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教育赵老师 2016-02-06 16:22:20

托福上110分的英语水平是怎样的?在国外能正常生活吗?

也许这个问题在每个准备托福考试的小伙伴内心中都曾问过自己,现在小编整理编辑了这些来自知乎的回答。在看到这些答案的时候小伙伴在心中是不是也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只是那一丝丝的不安让你还在游疑,无论如何,脚踏实地的充足准备是有备无患的,至于是否能在美帝如鱼得水,仍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问题。

千古留名,从高中就在美国先说一下本人背景:初中到高一在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二来到美国波士顿某著名公立高中,大学在伯克利音乐学院。
南外这种地方,英语学得还是比较扎实的,平常上课听说的机会要多很多,我又是属于比较发言积极的同学,所以感觉打的基础比较扎实。
在来到美国之前上了一个暑假的培训班,托福考了个98 R28 W28 S23 L19,听力考砸了是因为听到加试的时候睡着了(真的不骗你们!)估计没睡着的话听力25左右吧,典型的国内学生读写强,听说弱。写作这种东西,太容易套模板了,就纯粹套培训班的模板考的高分。
来到美国上高中什么感觉?第一个月,挺不适应的,很紧张,记得第一天还跑错班了。学校对母语不是英语的同学要进行测试,如果听说读写过关了就可以跟着美国人一起上英语课,如果没过关就要上ESL(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的课。我轻松地过关了,于是跟美国人一起上英语课。这里的英语课对应的是国内的语文课,也就是文学的东西,而不是语言能力。
我本身是理科比较强,在国内上完了高一,在美国高中上数理化课程感觉不难,有点挑战的就是高二那年选了AP化学,有不少东西在国内没学过的。托福的lecture内容,和美国高中课堂上的体验式差不多的(其实大学也差不多),托福的lecture能听明白的,在美国上课跟上节奏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刚来的时候上课的时候需要放一个电子词典,遇到啥不会的单词查一下,看看中文是啥,哦原来是这个啊,原来国内学过的,明白了。
但是后来发现一个问题,这种方法学到的知识,永远是用中文学的。听到英语生词,翻译成中文,再用中文去理解,效率很低。再说了,美国人学数理化的时候不也不认识这个生词吗,这个学术单词生活中又用不到!于是我很快就扔掉了电子词典,尝试使用英语来理解上课学到的内容,不会的查英文词典,查维基百科,就是不能看中文!一旦你知道这个词中文对应的是什么意思,那就白学了!
在脱离了中文的辅助之后,我顿时感觉上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我这个人上课特别喜欢举手问问题,但是刚来的时候只求能听懂,也顾不上问问题。自从使用英语去理解英语之后,上课问问题参与讨论,就成为一件很自然地事情了。哪怕我不太会组织语言,问的问题要换个方法说两遍老师才能听明白我问的什么,也至少是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之中,而不是坐在角落默默听课了。
英语思维在读写中并没有太大的作用,但是在听说中就大大提升了效率。如果没有英语思维,跟人对话,你听到英语得先翻译成中文,再用中文组织语句,再翻译回英文说出去,先不管翻译的准确性,光这过程花的时间,就足以让对方懒得跟你聊了。一个游戏60帧玩得很爽,20帧你就想砸电脑了。
However,理科我是得心应手了,那文科怎么办?先说历史,在国内学到的美国历史的详细程度相对于美国高中学习的简直就是空白,那么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课堂基本上全部是以讨论的形式进行,关于历史事件的了解是通过回家读厚厚教科书。我当时被分到一个班上,有五六个中国学生(别的课上基本上我都是唯一的中国学生)在学期刚开始的时候,大多数人,包括我,说得都是比较结结巴巴的。但是一年之后呢?我和另一个同学上课经常主动发言提问,参与小组讨论和全班辩论等等,这一年的课快结束的时候已经说得很流利了,可以完全参与进美国同学的讨论之中而不耽误他们的讨论效率,而那几个不爱发言的中国学生基本上还是跟学期开始的时候一样结结巴巴。
最让我头疼的是英语课,首先我在国内的时候语文就很差,接近不及格的那种……换了一门语言学同样的东西更是受不了。高中的英语课研究的还挺深入的,比如清教徒的哲学思想,惠特曼的诗集,梭罗的《瓦尔登湖》,女权与黑人解放运动等等。这些东西光是掌握英语的语言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求有较高的文学修养以及文化背景。所以一开始英语课我是完全跟不上,甚至想请老师把我转到ESL去,但老师说我的英文语言能力不差,不需要到ESL,于是经常课后给我开小灶,慢慢的就跟上了,但是仍然在课堂讨论问题的深度上远远比不上美国同学的水平。换位思考一下,你让外国来中国留学第一年的学生谈谈鲁迅是如何在笔下塑造一个时代的中国人的,有几个能说出深度来?
