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教育赵老师 2016-02-15 22:33:51

那些年,名校们一起「刷」过的排名|USNEWS背后的故事

人人都知道US.NEWS是全世界最权威的大学排名机构之一,但有多少人知道US.NEWS的排名是如何做出来的吗?希望跻身前列的美国大学又如何对排行榜制作过程进行“反调查”,处心积虑按指标重新打造自己。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位同仁的亲身实践来帮大家剖析“排行榜怎么看”。

2010年10月,我第一次参加NACAC全美大学升学指导年会上, 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见到那么多来自各个大学的招生官和全美各个高中的升学顾问,应该有五六千人吧。年会期间每天下午有教育产品展,各种面向大学和高中的教育服务供应商在几千平米的展览厅里一列列排开。
我一排排地走过去,来到了US News & Worlds Report(《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展台前,有一个大约六七十岁的老爷爷微笑着和我打招呼,还做了自我介绍,“Hello, I’m Robert Morse”, 之后就塞给我一张名片。我仔细一看,恍然大悟。原来他就是大学排名背后的真正推手啊!从1976年开始就职于US News, US News &World Report数据战略总监(Chief data strategist for US News & World Report)。敬佩之意油然而生,我今天终于见到 “真神”了!
我们聊了很多关于中国家长和学生对大学排名的执迷以及排名的算法等等。因为那天是展会的最后一天,最后临走他送给我一整箱子的最新排名册子,说太重了就不带回DC了。之后我们又断断续续地通过邮件来往过几次,还商量说有机会的话在以后的NACAC一起做一次关于排名的讲座。
最近微信上刷屏的2015“US.News美国大学排名”勾起了我的这段回忆。想想国人热捧的这个大学排行榜就出自于这个普普通通的老爷爷,仍是难以置信。记得Robert说他们办公室也就六七个员工负责整理统计数据,但就是这些数据牵动了多少家长和学生的神经。
US.News大学排名网站每周点击量达到两百万次。如果一所大学排名提高一个名次,申请学生总量会提高百分之一。不可否认的是,即使很多大学不愿意承认,但US.News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被最广泛认可和最有影响力的排名。每年又有多少国内的中介大做文章,甚至根据排名来收费,申请靠前的学校要多交钱。其实不仅是学生和家长,大学的校长和招生办主任对每年的排名结果甚感紧张,以至于冒险虚报各种数据来提高学校的排名。
这其中,过去几年影响比较大的有Claremont McKenna(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 Emory University(埃默里大学),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乔治华盛顿大学)和Baylor University(贝勒大学)。甚至还有几所常春藤大学虚报某些数据。这些是美国国内媒体已经大幅报道过的,而且学校也公开承认数据是造假的。因为排名数据的采集完全依靠大学各个职能机构的内部统计,而US News &World Report不可能对每个数据一一核实,其中是否还有其他漏网之鱼就难以统计了。
除此之外很多大学挖空心思,精明地对排名评分精细分析并提出相应有利于排名的措施。比较典型的是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 排名从1996年的162名,蹿升到2015年排名到42名。连美国教育界人士都认为东北大学创造了排名的 “神话”。我之后会仔细分析东北大学神话背后的 “发家史”。
那么在看大学如何数据造假之前,我们先来看看US News &World Report的排名依据(本部分节选自《光明日报》:美国大学排行榜是怎样“炼” 成的?)
