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学术巨擘的传奇:这所藤校宠儿竟走出哈佛首位女校长!
4周前
「走进顶尖美高」系列,为大家逐一介绍实力雄厚的美国中学,带领大家深入领略顶尖教育的独特魅力。前几期和大家详细介绍了一些热门顶尖美高,它们在各方面表现都相当出色:听说这所美高100%升学率,毕业生常获全美多所顶尖大学奖学金?震惊!这所名校与顶级实验室合作,培养福布斯总裁等重量级校友美国中部四大牛校之一|Western Reserve Academy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进学风自由且充满人文关怀,以创新和个性化的教学而闻名,还培养出哈佛首位女校长、肯尼迪总统女儿、约旦王后等杰出人才的麻省顶尖美高——Concord Academy。康科德学院所属地区:马萨诸塞州 附近城市:波士顿建校时间:1922年学校类型:私立混校校园面积:39英亩Niche评级:A+年级设置:9-12高中人数:419师生比:1:6寄宿比:40%国际生比:11%学费:$74,690官网:www.concordacademy.org 学校概况Concord建于1922年,是一所男女合校、走读寄宿制中学,以创新和个性化的教学而闻名。学校每周为学生提供一对一导师指导,确保每位学生得到关注与发展。教育特色在于其改革性教育体验,这种教育不仅让学生在学术上取得成功,还帮助他们在艺术和跨学科领域得到全面发展。学校的吉祥物是变色龙。因吉祥物具有适应不断变化环境的能力,所以学院鼓励学生养成独立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意志力,希望毕业生能够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取得成功。 地理位置学院位于马萨诸塞州康科德小镇,该小镇是美国麻省历史文化名镇,也是美国革命的发源地,更是许多历史、文学人物的故乡。地理位置优越,距离波士顿市区18英里,仅20分钟车程;毗邻瓦尔登湖等著名景点;靠近哈佛、MIT等国际名校,良好的文化氛围熏陶着学校的学生。距离康科德市中心3分钟步行路程距离康科德地铁站5分钟步行路程与顶尖美高Middlesex相距不到3英里👉 地域特色校园占地39英亩,师生比例1:6,小而精的规模能给予学生充分关怀,让学生在温馨的氛围中学习成长。学校拥有博物馆、经过修复的房屋以及大量重要地标,包括瓦尔登湖、罗宾斯故居和北桥游客中心。餐馆、面包店、咖啡店、精品店、书店和许多专卖店聚集在附近街道上。每天放学后,学生们可以去小镇上喝杯咖啡,或是逛一逛书店,感受小镇温馨、紧密的氛围。许多著名的作家,如爱默生、霍桑、梭罗等大文豪都曾在这里居住写作,古老的房屋散落着个性,历史悠久。这里的树木覆盖率很高,而房屋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伟大的建筑。👉 周边大学麻省理工学院 MIT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 塔夫茨大学 Tufts University布兰戴斯大学 Brandeis University波士顿大学 Boston University波士顿学院 Boston College东北大学 Northeastern University威尔士利学院 Wellesley College学校设施学校占地约39英亩,拥有一流的教学设施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主校区位于麻省历史悠久的康科德市的主街,毗邻萨德伯里河。校园包括所有的教室、宿舍、教堂、表演艺术中心、一些体育设施和学校的主广场。👉 学术设施CA实验室:该实验室是2016年秋季开放的科学设施,配备水槽、通风罩、耐化台面和白板,主要用于科学教学,但也用于英语、数学和语言课程。屋顶实验站、电梯和移动推车助力实验教学无缝衔接。