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学生篇:追逐你的现实(5)Rise——面试
笔者备注:该同学是今年申请的15人中相对思想比较成熟,整个申请过程配合细致到位,家长客观理性的典型案例,在笔者的一再邀稿下,洋洋洒洒详细记录了整个自己的高升之路!关注笔者博客空间的家长和同学都会记得,在3月12号该学生家长从家长的角度详细叙述了整个申请过程中家长的看法(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49ec860102vkrw.html),可以比对着来看,希望对未来有打算申请的学生和家长有所启示!祝好!以下是第一篇,由于篇幅比较长,会以连载的方式陆续贴出!
Rise——面试So much for my happy ending. ——题记 由于我的标化成绩一塌糊涂,文书又无法和其它人比较,所以我在递交文书后主攻面试。首先,面试主要分三种。一种是校园面试,一种是国内面试,最后一种是视频面试。我大部分采用的都是校园面试,因为这种形式的面试容易给面试官留下印象,而且学生也能最直观地感受这个学校,但是费用也很高,而且途中充满了劳累。我也参加过国内面试,这种形式的面试也容易给面试官留下印象,只是无法感受学校,但是费用会便宜不少,较为轻松。然后就是视频面试,很方便,几乎没有费用,但很难给面试官留下深刻印象,也无法参观校园。我个人是最喜欢校园面试的。但是由于近年来中国学生申请人数不断增加,许多学校已经无法接待如此众多的中国学生。于是,维力克视频面试应运而生。维力克机构专门负责为中国学生录制10min左右维力克机构的面试官面试学生的视频,上传到网上给学校看,并且为你的面试评分。学校会根据你的面试评分决定你是否有资格申请校园面试。于是,我的第一次面试就此展开。由于我的性格比较开朗大方,所以我认为面试就是学生与面试官聊天,没什么需要准备。结果一开始我因为过分紧张,导致面试回答磕磕巴巴,最后满分6分的面试只拿了3.6分。这件事让我很郁闷,但也让我了解到了面试做准备要充分。更让我郁闷的是有一间我用来保底的学校居然把我拒了。幸亏这时我那伟大的顾问及时调整选校策略,改为全部申请不看维力克面试成绩的学校,所以我很侥幸地逃过一劫。之后的11月我又去了深圳和香港参加了两场国内面试。当时已经开始写文书了,所以面试官问我的问题我都大概有自己的观点,所以感觉还不错(事实上后来有一间学校真的录取我了)。但是那时候因为文书还没有完善到最后一版,所以回答也不是特别出彩。我在这三场面试结束后对自己的面试进行了还原,还原了面试官的问题和我的回答。当然,随着后来文书回答越来越完善,我面试的回答也在不断完善。因为再之后的1月,我将飞往美国参加校园面试,所以经历过三次面试没有发挥出自己水平的我对于这次面试之旅格外重视。这里就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准备校园面试了。不少人不知道面试前一天晚上干什么。事实上,面试前一天晚上,有不少事情等着你完成。首先和写文书一样,在中国就要从学校网站上找出能将自己的性格特点或爱好与学校独特的特点联系在一起的信息,并且适当地修改自己对于每一间学校面试的回答。注意,你对于所有的学校举出的例子都是一样的。但是,你要根据学校的特点而适当修改你阐述事例的方式。比如说有些学校喜欢有毅力的学生,有些学校喜欢乐于助人的学生,所以你对于例子的阐述可以从“我在夏天与朋友骑自行车。中途我中暑了,落到了离大部队几公里的后方,我当时眼冒金星,眼睛看到的画面变成了黑白的、断断续续的画面,就像老师黑白电视机里的画面一样……但是我依然坚持下来了。”变成“我在夏天与朋友骑自行车。因为我中途中暑过,之后我就自愿留在大部队后方支持、鼓励体力差的同学。有时候他们骑车的速度实在太慢,要追不上大部队的时候,我就一只手骑车,另一只手推着他们的背,推着他们往前骑”。其次,面试中面试官99%都会问你一个问题,就是“你还有什么关于我们学校的问题要问?”这时候如果你说没什么问题要问,那是一件很尴尬的事。难道你真的通过看网站就完全了解了这个学校吗?这是一个很好的能让面试官记住你的时刻。但是,这需要你对学校要足够了解,提前对学校的信息做了足够多的功课。我每次面试就带一大沓资料进去,然后每当面试官问这个问题时,我就打开资料,一道道慢慢问。