这些参数主要分为输入和输出两部分。输入是指各校学生、教师的质量和财务来源;输出则体现了一个学校培养学生的水平,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多少学生成功毕业了,离开学校后他们的社会表现如何。
本科学术声誉(所占比重22.5%)本科学术声誉在US NEWS的本科院校评价系统中占的比重很大。这个评价主要采集自两批人群——一部分是顶级院校的校长、教务长和招生办主任;另外是两千多位公立中学的顾问。
可别小看“公立”的身份,这些都是每年US NEWS最佳中学排行榜中的金银铜奖章获得者,以及400位来自全美最大独立学校的高校顾问。他们代表了美国50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的意见。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了解对学校进行排名,从1级(末等)到5级(卓著)。如果对一所学校一无所知,就老老实实写上“不知道”;当然,这个参数在排名时是不予考虑的。
给如此多院校评分既是个力气活,也极考验诚意。所以大家不要以为这些校长、顾问都有问必答。根据益普索公众事务研究机构2013年春季收集数据的遭遇来看,对于影响力不及US NEWS的机构,想做评级、排行,难度可想而知(他们发出了4554份问卷,只收到了42%的回复)。
在全国综合大学及文理学院排行榜中,来自顶级院校高层的学术声誉互评占15%的比重,其他的7.5%参考顾问们的意见。打分时,几千个参数,去掉两个最高分,去掉两个最低分,取平均值。
US NEWS的排行不是一考定终身,从第二年开始,每年中学顾问的评价参数都要和上一年的结果取平均值。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暴发户的几率就大大降低了。
退学率
(所占比重22.5%) 对于这个参数,US NEWS给了一句话定性:读完大一还愿意回去读大二直到毕业的学生比例,说明了该校对学生就学需求的满足程度。
教师资源
(所占比重12.5%) 除了教师资源,一个学校的学校氛围还取决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术野心。US NEWS从三个角度,尽量客观地衡量这一方面。首先要看新生的SAT阅读和数学分数或者ACT综合考试的分数,这部分占65%。然后要看学生出身,有多少来自排名全美前10%的高中,或者排名前25%的地区性大学或学院(在美国,读完大二转学是比较平常的事情),这些优等生的比例可以最多将一所学校的准入门槛提高25%。最后就要看录取率,比如号称录取率最低的哈佛,大概能把10%的评分尽收囊中。
财政资源
(所占比重10%) 一个学校在每个学生身上的平均投资,直接说明了该校项目和服务的多样性。不过这一项的考核只考虑学校在教学设施、科研项目和学生服务上的支出,并不包括学校在运动,宿舍和医疗上的开销。
校友评价
(所占比重5%) 成功毕业的校友对学校的评价是衡量一个学校学生满意度的间接参照。
挖空心思“刷榜”的那些大学
2012年是美国大学排名的多事之秋。埃默里大学占据了美国主流教育媒体的头条。至少从2010年开始,埃默里大学向US News提供的是录取学生的平均SAT和ACT数据,而非实际入学学生的数据。这样就人为地提高了埃默里新生入学的标化成绩。埃默里大学同时夸大了入学新生中以各自高中前10%成绩毕业的学生人数。2010年学校上报的SAT平均分为1310至1500(阅读加数学),而实际成绩为1270至1460。埃默里招生办主任Dan Walls为此引咎辞职, Dan Walls从1983年就职于埃默里大学一直到2010年。埃默里大学的校长Jim Wagner承认这种做法是有意而为。US News的排名标准之“学生准入门槛”很重要的一条衡量标准就是入学学生的SAT平均成绩和高中前10%毕业生在新生中占的比例。
无独有偶,同一年另一所知名的文理学院克莱蒙特麦肯纳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也卷入了 “ SAT”门,其招生办主任在“东窗事发”以后也辞职了,自从2005年起,学校每年虚报录取学生的SAT成绩,大约虚报10至20分。下图可以比较直观地看出虚报成绩和实际成绩的差距。
阅读成绩:
数学成绩:
012年另一所因数据造假被踢出US News排名的学校就是乔治华盛顿大学(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其招生办主任Kathryn Napper当年12月宣布辞职,Napper已经在乔治华盛顿服务了35年之久。乔治华盛顿一直在“估计”入学新生中在高中排名前10%的学生人数,因为很多高中已经没有排名了。学校职能部门2011年发现当年招生办公布78%的2015届入学学生是高中的前10%,而实际数据只有58%。
除此之外,甚至不少常春藤名校向US News提供的全职教师比例的数据也有猫腻,比如斯坦福向美国Department of Education提供的全职教授的数据是54%,但是向US News提供的数据是99%。宾夕法尼亚大学向Federal government提供的全职教授的数据是52%,而向US News 提供的数据是86%。普林斯顿和哈佛向US News提供的数据是92%和93%,而实际数据是79%和83%。杜克大学向US News和Department of Education提供的数据是一致的,全职教授的比例为97%。
那么大学操纵排名的惯用伎俩还有什么?东北大学是如何创造了US News排名从162名上升到42名的 “奇迹”的呢?
