这样算下来,在放假少的学校,相同的学费你能多学习两个多月!这个在走读学校优势异常明显,所以我把它排在第一。 第二个是学费,这个土豪可以无视。看看妈妈们收到的offer,学费也是六万多到两万多,当然这个是你们申请就能接受的价格,但是现在你可以再去问问,学校是否还有收费课程,学校是否经常有收费的远程活动,比如去欧洲考察,因为很多是自由选择,不是每个学生都会去和在那个项目之内,所以学校不会打包在通知你的学费之内。并且很多学校网站信息滞后,你们申请所看到的价格,也许是两年前的。还有就是必须预算出每年的百分十的学费增长。当然不会多出很多,但是我觉得在最终的选择上,它还是可以给你一个加减分的。提醒请不要忽略学费低的学校,很多是因为它有财团支持,或者在本地极高的捐款数额才能降下学费,这个需要你自己去做功课。不了解的状况下还是应该选高不选低。 第三个是交通,申请时顾不上,申到了可以筛一筛了。那些靠近火车站的,靠近大城市的,应该成为加分的亮点,毕竟孩子一呆就是一年,没有一个方便的交通等于没有腿。 第四个写给全聚德的家长,这个一般发生在牛蛙身上,运气不好,寄宿全是WL。我想说的是如果你真的那么看重那些学校,其实可以给学校去邮件,由寄宿转为走读,不需要床位那么学校的要求也会低很多,走读他们多一个少一个都是无所谓的事情,家庭可以自己上网去找,详见我以前的文章。 第五个是可以找校友咨询了,但是这种咨询需要你自己提出有深度的问题,不然你很难从校友那里听到直接的负面评价,需要你象CCTV的记者去挖坑,找到你想知道的答案,比如您可以先研究校规再组织问题。 第六是关于学习了。每个学校的学分怎么计算很重要,GPA怎么算,选课怎么选,去选课自由度比较大的学校绝对有好处,不过这不是重点,无论如何你都得扛下来。 剩下的走读孩子学费是怎么分配很重要,好好看看清单明细。这个不做详解,因为很多妈妈已经没有第二条路选择,伤心的事儿就不要再提。 然后请再参考雪飞老师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她的角度重点在如何把孩子培养得更优秀,属于择校主流意见,我所说的相对俗气了一些,青蛙妈们将就看看。其实大部分的人都不可能实现理想,这只是开始,一个高中决定不了人生,我觉得高性价比才是一条金光大道。在申高这个圈子里的孩子,未来出不了中产的圈子,所以真的无需太遗憾。祝福!
[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