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学生们,哈哈好肉麻

周末快乐,听了学生们最近的语音打卡,我又难掩煽情地开始想念熊孩子们。想念好多年前的学生,想念去年的学生,想念今年正在申请的学生。翻了一遍朋友圈,知道天奇去了上海参加学校招待会,知道jessica正在进行大学访问,知道飘飘刚买了双耐克,哈哈

周六的晚上,点着香薰沐了一个浴,深呼一口气终于是舒坦了。来自印度的室友和同样来自印度的老乡到日内瓦去sleepover了,她们极为热情地向我发出了邀请,我婉拒了,尽管我来之前章先生一再嘱咐出门在外多个朋友多条路,为人一定要奔放,可是关键时刻我还是难掩娇羞,更重要地是因为她们说要好几个人一起住同一个房间,而我可能是这个房间里的唯一一个非印度人,这让我觉得紧张。此时此刻我有点后悔,这可能是我这一生为数不多的几次和一群印度人一起睡觉的机会了。。。。。。
刚刚过去的一周有点紧张,紧张到我根本没有时间像想象中那般在日内瓦湖畔的落日下纳凉。当然,这个紧张一部分是因为学校安排的课程很紧张,还有一部分是因为我自身能力不够过硬。上一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法国和英国的历史,风土人情以及由此而衍生出来的礼仪,最终落户到他们餐桌布置的不同风格,服务生端盘撤盘的不同方向,以及落座开吃的不同顺序。这几年工作虽然也用英文,但是话题主要围绕当教育顾问而展开,所以单词量锐减到我老师拿着一个形状怪异的工具问这是什么的时候,大家一通乱猜,我也跟着一通乱猜,猜到最后老师公布答案,大家一副顿悟状,只有我还沉浸在迷茫中,因为我听到了老师说这是一个专门切某一个花茎秆的工具,但是生生没有弄明白那个花是什么花。于是乎,开始的几天我生活在极大的挫败感中,每天给老妈的微信内容几乎都是翻来覆去地说:一切都好,我去学习了。我妈一度觉得我用力过猛。刚刚过去的周五有一个测试,这是我到这里第一次隆重而正式地测试,颇为紧张,前一天晚上我各种背,一直到了凌晨两点,我想我真是蛮拼的,结果第二天早上我醒来发现隔壁的日本女孩和来自迪拜的一个大姐还在客厅学着,我整个人都不好了。那一刻觉得自己太不争气了,一种民族使命感涌上了心头觉得我以后得更努力。好在学校只是造势说很难,真正考试没有想象那么难,我感觉日本女孩和阿拉伯大姐的发挥余地不大,感觉放心多了。
今天遇到了校长,她问我这周过得怎么样,我脱口而出非常享受。说完又掂量了一下,觉得基本而言没有骗人,虽然很忙,但是还是很享受的。离开校园,很久没有体验为了考试紧张,为了作业熬夜的感觉了。这一周都重温了。更为重要的是,我一直声称要提高一下自己的英语,可是总有各种借口不背单词,这周终于也开背了。学校里还有一位来自康州私立初中的艺术老师, 开始是我和她套近乎,想要八卦各个私立学校的新闻,结果美国人民实在是太能聊了,现在见到我她就有点条件反射地说:“你知道吗。。。”。
Wayne逢人便说我不务正业到瑞士学吃饭了,朋友们嘘寒问暖问我吃的怎么样,这让我的处境很被动。我想我有必要介绍一下IVP了,历史上,瑞士有好多非常专业的精修学校(finishing school),简单粗暴可以翻译为礼仪学校。institut villa pierrefeu就是其中一所,并且似乎目前成了唯一存在的一所了。学校建立于1954年,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很全面的教学体系。教授关于世界不同国家的风俗人情,礼仪禁忌,用餐礼仪,聚会组织,个人仪态,着装,色彩搭配,室内布置等相关内容的知识。学校最终会根据学生是否能够通过考试而授予学位。来之前我很好奇足足六周学校要教些什么,来了之后我很好奇,只有六周这些内容怎么能够教得完。总之,我想所教授的内容对于工作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是有实质帮助的。有趣的是班上很多来自西方国家,包括美国的同学,她们很多有着丰富的生活工作经验,一直生活在西方国家,但是也和来自亚洲的学生一样一脸疑惑地问吃饱了刀叉究竟怎么放。哈哈~
真诚推荐有兴趣的学生和妈妈们参加,非常乐意成为大家申请材料的推荐人。
周末快乐,收到了好多家长的邮件和微信说感谢团队成员的工作安排,我知道在我不在的日子里,NancyFriends的伙伴们都在更加努力地工作着。我是一个幸运的人,遇到了最棒的伙伴们。周末,是我的工作时光,已经收到的问卷我会在周末回复。
Nancy
这里是我们的官方网站:www.nancyfriends.org,希望朋友们常来看看,找个时间,我们一起聊聊天~
联系我们
电话:+86 10 66218818
北京:西城区. 金城坊街1号.金融街公寓A座1102
上海:市徐汇.区零陵路899号.飞洲国际广场11i
——————
成长比申请更重要
小小梦想,我们和你一起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