1996年东北大学新任校长Richard Freeland上任接管当时还是一所不知名,而且有很多“蓝领”学生的大学。前几年学校因为遭受财政危机不得不降低成本裁员,当时有八百多名教职员工失业。
Freeland上任以后清楚地认识到US News排名直接决定了大学的“价值”和生存:排名越高,学校威望也随之水涨船高,家长和学生也越认可。那么学校自然会吸引更优秀的学生来申请,更多的校友捐赠。最重要的是更多的学费收入。所以Freeland来到东北大学以后最重要的使命就是竭尽全力提高学校US News排名。他吩咐学校的研究人员详细解码US News排名公式并复制公式。不论是在开董事会议还是走廊,他一直强调排名的重要作用。他的决心是让东北大学进入排名前一百名。当时看来这像是登月一样异想天开的事情,也是对学校来说是 “生死攸关”的大事。但Freeland做到了。
像数学公式一样,一旦你明白了算法,想要操控结果,就要改变 “变量” 因素。于是Freeland重新聘请了很多教授,开设更多人数少于20人的课程。2003年东北大学开始接受通用申请,因为申请更加容易,所以有更多的学生申请,学校也可以拒绝更多的学生,以至于录取率更低。第二年学校排名就上升了7位。Freeland了解到如果更多的学生住在校园,更有利于第一年学生返校率和毕业率,于是斥资100万美金新建了更多的学生宿舍。
US News排名非常大的比重体现在其他大学校长、教务长和招生办主任的评价中。于是Freeland算了一笔账,如果有一百名大学排在东北大学前面,每个学校有三个人向US News提交意见表,那么他只需要影响300多个人,于是Freeland抓住一切机会在各种会议场合积极社交,树立东北大学在其他学校管理层的新形象。甚至Freeland还亲自拜访了US News负责排名的Robert Morse。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东北大学第一次挺进了前一百名,在US News排名98名。同时Freeland也从东北大学退休了,校董投票一致同意提供200万美金的退休补助。
东北大学现任校长Joseph Aoun之前就职于南加州大学,期间南加大的排名从2000-2006年之前上升了8名,跻身前30。两任校长的共同目标就是更进一步提升东北大学在US News的排名。新官上任三把火,Aoun首先给招生办下了任务:提高国内和国际学生的申请人数并且给招生办更多的预算;同时还聘请很多知名教授,并且新建了工程学院大楼。
2009年东北大学对国际学生免去了SAT成绩要求,因为很多国际学生的SAT成绩偏低(当然中国学生除外),这项举措不仅增加了申请人数,而且不会影响入学学生平均SAT成绩。
同时国际学生不可能拿到美国政府助学金,大多数支付全额学费。自2006年起,东北大学国际学生比例从5%飙升至17%。2012-2013年度,东北大学的国际学生比例在新英格兰地区排名第一,全美排名第十。Aoun还聪明地利用春季入学的政策,让不少成绩没有达到录取标准的学生先在海外学习半年,等第二年春季再入学。因为US News排名不计入春季入学学生的SAT成绩。
所有的这些举措加上多年孜孜不息的努力,2015年,东北大学在US News排名上升到前所未有的42名,与波士顿大学并肩齐坐。东北大学聘请Aoun的代价是年薪300万美金包括200万美金的退休奖金。他的年薪在全美大学校长薪水排名上高居第二,而哈佛校长的年薪只有90万美金,排名第54位。
值得深思的是,2014年美国Money杂志 “Best Colleges for Your Money” 大学性价比排名中,东北大学排名在第433名。
US.News大学排名榜的短板
US News虽然极具权威,但也不是完美的。有很多“非量化”因素并没有加入。
比如大学文化,即使都是排名前十名的文理学院斯沃斯莫尔学院和克莱蒙特麦肯纳的校园氛围和适合的学生类型都格格不入。排名20到30之间的瓦萨学院和科尔比学院风格又不一样。苹果和梨无法比较。排名靠前的学校的校园文化和氛围不一定最适合你的性格。一个对体育不感冒的学生去了州立体育大校,看到周围同学都兴高采烈地谈论各项运动和比赛,肯定会觉得索然无味;一个比较保守的学生去了较为开放的学校,同学周末聚会上时常伴有酒精和大麻,能心平气和视而不见吗?