J·约瑟芬·塔克图书馆:该图书馆是校园学术探究的核心,为学生的校园学习和研究提供了一个安静的天堂。此外,康科德学生可以完全使用位于校园主街对面的康科德免费公共图书馆 (CFPL)。👉 艺术设施百年艺术中心:该艺术中心预计2025年春季完工,提供表演艺术、社区活动和学术空间资源,内设多功能空间,包括剧场、音乐厅、P3实验室、数字制作实验室、合奏室、布景车间、音乐练习室等。剧场/剧院:剧场是多功能空间,设置175个可伸缩座位,用于剧目、导演工作坊、剧本创作节、戏剧课、舞蹈、音乐活动、电影放映、班级会议和跨学科课程。突破传统舞台限制,供各学科使用。👉 体育设施在主校区,学生健康和体育中心(SHAC)是全年室内体育活动的中心,设施包括设备齐全的重量训练和健身中心、现代化的康复中心、两个木地板体育馆、国际标准的玻璃墙壁球场、专门的摔跤中心和舞蹈室。Concord的莫里亚蒂运动园区占地13.5英亩,是新英格兰地区顶级的运动场地之一。莫里亚蒂运动园区拥有一个供球员和观众使用的传统运动场,这里有经过精心修饰、激光平整的天然草地——是新英格兰最好的足球场、长曲棍球场和曲棍球场——还有棒球场、越野跑道和硬地网球场。球场配有壁炉、训练室和美丽的环绕式门廊,为家人、朋友和观众提供了聚会场所。此外,还设有教室和更衣室,方便学生在训练和学习之间快速切换。所有这些设施都为学生的体育锻炼和身体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确保他们在紧张的学术生活中也能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学术情况学校希望学生在Concord开始学习时,能有追求知识的好奇心,伸展自己的创造力。因此,学生在9年级第一学期的课程仅以及格或不及格为评分标准。只有9年级之后选修的课程才会计入学生的平均绩点(GPA)。成绩只在每学期末评定,等级从A+到D-;不及格(E)不计学分。超过毕业要求的课程可以及格/不及格的方式选修,以鼓励学生探索他们未曾学习的科目。学术课程学校的专业课程兼顾内容与深度。学校共有8个学术院系,共提供230多门课程,涵盖计算机科学、英语、历史、数学、现代和古典语言、科学、表演艺术和视觉艺术等领域。并且,学校强调平等多元,对学生采取“不排名”方针,营造出协作、创造性、智力驱动和相互支持的环境。基本课程:英语、数学、历史、科学、计算机科学、现代与古典语言、表演艺术、视觉艺术。高级课程:英语高级文学研讨会、英语创意写作讲习班、历史与社会科学高级历史研讨会、社会科学研究、高级微积分、线性代数和微分方程、高级生物学、高级化学、环境科学、高级现代语言、古典语言、高级工作室艺术、艺术史、高级音乐理论与作曲、跨学科研讨会、全球研究、独立学习项目(ISP)。Concord Academy 2023-2024课程目录显示,学校虽未提供AP课程,但设有高级水平课程,部分课程可为AP考试做准备。对于申请牛津、剑桥、伦敦大学学院等海外大学的学生,学校仍鼓励参加AP考试。特色项目Concord在提供高质量教育的同时,还开展了丰富的特色项目,以下是对这些项目的具体介绍:高级项目高级项目使学生能够以自主设计、教师支持、个性化学习和独一无二的经历结束在Concord的学习。在12年级秋季,学生有机会申请Senior Project。这些全学分的专业课程,由学生自己设计,并得到教师委员会的批准,允许12年级学生进行独立的跨学科或体验性的课程学习。所有的项目都有一名老师作为顾问,也可能会有一名校外顾问。近年来的高级项目有:· 盲人触觉绘图界面的概念验证构建· 从数学角度探讨塞缪尔·贝克特戏剧的舞台表演· 通过摄影和论文研究波士顿公园· 通过女权主义和舞蹈表演的视角对伊莎多拉·邓肯进行历史研究· 卡特里娜飓风后新奥尔良重建分析· 通过儿童文学研究和儿童读物写作探索以色列-巴勒斯坦冲突Department X(X 学术部门)该项目由学院领导捐赠基金( Faculty Leadership Endowed Fund)提供支持,旨在为教职员提供资源以开发新课程,进行跨学科交流,并创造体验式学习的机会。