当然了,托福考得高,上课听得懂,能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看起来好像可以谈笑风生了,其实还差得远。一下课了美国同学聚在一起讨论昨天晚上的电视剧剧情,上周末的橄榄球赛了,我就只能乖乖走开了,啥也听不懂……
在美国高中跌打滚爬了一学年之后,来到了高三的申请季,于是9月份在完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去裸考了一次托福,R30 W27 S26 L27,总分正好110。写作还退步了一分因为把新东方厨师班教的模板全给忘了,自己瞎写;阅读的内容简直就是历史课生物课的教科书,几百页的教科书都啃下来了,托福阅读自然so easy;口语明显比前一年流利了,语音语调也地道多了;听力就感觉跟听课一样,笔记都没怎么记。
我再说一遍,在我当时托福考了110的情况下,还是基本无法和美国同学谈笑风生!我顿时觉得长者能够用英语与华莱士谈笑风生简直是比我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那么后来我是如何解决和美国同学谈笑风生的问题的呢?
我发现之所以上课能听懂,而同学的谈话听不懂,是因为越是与美国文化无关的东西,就越容易掌握。比如数理化,学好数理化不需要掌握任何美国文化的内容,所以我刚来到美国就能够与同学讨论怎么解数学题。历史课和英语课需要了解一定的美国文化背景,但是书上可以很容易学到,上课要流利讨论也不是难事。唯独生活中的事,是很难通过书本学到的。人家能把全美国所有城市的棒球队近五年的成绩倒背如流,我连棒球是什么规则都不知道,怎么跟人家谈笑风生?!人家说哪个乐队昨天在哪儿表演了,有哪些曲目,我连这个乐队名字听都没听过,怎么跟人家谈笑风生?!
高三那年我参加了学校的合唱团,可以说我在美国高中大部分的美国朋友都是在合唱团里认识的,大家真的像一个大家庭一样!要想不被孤立,就必须得向组织靠拢,不管是球队还是社团之类的。这是秘籍!美国的反智主义挺厉害的,不是说成绩好,上课积极发言,同学就愿意跟你做朋友的,不是这样的!你得cool,你得swag才行!如果你没有什么美国式的幽默感,那你得身上有些闪光点让美国同学觉得你很interesting才能交到朋友。比如我在合唱团的表现很出彩,又经常为合唱团弹钢琴伴奏,还跟同学写过曲子,又考到了伯克利音乐学院,同学立马就都围绕在我周围把我当做榜样。上个月回高中看望老师同学,不少合唱团的学弟学妹看到我还好激动的呢!
然后上大学之后,因为学校人多,总能找到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所以不愁交不到朋友。像我现在是学校DOTA2战队的队长,有一帮美国人战友,关系都挺好的。在美服打DOTA2其实是很锻炼口语的,语音聊天的时候可以练习很多,而且反正是路人也不存在紧张尴尬的问题,尤其是如果你是个中文ID,能跟队友用英语交流的话,队友对你态度一般都很好。
好像说走题了。我想说的就是,托福考多少分,决定了你在国外的学术能力,而和生活能力没有任何关系。我在伯克利有不少中国同学,当时托福只考了七八十分,但是一点也不影响和美国同学的交流,相反的他们在学术上却遇到不少困难,有些同学在国内学了十几年音乐,到了美国一下子上课全用英文听不懂。
托福考的是什么?听力口语有conversation和lecture。Lecture差不多就是上课的内容,问题是里面的conversation,全是些解决问题的对话,比如我怎么在学校图书馆借书之类的。这些能力只能让你在国外活下来,而没法让你做到和英语为母语的同学谈笑风生。写作和阅读就更是这样了,托福考得好了,看懂教科书,写写作业肯定没问题,想在Twitter上写点段子证明你的幽默感?你托福考了120分也没用!