其次大学排名也没有加入大学对在校学生的各项支持和服务这一项:比如导师制度、大学就业指导办公室、实习机会、海外实习和学习的机会,是否有国际学生新生入学指导等。除此之外, US News排名没有包括毕业生负债情况,收入情况,学费水平和学费投资回报率,就业率,国际学生就业率,校园安全因素和犯罪率,专业选择等等。
升学顾问观点
费思克选校指南合著者 Bruce Hammond Bruce就大学排名和早申请计划REA, EA和ED的关系进行了解释:
大家注意到排名非常靠前的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和斯坦福没有早决定计划,而是REA限制性早申请。原因是这几所学校不担心和其他学校抢学生,所有没有必要那么早绑定学生。
相反有ED早决定计划的大学,比如布朗、哥伦比亚和宾大,他们的早决定计划主要是锁定申请者。比如一个学生同时被布朗大学和哈佛大学录取,学生极有可能选择哈佛大学,所以早决定计划对于大学来说有更多的好处,一方面提高入学率(yield rate,因为录取了必须入学);另一方面降低录取率。这两方面都对排名提高有帮助。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在今年第一次开始接受早决定ED申请了。
北京十一学校升学指导办公室负责人Percy Jiang:
美国许多大学管理层还是很重视排名的。在学校努力靠各种策略提高排名的时候,本身就极大地赢得了亚洲,特别是中国学生家长的另眼相看。不过美国学生家长则更关心关乎体验的实质性内容:课程、学费、教授,还有奖学金。他们不会单纯地为了比较虚的排名牺牲那么多。
有时候很多学生会问:这个学校这么好,为什么托福分要求只有80分呢?官方说法是为了让更多有实力的学生不必被语言阻碍, 但实质上是需要一些 “痴心不改”的申请者做“炮灰”来提高排名。而且这些申请者还要交申请费,这样大学可以用来支付繁忙申请季聘请的兼职人员。
学生在申请美国的学校时,特别是近些年,应该更多地考虑长远利益。本科教育只是国际教育的第一步。世界竞争已经如此激烈,区区本科生早已经无法跟上步伐,必须更多考虑研究生教育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我个人认为:如果一个申请者实力不够强,不足以进入顶尖大牛综合大学或顶尖文理学院(总共也就是二十来所-并非按排名),其实就应该聪明地选择一些低调,但是项目特色明显, 性价比高的学校,特别是有奖学金的那种。 踏踏实实从从容容完成本科学业,在学校的呵护和全力支持下,申请个好的研究生院或者靠学校资源找个不错的工作。
不知有多少学生在那些看起来风光的前50名的学校,四年花费两百多万换回个烫金的毕业证书,却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把学费挣回来。相反,在排名落后些,但是匹配学生兴趣的普通学校里靠奖学金省掉一半学费,把节省的费用拿来读个响当当的研究生,之后再找工作会比本科毕业直接就业有不少优势。结果就是有人花了两百多万,饭碗还没有着落;而有人花了不到一半的费用就已经读完研究生,在更高的职业起点奋斗了。
波士顿大学从前年52提升到40出头并稳定下来后,今年其副校长及招生办主任Kelly Walter 当即宣布2015将缩减招生规模,而且毫不掩饰地表示国际生影响最明显;而同处波士顿的东北大学在今年升到42后也第一次启动了ED早决定计划。很多排名靠前的学校没有什么扩招的利好消息,更多的都是对目前招生规模已经相当满意或预备缩减的。