来自不同学科的教职员工聚集在一起创建学科融合的课程:例如社会正义数学,是数学和历史交叉学科。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将使用在统计学中学到的知识来衡量现实中的社会经济不平等。Inspire 项目在11和12年级夏季,该项目为每个学生匹配一个导师,给学生提供大波士顿地区的经验和研究型实习机会。校外项目这些项目包括高山学院、缅因海岸学校、山区学校、道德和全球领导力学校和SYA海外学年。有兴趣申请的学生将与学生主任和教务主任协调,以确认该项目,并确定参加该项目在学术上是否合适。毕业要求学院对毕业生有明确的学分要求,以确保学生在各个学科领域获得全面的教育,学生须修满60学分才能毕业。具体要求包括:数学:18学分(须修读几何2以及代数2以外的课程)科学:15学分(须修读2.5学年)英语:24学分(须修读4学年)历史:15学分(须修读2.5学年)现代和古典语言:18学分(一门语言达到三级水平)计算机科学:如通过分级考试可以免修健康与保健:9-11年级健康与保健课程体育:10学分(9-10年级每年3个赛季,11-12年级每年2个赛季)艺术:如果艺术通过分班考试,需结合视觉艺术与表演艺术——视觉艺术:至少2学分的工作室课程,表演艺术:至少2学分表演艺术课外活动体育运动Concord不强制学生参与运动项目。学生如果不喜欢体育,可以选择其他活动作为替代,例如参加冬季音乐剧,或者做社区服务。无论是在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还是在林地越野课程中,学生都能培养身体、心理和情感技能,学习有关团队合作、成就、平衡和诚信的重要课程。 运动队伍春季:棒球、长曲棍球、帆船运动、垒球、网球、田径、无限飞盘秋季:越野、曲棍球、足球、排球冬季:高山滑雪、篮球、壁球、摔跤学校的球队参加竞争激烈的东部独立联盟(EIL),该联盟定期培养大学级别的球员。由于没有强制参加校际团体运动的要求,学生可以自由地追求最吸引他们的任何形式的健身活动,包括瑜伽、力量训练、舞蹈。学校体育主任Sue Johnson曾在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波士顿学院和新罕布什尔大学担任一级学院篮球教练长达20年。体育项目助理主任Laurie Bake曾是美国女子奥运会冰球项目的金牌和银牌得主。艺术活动在Concord,艺术是平衡和综合课程中充满活力的一部分。所有学生都有机会探索并完善自己独特的创作声音。与科学、数学和语言一样,艺术的学习要求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探索并回应周围的世界。这就是为什么Concord认为艺术是一门学术学科。特别是在艺术教学中,Concord着重于培养学生探索和表达的技能。视觉艺术视觉艺术课程提供了广泛的选择,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艺术技能和创造力,包括绘画、版画、绘画、时装设计、陶瓷与雕塑,以及先进的媒体实验室,鼓励学生探索和灵感。学校每年有多达近20场的演出。校园师资强大,经常请专业、获奖的话剧导演和设计师、演奏家指导。戏剧戏剧课程强调创造性合作,学生通过多层次的课程满足个人需求。课程涵盖即兴创作、戏剧历史、文本解释、剧本创作、戏剧设计和技术等方面。学校每年上演三场专业指导的主舞台作品,以及包括导演研讨会表演在内的第二阶段作品。学生被邀请参加各种戏剧项目的试镜,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戏剧、喜剧、音乐剧和实验作品。舞蹈Concord光线充足的舞蹈室是一个珍贵的空间。这座占地2,500平方英尺的专业级舞蹈室由著名建筑师Graham Gund设计。这是一个平静而令人信服的地方,可以将注意力转向内心,在空间中协商关系,并充分表达自己。舞蹈指导:涵盖芭蕾舞、现代舞培训,及爵士乐、嘻哈、社交舞、非洲舞探索,为新舞者奠定坚实技术基础。注重健康姿势,提升力量、伸展、耐力,逐步拓展动作词汇,掌握复杂节奏,通过即兴创作和编舞培养创造力与信心。