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慧留学工作室 2015-06-29 17:56:43

为什么寄宿家庭这么难选择?

每年到了这个季节,大家都拿到了心仪的录取通知书,应该放松了心情。还有没确定下来寄宿家庭的家庭,也为寄宿家庭的事情而焦急:到底我的宝贝儿,会跟什么样的家庭住在一起?人种上来讲,是白人?黑人?
外国移民?甚至是亚裔?职业上来讲:他们是老师?牧师?律师?公务员?还是一般蓝领?寄宿家庭一共几个孩子?她(他)才那么小,一定要一个好家庭呀。美爸美妈到底会不会像我一样把孩子照顾的那么好?充满不确定中,焦急和担忧自然而然在六七月的骄阳中愈发显得激烈。
从2008年开始,我就开展起走读学校的申请,也就是说美国中学教育市场向中国开放的时候,寄宿家庭那时候就普遍存在。每个时期,家长担心的事情是不一样的。那时家长就担心一个问题,安全,尤其是枪支在内的暴力安全。因为那个阶段,美国这个国家,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都是陌生的。问题更多的是关乎安全:每个人都可以合法持枪,街上都有枪,到底美国安不安全?安不安全?住在别人家里,有女人和男人,那么我的女娃在那里安不安全?六七年过去了,事实证明,美国是一个相对安全的国家。因为暂时还没有出现过一起不安全的事件。(报道最多的两期关于华人学生的事件:洛杉矶的中学生,是中国学生之间的不安全事情。芝加哥的女生被害,中国籍男友是最大的嫌犯)。因为,第一,美国的本身安全;第二,未成年的安全问题。不管是本身美国国内未成年还是国际未成年的学生,他们安全都是在美国家庭,学校,社会,是会被视大于天的一件事情;第三,美国是车轮子上的国家,未成年人是不能开车独自出行的。所以,基本上是在家庭、学校和经常在主动或者被动的成人陪伴下活动,客观条件也造就了安全的环境。
现在回想起刚做走读学校的那几年,孩子们去住寄宿家庭,好像更简单,也更容易挑选。美国无论是学校或者第三方中介(校代),也从来没有发过任何一张单子,让家长在上面勾选自己愿意或者不愿意的事情。甚至也没有在学生去美国读书走之前有视频见面(那时候好像也不是特别流行),就像一切顺其自然,一切准备就绪后,快到开学的日子,我们帮着孩子把到美国的机票发给学校或者校代,校代再转交给寄宿家庭接机,就好了。孩子和美爸美妈在机场算是第一次正式会面,并且每个家庭都找的那么可心,更鲜有中间换寄宿家庭的事例发生。那时候也没有微信,所以只有等到圣诞节的时候,孩子们回来找我们玩,坐在办公室里讲自己的寄宿家庭有多好,房子是别墅,妈妈有多好,爸爸有多幽默,寄宿家庭的小洋娃娃有多缠人和Sweet。
[img=为什么寄宿家庭这么难选择?]http://www.findingschool.net/attachments/user_file/user25339_file/20150629175629485.jpg[/img]
[img=为什么寄宿家庭这么难选择?]http://www.findingschool.net/attachments/user_file/user25339_file/20150629175633624.jpg[/img]
那么现在为什么寄宿家庭,这么难以挑选,甚至很多让中国家长看了不满意,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接待能力。赴美留学人多了,走读学校的数量多了,自然对寄宿家庭的挑选就难了。美国的小镇就是几百人,这样的人口比例,愿意或者有条件接受国际生的家庭数量能力就是很有限的。美国寄宿家庭的挑选是非常严格的:必须自己有抚养孩子的经验;必须是有女性家庭成员(Mom)的;家庭住址必须离学校来回不超过1小时左右的;邻居关系很好的;有正式工作的;什么无犯罪记录那是最基本的,不需要多说。
第二,环境差异。中学生留学队伍开始从90后为主力,变成了00后为主力。客观的说,这几年中国的经济腾飞,带给中国老百姓巨大的经济回报,所以孩子们在国内物质享受,是世界顶尖的。孩子也是被照顾惯了的,大多数家长很客观的知道,自己的孩子在生活自理方面需要更多的被照顾。而这几十年,美国的环境一直是这样。很多孩子来了住了别墅,却发现里面的环境是不如自己家里的公寓房的,是有心理落差的。在物质提供方面,家长也是比较在意的,所以就让紧俏的寄宿家庭挑选,变得更加难上加难。其实我告诉您,就条件来讲,我参观过的100所寄宿中,无论排名多高,就算安多福和乔特罗斯玛丽这样的顶尖学校,他们的宿舍也都很简单,新生都是两人间,差不多10多平米的小房子,有很简单的两张木头床,两个书桌,两把椅子,两个小的挂衣服衣橱,最多有两个电扇,也仅此而已!