面对国内近几年蜂拥而起的国际学校或课程项目,能不让人替那些学生揪心吗?学生数量庞大,而且是家长们对大学了解还太少,抱有不切实际的想法,以为读完国际课程就能进名校。国内开办AP、A LEVLE、IBDP的学校从2011年前的220多所增加到2013年之后的350多所,2014因政策原因增长放缓,但仍然在涨。在未来好几年需要消化这么多毕业生,对比美国缩减招生的因素,这是个严峻的挑战,希望更多人早点意识到。
北京四中国际校区升学办公室主任 Shiny王实:
家长和学生要持平静的心态来对待大学排名.每年泱泱数以万计的中国申请者,最后被耳熟能详如雷贯耳的世界名校录取寥寥无几。绝大多数同学们会在其他的学校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由于缺乏对于美国大学的了解,普遍认为排名先后表明了美国社会对于这些学校的认可度的多少。加之中国对于各种排名和上榜青睐的传统,自然大家尤其是家长会对于排名情有独衷。实际上排名林林总总各式各样,各有卖点,各有评判原则。没准儿有的大学这个排名名列前茅,没准儿那个排名就会名落孙山。而美国绝大多数学校意识到中国,(不仅仅是中国,其实还有其他国家的申请者) 对于排名的喜好及其所带来的实际申请行为,必不可少的在招生中有选择的把自己最美丽的一面呈现给大家。
比如有的说是公立研究性大学的前几名,比如学校食堂美味排名独占鳌头,或学校获得罗德奖或直读博士的学生比例无人能敌等等.如果你要是看到这些排名,肯定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不可否认,适当地参考排名里面提供的某些数据是有必要的,毕竟直接获取的信息可以避免更多人为的干扰或被人利用打信息差。但是绝对不能让它来左右你的申请和选择。这里提醒申请者在申请中一定要对美国教育中的几个重要特征有深刻的理解。其中一个就是Diversity(多样性),表现之一就是个性化。美国大学的差异化不是排名的上下决定,而是多方位与全方面体现。同样,申请者的各种背景因素也是万紫千红,风采各异。合适的学生去合适的学校是硬道理,只有这样、个性化的发展才会被关照,你才会走向极致与完美。这就是另一个重要特征“fit”原则。
此外,中国申请者一定要避免进入一个对号入座的误区。就是不要觉得某同学进入名校录取,我的标化分数比他高、活动比他做得好、GPA更强,就一定被排名更高的录取。因为录取不仅仅看那些可触摸具象的内容,还要考虑到很多无形的感觉,你是它的“菜”才会被“点中”。所以你在申请时要在全面反思自己,深入了解学校后, 去申请那些你钟意、与你match的学校,而不要只依赖排名,毕竟自己的各方面蓬勃发展,异乡学习、生活的充实与愉快,要比短暂的光鲜在你的一生中具有更大的意义与价值。
结语
所以排名看看就罢了,千万别当真。如果有机会一定要亲自参观大学校园。有多少学生在赴美读书之前,一次美国都没去过呢?参观学校的重要性远远被中国家长和学生所低估。假设我们准备花近两百万买进一件奢侈品的时候,难道不需货比三家,亲自开箱验货吗? 参观大学也是这个道理,不是说随大流参观那几所常春藤名校,那是旅游项目。真正的参观学校是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并且准备申请的学校,这是了解校园文化和看学校是否适合自己最直接的途径。仔细深入调研学校是每个学生和家长必须严谨对待的一项任务。劝你不要根据排名来选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