舞团:这个表演团体让致力于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学生在彼此的作品中担任编舞或舞者,并学习教师创作的舞蹈。舞团曾在波士顿地区以及国内外演出。与波士顿当代艺术学院、伦敦皇家学院、伊顿公学和英国布莱顿学院都有合作。音乐Concord的音乐课程涵盖古典到现代的多种流派,包括音乐理论、历史、作曲和录音技术,旨在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热爱。课程结合个人与合奏教学,通过工作坊、集会、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个人音乐教学涵盖钢琴、小提琴、声乐、吉他等古典和流行乐器,以及打击乐、管风琴等特殊乐器。学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提升技术能力,实现艺术目标。合奏课程从合唱团到精选小组(如CA Singers、爵士与流行声乐合奏、高级爵士合奏等),学生可参与不同风格的合奏,发展合奏技巧和合作创作能力。理论与技术课程课程涵盖音乐理论基础、历史、当前趋势及特殊院系学习,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分析框架,助力音乐探索。社团活动Concord拥有超过90个俱乐部、学生组织和联盟,涵盖了从航空航天到哲学的广泛领域,充分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兴趣爱好。俱乐部活动贯穿全年,无论是学术类、艺术类、文化类还是体育类的俱乐部,都有丰富的活动安排。例如:Active Minds: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Algorithm Club:专注于算法研究Culinary Arts Club:则让学生在烹饪中感受艺术的魅力。每年,学校都会举行Club Expo,这是一个展示各个俱乐部活动的大型活动,吸引了大量新生的参与,并为他们在新的学校环境中快速找到兴趣所在提供了帮助。对于那些还未被满足的兴趣爱好,学生可以在教职工的支持下创建新的俱乐部,为校园生活注入新的活力。动漫俱乐部,艺术俱乐部,天文俱乐部,电影俱乐部,棒球俱乐部,大数据俱乐部,舞蹈项目俱乐部,康科德历史俱乐部,独木舟俱乐部,陶瓷俱乐部,化学俱乐部,国际象棋俱乐部,合唱,柬埔寨学院(中心),喜剧俱乐部,康科德学院学生行动(CASA),创作小说俱乐部,时事俱乐部,辩论俱乐部,甜点俱乐部,东亚学生协会,企业家俱乐部,法国俱乐部,游戏俱乐部,德国俱乐部,美食俱乐部,绿色俱乐部,嘻哈与灵魂,国际学生组织(ISO),国际女权组织,投资俱乐部,意大利俱乐部,爵士俱乐部,汉语俱乐部,数学奥林匹克俱乐部,数学难题与研究学会,有色人种联盟(MoCA),模拟试验俱乐部,模拟联合国,多民族学生俱乐部,穆斯林学生组织(MSO)等。校园生活寄宿项目Concord为新生提供一项名为 “CARE康科德学院”的住宿体验项目。新生可以居住在同学的家里,在学年初与CARE的家人一起吃晚餐,还可以外出和到CARE家庭做客。当地家庭希望与寄宿生分享他们的家庭经历,让所有寄宿学生都能参与和享受其中。学校一共有六个宿舍,每个房间格局都不一样,每个宿舍有四名住校老师,老师会定期与学生了解近况,聊聊他们的一天,一起看电影,并监督学生遵守住宿规则。Concord也为寄宿生们提供了许多锻炼自己的机会。寄宿生们可以参与寄宿委员会,在每周召开的会议上与负责人一起讨论寄宿社区相关事宜。每栋宿舍至少配有一名“宿舍长”,这一角色的人选由寄宿生们集体选出。宿舍长负责组织召开宿舍会议,协助学生和舍监进行全面管理。每栋宿舍也都有一名“宿舍经理”,负责协助管理宿舍、经营商店。饮食服务Concord餐厅根据师生们的需求供应各种各样的食物,包括素食、无麸质食品以及无乳制品。餐厅配置了一个大型沙拉吧,提供汤、有机食品、帕尼尼早餐、烧烤、三明治以及多种健康食品。