如果你能像我一样,问到连面试官兼招生办主任都不清楚的问题的话,你肯定给面试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事实上那间学校也录了我)最后,对于你要说的事例、特长等等,你要对相关领域有一定了解,尤其是要对这个领域的最新进展有所了解,并且有自己的观点。比如说,我喜欢汽车,面试官可能就会问你对Google的无人驾驶技术的看法。而这个需要在平时就要做好积累。然后就是校园参观了。很多人以为校园参观就只是参观,走马观花,欣赏一下校园就行了。但是实际上,校园参观的时候也有很多事情要做。首先,对于学生来说,要仔细听导游的讲解,对于你喜欢、感兴趣的建筑、风景、设备、项目等等的讲解更是要去记、去背。这样的话待会儿面试时面试官问你“你为什么喜欢这所学校”的时候,你就可以滔滔不绝地讲上5分钟。我尝试过了,说整整5分钟是可以的。其次,对于父母来说,在参观的途中,你们要不断地用手机或相机拍下校园的照片。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离3.10 offer日还有一段时间。等你收到了offer之后,你才能决定去哪间学校。问题是,如果你没有拍照,你还能记住哪间学校的校园是什么样的吗?所以,面试完的当天晚上,你就需要总结一下你对这所学校的印象了。不然的话,你很快就会忘了。剩下的就是面试了。面试只要准备充分,保持适度紧张,就没什么大不了的。面试的最高境界,不是让面试官问你问题,而是你引面试官问你准备好的问题。你在回答面试官的问题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答案会让面试官接下来问什么问题了,而这需要大量的准备。面试的目的是要让面试官记住你,这也就需要你自己创造出一些意外和惊喜,比如说掏出一大沓资料问一些他也无法回答的问题,回答“你为什么喜欢这所学校”回答了整整5分钟等等。整个面试过程中你只需要展现最真实的自己就行了。毕竟申请美国高中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校方要选择你,你也要选择校方才行。所以没必要迎合他们,因为你是去那里找到一个最适合你的高中去学习。万一你去迎合他们,然后他们录取了你,而你又在接下来的四年里发现这所学校不适合你时,你怎么办?而面试最关键的是,不要被面试官的态度左右。我就遇到一个冷脸的亚裔女面试官,整个面试过程中手里一直拿着一张表,然后机械性地问我表上的问题,连深入把问题问下去也没有,搞得我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回答。但是最后那间学校提前录取了我。所以这件事说明,面试官的态度不一定代表了他们对你的看法。最后我想说的,就是送礼物。送一些便宜到十几块钱的、有特色的礼物,或是自己亲手做的礼物就算了,千万不要送超过20元的礼物。在中国,这样送礼很正常。但是在美国,这样送礼反而很奇怪。首先,面试官面试你是他的本职工作,你这么送礼,只会让面试官很难堪,要不就是不接受你的礼物,要不就只能送你一件相同价值的礼物。其次,申请美国高中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校方要选择你,你也要选择校方才行。送礼显得像你求校方选择你一样。在申高之路上,学生与校方是平等的,而不是像中国这样,只有校方选择你的份儿。我的面试之旅是每天一间学校,这样不会太忙。我们都是预约早上的面试,这样我有精力,面试官也容易记住我。下午就开车去往下一个学校的附近住下。晚上总结今天的面试情况、校园印象,还要对导游和面试官发感谢信,之后还要预习明天的学校的特点,修改明天面试的回答等等。这么一搞,一天根本没有多余时间。所以,我很佩服那些边面试边赶文书的学生,效率实在是太高了。我觉得那样太累,所以就先写完我的文书再来面试。再说,没写完文书,你的面试回答也是不完善的啊。那样的面试就只能随机应变,见招拆招了,过程估计充满惊吓。笔者点评:面试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大家要引起重视!通过面试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同时能够直接的面对学校,学生,老师。特别是近些年如果有机会最好还是实地考察一下,有的时候差别就在于此!同时提前做的功课也是必备的,切勿临时抱佛脚,心存幻想!祝好!
[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