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谨慎走好低龄留学这条路?


发表于2015-07-20 21:26:50
1907 · 阅读
  • 分享
低龄留学已成趋势,但关于此的疑问也不少。出国前的纠结犹豫,出国后的融入辗转,这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场博弈。 如何走好这条路,且听听文章怎么说。文中提到的《低龄留学报告》,请点击拓展阅读链接阅读。

由于国内教育竞争激烈、国人国际化意识增强和经济状况改善,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选择在子女上大学前将他们送出国。但关于低龄留学的种种问题,许多人仍有疑问。

 

今年3月,总部位于美国波士顿的留学资讯平台FindingSchool.com对300名学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推出《2014年低龄留学美国调查报告》(http://www.findingschool.net/report/),试图通过数据一探低龄留学美国的现状。

 

到国外寻找更优秀的自己

 

将孩子送到美国读高中两年后,唐欣惊喜地看到了女儿的变化。这个学了8年花样滑冰的17岁姑娘,从穿T恤、短裤和肥大校服的半大孩子,变成了长发飘飘、裙角翩跹的小淑女。 “从女孩到女人的自然演变中,她的天性在释放。”这位母亲笑着告诉《青年参考》,过去只爱扎马尾辫的女儿如今格外关注头发是否顺滑,会根据舞会、教会活动等不同场合搭配得体的礼服,甚至学会了画精致的妆容。 在外企担任高管的唐欣面试过不少从国内大学毕业的研究生,觉得他们在职场礼仪、仪表、穿着方面欠缺很多,而这些重要的素质并非一蹴而就,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在她看来,美国教育的优势除了精英化,还有职业化。 2013年,原本打算让女儿高考之后、“三观稳定”时再出国的唐欣发现,女儿就读的中学组织初三学生周末补课,却要求他们向教委巡查员谎称参加课外活动。此事触碰了唐欣的底线,因为“这不是教育者应该做的”。此外,她不愿意孩子因为“一考定终身”的制度,耽误初三、高三两年的宝贵时光。 和唐欣一样,送孩子出国的大多数中国父母是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逃离应试教育体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希望孩子成为独立、自由且优秀的人。此外,近一半的父母希望为孩子考上一流大学早早准备。 《2014年低龄留学美国调查报告》,以下简称“《低龄留美报告》”显示,92.2%的父母将美国视为低龄留学最理想的选择;60%以上的父母选择私立寄宿中学,其中,教育水准较高的马萨诸塞州受到25.7%的父母欢迎,位于波士顿郊区的安多佛菲利普斯以9.6%的比例,成为最热门的美国高中。

 

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到美国读书

 

1999年赴美留学后,张溪选择在波士顿安家落户。5年前,他注意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到美国读中学,但遇到了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很多问题。多年从事互联网行业的张溪决定建立FindingSchool.com网站,搭建家长信息交流的平台,如今已成为许多留学家长的资讯来源。 从少到多、从单一到多样化,低龄留学的状况在近几年发生巨大变化。张溪通过电话告诉《青年参考》记者,2006年在美国读高中的中国学生仅有65人,到2012年时已翻了数番,达到8000多名,如今已有3~4万名中国低龄留学生在美就读,低龄留学渐成趋势。 最初,美国约300所寄宿高中只有排名靠前、有意识进入中国市场的少数学校提供学生签证,如今已几乎全部招收中国学生。为迎合中国市场的庞大需求,更多走读高中开始面向中国招生,数量约为800~1000所。

 

2014年下半年,张溪决定依托网站的注册用户及社交媒体开展调研,用实实在在的数据为家长提供直观、可信、可横向比较的第三方参考。在他看来,这是件“水到渠成”的事。 唐欣送女儿出国之初,就是吃了对孩子水平和留学现状不了解的亏。一开始,从准备文书到联系学校、安排面试都是她自己做,申请的学校都是在美排在前30位的寄宿学校,但都被拒绝了。后来通过新东方的推荐,她为女儿选择了北卡罗来纳州的一所走读学校。 《低龄留美报告》反映了这一现实。超过70%的中国家庭选择中介机构帮助申请学校,排名前三的中介机构分别是国内大型机构、美国驻中国的机构、美国个人顾问,只有19%的家庭在申请留美时选择DIY。

 

低龄留美家庭“不差钱”

 