学习日供应三餐,而周末只提供早午餐和晚餐。餐厅食物由Sodexo餐饮公司负责;面包则由当地的Nashoba Brook烘焙店提供;餐厅从Costa Produce购买当地农场的有机蔬菜;从当地的Clark农场购买猪肉;从总部位于波士顿码头的Red's Best Fish购买鱼类。除了大力推广本地膳食之外,Concord餐厅还致力于减少食物浪费。最近,餐厅推出了“精益路径”(Lean Path)计划,平均减少了50%的食物浪费。健康中心保健中心康科德学院健康中心由注册护士组成,每个上课日的开放时间为上午8点至晚上7点。在晚上和周末,护士随时待命,如有必要,可以来到校园。学校还聘请了两名物理治疗师来满足学生运动员和其他学生的需求。针对紧急情况,可到距离校园不到一英里的艾默生医院。辅导中心咨询中心的工作人员包括一名咨询心理学家、一名全职社会工作者和一名兼职持证心理健康咨询师——所有人员都可以提供临时咨询、评估和短期咨询。学校鼓励学生使用这些服务来获得决策的观点或寻求有关学校或家庭问题的帮助。短期、间歇性的咨询课程不收取任何费用。咨询人员可以在与学生和/或家长讨论后推荐长期咨询服务。社区服务Concord也为学生们提供一系列进行社区服务的机会:社区清理:目的是通过每年秋季对校园场地进行重大清理,为学生提供一种为学校和社区做贡献的方法。厨房责任:通过参与厨房工作,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重视按时完成工作,并享受完成和做得好的工作带来的满足感。大扫除日:在学校的最后一天,所有学生聚集在一起,帮助打扫学生宿舍和校园。学校服务日:强调服务的价值和重要性,为学生提供向周边社区做贡献的机会。服务旅程:Concord学生有机会参加美国和其他国家/地区的服务之旅。MLK庆典:近年来,MLK的服务机会包括在学院的合作社老年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演奏音乐和表演,在Minuteman ARC进行绘画和清洁工作,以及在波士顿的Rosie's Place烹饪和用餐。毕业升学毕业指导Concord相信理想的大学申请过程需要经过精心的规划,大学升学咨询办公室尽可能帮助学生减轻压力和负担,并引导学生争取到最佳结果。在班会期间,辅导员会定期地同低年级学生谈话;10年级和11年级学生将在秋季参加PSAT;在11年级的春季开始,正式地开始大学申请咨询流程,同11年级学生和家长一起开展一场研讨会。在这次活动之后,11年级学生将开始与辅导员进行一对一的会面,进行个性化的咨询。一对一的会面经常发生在午餐时间、操场上或去镇上喝咖啡的路上。这些定期的谈话确保了话题的广泛性,从学业--选课、课业负担、大学申请过程,到学生们最关心的任何事情。升学成绩每年,Concord的学生都成功申请并被包括哈佛、耶鲁、普林斯顿、MIT和斯坦福大学等常春藤联盟学校及其他世界一流大学录取。学院升学率100%,大藤升学率为5.7%。2020-2024年,毕业生录取数据如下:布朗大学(22)、耶鲁大学(12)、西北大学(10)、哈佛大学(8)、哥伦比亚大学(8)、卡内基梅隆大学(8)、达特茅斯学院(8)、巴纳德学院(7)、杜克大学(7)、康奈尔大学(6)、阿默斯特学院(5)、斯坦福大学(5)、芝加哥大学(4)、宾夕法尼亚大学(4)、普林斯顿大学(3)、约翰霍普金斯大学(3)、麻省理工学院(3)等顶尖院校。知名校友Concord拥有众多杰出的校友,他们在政治、商业、娱乐和文化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以下仅列出部分校友:Drew Gilpin Faust哈佛首位女校长,曾任哈佛拉德克里夫高等研究院院长,美国历史学家。Caroline Kennedy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之女,美国驻日本大使、作家、律师。Charlie Grandy演员、编剧、制片人,曾获得两次艾美奖和两次编剧工会奖。