关于美式幽默感的这个问题,我是来到大学之后才开始慢慢开窍的。学校整一级的学生有一个Facebook群,大家在里面畅所欲言。多看看他们喜欢发什么东西,就知道他们的笑点在哪里了。美国人的笑点和中国人很不一样的。就我观察而言,有以下几点。
1,千万不能开带有攻击性或歧视性的玩笑,尤其是一些涉及到性别,种族的问题,开玩笑你就等死吧!
2,美国人不喜欢黑人,我指的是高端黑的黑。要黑只能是自己黑自己。你可以把自己的照片PS成随便什么样发布,但是你不能P别人的,你P丑别人的照片发网上,是一种很没礼貌的行为。
3,美国人并没有“越是关系好越是损友”的习惯,更是不会出现什么两个铁哥们儿之间互称傻逼的情况。跟美国人交往千万不能觉得关系好就开始损对方。
4,虽然美国人不喜欢个人之间的互黑,但是对于官方权威的互黑,他们却乐此不疲。你不能骂你同学老师来取乐,但是你可以随便骂政府或者公共人物来取乐,再怎么黑都没关系。像是Justin Bieber这种,已经被花式黑了个底朝天,没问题,尽情黑!
5,美国人和中国人一样,很喜欢读音或者拼写相近带来的歧义笑话。
6,……………………不说了自己体会吧
再跟我读一遍!托福成绩反映的是学术水平,不是生活水平!
托福考到110的人,仍然很难融入进美国人的圈子!
把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拉去考托福,不见得能考到110!
你要问我托福110需要达到怎样的英语水平?
阅读能看懂高中的教科书(假设知识是用中文学过的情况)
听力要能听懂高中的课(假设知识是用中文学过的情况)
写作要会辩证地写议论文,会套用点模板什么的
口语要会复述课堂内容,能处理生活问题
我托福考得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背景知识的熟悉,知识面越广的人考托福越占优势。像是托福阅读和听力里经常出现的生物,地理,历史等学科,都是我熟悉的。比如我记得我当年托福阅读文章是在讲“冰川是如何形成的”,我在国内的时候一直是地理课代表,那这个文章就太简单了,不用看也会做题~
颜晓川,托福110 托福110相当于SAT什么水平?我那天是上午考SAT,下午考托福。上午SAT,5个小时,做阅读的时候用了95%的功力,出考场就快晕倒,一边喝功能饮料,一边在在考场门口的草地上躺着,才缓过来。结果是,SAT阅读离满分还有相当差距。下午考托福,4个小时,用了最多30%的体力,基本不需要动脑子,就是读儿童读物的感觉。阅读、听力、写作都是满分。估计托福110能相当于SAT阅读650的水平。
托福110相当于美国中小学哪个年级的英语课的水平?大概相当于小学3、4、5年级水平。到初中开始就要学文学作品,要学古文,已经不是托福可以比较的。高一开始要学《荷马史诗》、《莎士比亚》,就更不能比了。美国著名的Barron's考试辅导公司的统计,正常的美国高中生的词汇量大概是4万-5万。
托福110相当于美国中小学其他课程什么年级的水平?整个高中阶段理科无压力。数学、物理、化学试卷看完题目无压力。理科中偏文科的(比如心理学)考试在规定时间里做完题目有压力,题目不一定看得完。文科(比如历史)基本看不完题目。一般一节课40分钟考试时间,60-80道选择题,阅读速度的要求大于托福阅读30%以上。如果托福阅读刚好能在规定时间做完,美国高中的历史考试很可能做不完。
托福110相当于高考英语什么水平?我初三升高一的那个暑假,做了当年本省高考英语的试卷,大概135分左右。高一背了很多托福单词(相信高考题能上140分),高一下期考过一次托福,换算成现在的ibt是96分。
托福110相当于国内英语专业什么水平?两个参照,一个是国内英语专业本科的专业八级试卷,我在美国念高中第二年的时候做过一次,觉得比较简单。感觉专八相当于美国小学中高年级水平。专八及格和托福80-90分左右相似(直觉判断)。另外一个是人事部口译二级证书,一位北外大四的英语专业学生和我玩过几道题,感觉难度稍微比托福口语难度高点。但是感觉口语22分以上的流畅度,加上一点点培训,过二级口译证基本没问题。更新:(这部分内容争议比较大,大家自己斟酌)。
托福110相当于美国大学理科专业什么水平?我在土木工程系、物理系呆过,毫无压力。
托福110相当于美国理工类大学的文科课程的什么水平?上本校文科课程略吃力。
托福110相当于美国文科类专业什么水平?我刚考完托福110 ,那会儿英语能力算5分吧。然后又在美国上了一年高中,以文科为主,高中毕业时英语能力算7分吧。然后又在美国大学读了3年,一共有10几门文科课程的训练,这时候算10分吧。然后到隔壁学校法学院去上课,英语被虐暴。法学院的学生本科专业基本都是文史哲政治等。我在法学院的第一个学期,只要我在班里一发言,全班的节奏和气氛会慢下来了,同学们都在等我。学生发言的语速、平均句子长度、每个句子逻辑转折次数、每个句子的信息量都是我的2、3倍。周一布置,周二讨论,一个晚上要阅读600多页。刚开始我最多只能完成一半的量。法学院的三个学期熏陶下来,我的英语应该进步不少,能到达了13分的水平。(我觉得这所法学院美国本地的JD学生应该在20分左右,当然,还有比他们厉害的,比如一些驾驭语言如流水一般的演讲或者文字高手,会超过20分)。