唐欣的女儿在美国的学习没遇到什么障碍,还认识了几个和她一样来自中国大城市的好朋友。根据《低龄留美报告》,70%的留学家庭分布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 其中,成绩排名在年级前30%的孩子比例超过70%,排名前5%的比例为22.5%,这意味着,申请低龄留学的学生,有超过2/3在中国成绩中等偏上。这个数据打破了“留学是因为在国内的学习成绩不好”的偏见,显示了中国人才流失低龄化的趋势。 张溪告诉《青年参考》,许多小留学生的标准化考试成绩比本科生还高,能够考上招生率仅1%至2%的顶级私立高中。 为了相对公平、真实地考察学生的性格、交流方式和全面素质,许多学校越来越重视面试环节。“美国学校招生理念跟中国不一样。”他说。

 

选择低龄留美的孩子除了成绩优秀,往往还拥有体育、乐器等才艺和特长,获得国际级、国家级奖项的为数不少。 唐欣让女儿从6岁开始学习花样滑冰,除了对体育运动的重视外,也是有意培养女儿吃苦的能力。但她从未刻意系统地让孩子学英语,只是通过看美剧和制造语言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她。 许多中国家长并不吝于为孩子的学习投入金钱。《低龄留美报告》显示,46.3%的家庭愿意花5~10万元提高孩子的标准化考试成绩,29.5%的家庭愿意花费10~20万元,英语培训的市场前景仍然广阔。相比留学美国,这样的培训费用不算离谱。美国高中留学4年基本需要25~30万美元,若包括往返机票和生活费用,则在40万美元以上。为此,52%的家庭准备好了100~300万元的预算。 对唐欣而言,这笔支出“不是特别大的负担”。她和丈夫均从事与IT相关的职业,她的年收入约为100万元,送孩子出国留学的费用“在合理范围内”。

 

《低龄留美报告》称,选择将未上大学的孩子送出国的主力家庭虽然近年从特高收入阶层向中高阶层发展,但仍普遍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年收入在50~300万之间的家庭占比在53%以上。只有5.88%的家长关注费用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让孩子低龄留学的家长是早年留学海外的海归,或在工作中对西方的教育理念有较全面的了解,其中75.8%的家长居于管理层或决策层的位置。 解决留学问题要靠信任和沟通 女儿到美国的头一年,是唐欣母女俩最难熬的一段时间。女儿在半年内换了3个寄宿家庭,经常半夜打电话哭诉,让她很头疼。“孩子在中国独立性较强,所以我们对孩子在国外独立生活可能面对的困难准备不足。”唐欣回忆道。 唐欣的女儿最初住在一对美国白人夫妇家中,但对方正在接受婚姻咨询,主动提出不适合孩子居住。第二个寄宿家庭是香港移民,性格外向的女儿因不咨询别人意见主动处理一些事情,屡屡与这户人家发生冲突,住了一个月就不得不在中介帮助下搬走。第三个寄宿家庭是美国白人基督徒夫妇,孩子性格开朗,唐欣的女儿渐渐适应了和他们一起生活。 “孩子不会像成年人一样做最坏的打算,他们对美国有非常美好的想象。但在‘蜜月期’过后,这种心理落差很容易让他们不安。”

 

唐欣告诉记者,住在寄宿家庭就是“把成人的世界展示在孩子面前”,需要适应过程很正常。她曾亲眼见到有的孩子突然被劝回国,家长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预计到这种困难的唐欣有条底线,那就是“一定要什么事都跟我说才敢下决心送出去,尤其是女孩子”。在她看来,女儿之所以能坚持下来,除了目标清晰外,与父母的沟通、家人的支持也起了很大作用。 据《低龄留美报告》分析,中国家长最担心的主要是安全因素、大学去向和学校排名,孩子最关注的则是课程安排、能否适应国外教育方式和大学录取情况。两者的共同点是对语言和融入当地生活的关心程度非常低,但这些是对孩子而言至关重要的因素。 若孩子在留学过程中遇到问题,51%的家长选择信任孩子,希望与孩子沟通来解决问题;34%的家长与学校沟通,13%的家长放手让孩子自己解决。

 

张溪告诉《青年参考》,很多家长低估了低龄留美的困难,因为有些孩子在性格、语言方面并没有做好准备、自控能力差,远离家长反而会产生反作用。  

 

本文系转载 来自《青年参考》



本文读者还浏览了:

网友点评(0)

热点资讯







最新点评



Daphneliebe · 7年前

写得太好了,整篇申美高经历感悟看下来看得我是又哭又笑的

评论于 · 美高学生申请经验分享:人生如戏,全靠演自己


Simon · 8年前

我觉得您的说法太片面了。光近几十年的总统里老布什,小布什,杰弗森肯尼迪等都是寄宿高中毕业的,都...

评论于 · 手把手教你判断私立走读的好坏

泡泡龙 · 8年前

正常美国人是最有家庭观念的,无论工作多么忙,回家都要陪小孩做功课,寄宿学校的都是坏孩子和离婚家...

评论于 · 手把手教你判断私立走读的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