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鸟谷仓雪飞 2015-08-21 23:52:01

Ask Maggie 栏目温情开启--Q1--想让孩子上国际学校,要不要告诉他?

小鸟谷仓Ask Maggie栏目温情开启!

看过东野圭吾《解忧杂货铺》后,Maggie有一个想法,就是当那个杂货铺的“老爷爷”,答疑释惑,助人助已。
好了,Ask Maggie栏目来了,留学杂货铺,面向美国初高中、国际教育,和杂货铺老爷爷一样,Maggie也有很多不懂有很多困惑,但她乐于学习、乐于请教、乐于回答!愿意陪你一起探索:)
提问吧。
留言或写信给我们,我们会选择一些有代表有意义的话题进行回复并筛选刊登的:)
Q1:男孩13,面临初二,但自身心智不成熟,玩心重,学习无动力,没有目标。作为父母有心在他中考后,送入当地某国际学校,以激发他的能动和潜力,将来接受国外教育,但纠结选择是否正确,是否现就告他,且这条路是否适合他……
A1:13岁的男孩,心智不成熟、贪玩实在是正常情况,孩子的天性就是玩,没有玩心的孩子,父母恐怕更要担心了吧!
人们习惯趋利避害,孩子学习无动力、没有目标,也是某种情况下的正常反应。草原上的羚羊狂奔不止,是因为有猎豹逐食之忧。13岁的孩子,衣食无忧、生活无烦恼,舒服享受照样过日子,学习动力如何自动产生呢?
学习动力来源于目标,目标无法凭空产生,无法强加接受,唯有激发、启发或引导产生。13岁少年的目标和梦想,可以来源于一本书,来源于一位同伴的故事,来源于老师和某个重要“人物”的一句鼓励......人生中的某种偶然际遇,都可以使少年从此扬帆启航!
但是,这种偶然际遇,显然不可能是父母日复一日的唠叨和缺乏信任的沟通。
父母已有想法送孩子去国际学校,却还在犹豫是否告知孩子。父母在犹豫什么呢?不就担心孩子知道有国际学校的后路后,更加“不思上进”了吗?父母是否应该想想,这是孩子自己的路,孩子已经13岁,有权力和能力为自己的决定承担一部分的责任。父母如果替子决定,孩子又何来自主感和对决定负责的行动呢?
反过来说,不告诉孩子,孩子就能全力投入中考了?
父母还有一个误区,国际学校一定轻松吗?到了国际学校就有“动力”,就能激发潜力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国际学校进得去并且能够“混”得好的孩子,仍旧是那些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且能够付诸行动的孩子。通常概念的国际教育在申请美高/美本时有一定优势,但进入国际教育体系后,收获一般般的多的是。
至于今后是否合适接受国际教育,取决于两点:一是孩子和家庭是否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孩子的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亲子沟通水平与层次;二是找到合适的国际教育(包括学校软硬件)。
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建议父母与孩子一起,信任、敞开、从沟通起步,帮助孩子找到内心所需、所爱,帮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