托福110能和美国男友/女友吵架吗?在10-12分的时候,我在逻辑占一定优势的情况下,能和母语是英语的前女友来个平手(一般各种争论能超过半个小时就算平手)。那么,托福110(相当于我的5分)的时候,那要回到我中学阶段了,在电话里被女生骂,不管自己有没有道理,是一点嘴都插不上的。
华莱士,Computer Science | ACG | 语言 | 哲学我只考过一回托福,R30 L30 S23 W27,总分正好110,应该说是很普通的一个成绩。
题主问的是托福上110「需要英语达到什么水平」。
那么这个问题不是太好回答的。
因为托福上110其实不见得能说明太多东西。可以确定的是能考到这个分数,英语基础是很不错的。
如果有了不错的基础,要考到110分,就有很多种不一样的情况了。而且,据考过多次托福的同学讲,110分以上的成绩基本还是靠发挥和运气了。这点很多人也已经说了。
所以我认为托福能考到110分的人水平是参差不齐的。
但是我见你们这样热情,一句话不说也不好。
那我今天就当一回狭隘的经验论者,讲讲我对自己英语水平的一个认知。
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讲:非常习惯以英语为主导的学术环境。像在Coursera上观看没字幕的英语授课课程、阅读各类论文和文档,在Wiki和SEP上找需要的资料等,这些基本上是零障碍。
基本上能看懂美剧和电影的生肉。当然,许多俚语和梗还是完全不懂,但这不影响对剧情的大致理解。还有一个障碍在于文化差异,不过随着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是越来越能get到各种点了。
能写出一些地道的英语。虽然还比较naive,但由于平时有意识的训练 无意识的积累,还是能写出一些比较漂亮的句子的。这个主要还是由于习得了英语的思维方式,下笔时不需要经过一个从中文到英文的翻译过程,这样出来的句子自然就没有很重的Chinglish味,也更接近地道的表达,尤其是在单词搭配和短语结构方面。
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一般不会遇到太大的问题。我最差的是口语,这也是中国学生的通病。虽然我一直跟外教和留学生朋友保持交流,口语会比其他人好一些,但相对于我其他几方面的语言能力来讲还是显得薄弱。主要问题还是在于口音不纯正以及说出来的句子太书面化。后者还是因为讲的太少,平时别的事情太多没有时间也没有环境去刻意练习。前者一方面是因为懒得去矫正口音,另一方面是因为我还是觉得带一点口音不是太大的问题。希望这个暑假去英国交流的经历能提高我的口语能力吧。
能做一些简单的翻译工作。最近就在忙着翻一篇Tumblr上的博文,还是经常会遇到一些难翻的句子,没有一定的水平是没法做下去的。不过因为我自己对语言风格一致性的要求太高,所以翻的比较慢。平时我父亲的工厂里来了外国客人我也能做一些interpretation。曾经想过去当能接触到外国游客并为他们担任翻译的志愿者,不过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
从应试的角度来讲:各种英语考试中的听力和阅读对我而言完全不是问题。四六级乃至托福水平的听力我基本只有在走神时才会听错。有些挑战性的是我在复旦修的一门叫英语视听的课。这课的考试比较凶残,连续一个多小时的听力,题型有conversation&lectures / spot dictation / note-taking / paragraph dictation等。我原以为考试分数会不大好看,不过最后期中期末都考了接近满分,说明我听力的综合水平还是可以的。由于词汇量和阅读量比较大,我做阅读都是先悠哉地从头欣赏一遍文章再做题的,从来没遇到来不及做的情况。
考试中的写作我并不是每次都能写的很好,因为每次给的字数上限都太少,容易写着写着停不下来。不过这也反映出我不擅长简短有力地论证自己的观点的短板。不过应试作文那八股文一般的基本结构和各类过渡词还是烂熟于胸的。所以每回作文也不会成太大的问题。
口语考试时我的发挥明显不行。这是因为基础不扎实,所以在考试的紧张限时环境下就会跪得很惨。像这学期修了一门英语口译,考试形式是放一段原文,完了之后无停顿马上给45秒让你翻译,完了马上接下一段。中翻英和英翻中各有4段。这课我平时自己练习时感觉还不错,一到考试就彻底跪下了,各种前言不搭后语,有两段甚至因为过度紧张在听的时候就没记全要点。不过事实证明这类考试大家都会跪,所以我凭着英语基础和平时的练习熟练度还是拿到了A。
总结一下吧,我觉得对于一个英语基础扎实,各方面能力比较平衡,能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如地运用英语的人,只要考前有针对性地练习一下,考到105分以上是完全没问题的。发挥和运气好一点就朝着110分去了。