据2012年美国门户开放报告显示,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美国国际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而随着国内低龄化留学的趋势正逐步加快,走读学生尽年的数量应该是在每年3万人以上。我自己没有调查过比例,据说平均有20%以上的学生,在高中生活的四年时间,有过换家庭的经历。当然有各种原因:第一,可能是寄宿家庭和孩子之间,在一开始相处就没有磨合好;第二,就是遇到变动,比如家庭要搬迁到另外一个地方。但是也有可能,孩子自己转学等各自的原因。从我自己的数据上来看,如果说一年有40个学生的话,应该是有4个左右的孩子,因为各种各样原因换寄宿家庭(20%是有的),但是比起庞大的留学群体,这个比例不是不可以接受的。因为换家庭,不是单方面的原因,导致寄宿家庭更换的原因中,最经常见到两个因素是:第一点,前期家长和孩子没有将寄宿家庭的详细情况及生活习惯了解清楚;第二点是家长和孩子没有根据自身情况做一个完整的规划,导致进入寄宿家庭后因为一些文化和生活上的摩擦而更换寄宿家庭。
[img=为什么寄宿家庭这么难选择?]http://www.findingschool.net/attachments/user_file/user25339_file/20150629175634535.jpg[/img]
[img=为什么寄宿家庭这么难选择?]http://www.findingschool.net/attachments/user_file/user25339_file/20150629175635626.jpg[/img]
还原寄宿家庭的挑选***0715.jpg[/img]
在美国,只有18岁以下的学生,才有机会到住宿家庭体验美国真正的生活。大多数把孩子在13-16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送到美国,其实说到底,不仅想让孩子有个快乐的高中生活,借此也增加考上理想的大学的几率,而且还是认同美国的文化和社会。那么家庭作为社会的最小单元,能够让这些孩子住在寄宿家庭,本身是很好的锻炼机会,但是。这又是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个适应过程,是一个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碰撞的过程,是一个青少年成长中经历蜕变的过程,所以有的时候,痛并快乐着。能适应下来的,或者换句话说,能很好的相处下来的,找到好的家庭的,是大多数。因为寄宿家庭有其他类型住宿方式取代不了的优势,比如说:
1、
英语的学习氛围。所有的家庭,肯定是全部家庭用于是英语。在这个家庭中,要不然不张口,要不然就是讲英语,所以英语的进步,提升非常快。在学校里学习学术英语,回家联系生活中日常的英语,多棒!
2、
异国他乡的家庭氛围。在这个家庭,有美爸、美妈、美兄弟姐妹。大家可以相互学习。美国特别注重Dinner
Talk和节假日旅游。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周末有个短途的旅游,都是个非常好的交流机会,让孩子在异国他乡不孤单。
3、
多元的文化氛围。美国是个移民国家,西班牙语系,欧洲移民和亚洲移民都在这个大家庭融合的非常好。有很多学生住在这样的家庭,不仅可以学习英语,融入这个家庭,而且很多还学习了其他语言,文化和传统。甚至有的女孩子,不仅利用空余时间让住家的爸爸妈妈兄弟姐妹品尝了中国美食,还学习了其他国家的饮食。
4、
在寄宿学校,一般的假日学校都会关闭,那么就存在学生需要到临时的寄宿家庭,或者其他方式解决临时住宿。但是寄宿家庭一般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最后,预祝孩子们在美国愉快的生活和学习,不断的挑战自我,迎接不断成长的未来~~~
薛慧老师联系方式:
电话号码&微信号码:158-1087-2834
QQ号码:195919844
微信公众号:北美小龄留学专家薛慧 sophiexuehui
校内外:http://xnw.com/site/?id=1021526
Finding School:http://www.findingschool.net/profile/25339/ans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