我自己准备托福时,也就是做了15套TPO的阅读和听力。口语和作业只在最后看了一点题型和机经。事实上在中国考托福口语到23差不多也就上不去了,作文在写得不离题 通畅的情况下多飙一点字数,阅读和听力时集中精力尽量不要犯错,差不多就是一个像我一样英语水平不错但还没有达到大神程度的人能做到的最好情况了。这些都做到了,加上一点好运,110不难考到。
所以其实这个分数也不能说明太多东西。
好像扯了很多别的,就这样吧,希望有帮助。
Suji Yan,http://www.ii17.com/TOEFL is focused on 'life in university'. For example, the conversations of listening part are always about student & professor or librarian and student. Also the lecture part is similar to the real US university(except the fact that most prof have accent :(
So, understanding TOEFL content well does not really means anything. 110 of iBT indicate that if the profs do not have weird accent, listening & reading should not be a barrier, and your expression can be logical and natural enough for most paper works.*( Since I am an engineering student, and I waive my requirement of Rhet, I only wrote readme during the last year )
However, there are many things beyond TOEFL. Various accents and foreigner profs are so common in US, and I am glad to announce that all my profs are Russians and Indians which may imply a high hierarchy of mastery of knowledge and skills such as drawing a whole CPU or memory on blackboard and, simultaneously, trying hard to explain why the specific subroutine of some micro instructions of given ISA will function successfully. What's more, their notes are like some endlessly recursive functions look like SVO that SVO that SVO tree.
Plus, you dont need to learn what is Unagi in TOEFL, right? Every time I went to some Mexican restaurants I was struggling to find out the Latin roots of so many "I don't know what's that" vegetables, and turned out that Latino is different from Latin roots so hopefully no matter who told me that memorizing Latin roots for SAT vocabs can help a lot was fucking nonsense.
But at least I know what ABAJ means and what TH stands for.
So what is really important in making friends with foreigners?
高英恺,拜仁马刺NC粉,Master@CMU考110之前我可以不带字幕看权利的游戏;无障碍的看英语新闻和畅销书;写一篇语言不错内容极渣的论文;结果来了美国,两个月后才能反应过来用good回答how are you,半年后才能反应过来用you too回答have a good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