Larry Goldings音乐人,格莱美提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Sarah Koenig记者、电台主持人、制片人Theo Stockman百老汇演员END往期推荐震惊!这所名校与顶级实验室合作,培养福布斯总裁等重量级校友大揭秘!这所STEM超强校居然还是“美国仅有的三所全寄宿高中之一”听说这所美高100%升学率,毕业生常获全美多所顶尖大学奖学金?想解锁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资源?The Peddie School 这把“宝藏”钥匙不容错过走进“山谷中的藤校摇篮”—Northfield Mount Hermon School在风景优美的威廉姆斯山上就读是什么体验|Westminster School美国中部四大牛校之一|Western Reserve AcademyMiddlesex School | 领略颜值与实力并存的独特魅力揭秘 Groton School: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母校「Elite独家留学规划VIP群」限时开放申请中!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海外名校留学申请、个人定位、教育规划等事宜,获取“选校攻略”、“面试秘籍”、“文书写作”等干货资源合集,长按二维码添加小助手,回复“本科留学”或“中学留学”,我们将邀请您进群交流!
之前
排序:
哪些大学的毕业生最会赚钱?2022全球大学富豪校友排行榜出炉!
2年前
先前,美国数据咨询机构Altrata发布一份全球大学校友富豪排行榜。该排行榜将个人资产净值超过3000万美元(约2亿人民币)人士定义为超高净值(Ultra high net worth | UHNW)人士。以这个标准筛选,全球共有超过35万人被收入。根据这些超高净值人士的毕业学校(包括本科和研究生),Altrata发布了此次排行榜。在美国本土大学中,哈佛大学以17660名超高净值校友数量遥遥领先,稳居第一!校友捐款是美国大学最重要的捐款来源,看到哈佛数量如此之多富豪校友,就不奇怪哈佛为什么“富可敌国”了!紧随哈佛大学的是斯坦福大学(7972人)和宾大(7517人)。 // 位列第4至20名的依次为:哥伦比亚大学(5528人)纽约大学(5214人)西北大学(4345人)麻省理工(4089人)耶鲁大学(3654人)南加州大学(3594人)芝加哥大学(3588人)德州大学(3407人)普林斯顿大学(3173人)康奈尔大学(2911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2906人)密歇根大学(2881人)圣母大学(2804人)弗吉尼亚大学(2568人)乔治城大学(2505人)波士顿大学(2310人)迈阿密大学(2285人)在上榜的前20所美国富豪校友最多的大学中,除了德州大学等少数公立大学之外(公立大学学生规模通常是私立大学的数倍),绝大部分都是私立精英大学。有钱人读精英私立大学,精英私立大学毕业生赚大钱——不难发现,美国的教育其实早就进入了小圈子的“内循环”。Altrata的报告也指出,强大的校友网络是毕业生个人社交网络和求职的重要依赖因素,读名校很大程度上是在拼“圈子”。 // 除了美国大学,Altrata还给非美国大学进行了排名。其中英国剑桥大学位居第一(4149人)、新加坡国立大学第二(3654人)、英国牛津大学第三(3346人);中国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也榜上有名。北京大学以1101人位居第8,清华大学以1100人位居第9;值得注意的是,印度也有两所大学上榜,分别是孟买大学(1131人)和德里大学(1027人)。除此之外,上榜的均是发达国家的大学。除了以上综合排名,Altrata此次报告还有细分项的排名。在资金来源上,美国排名前50大学中有75%的超高净值人群的财富是靠自己赚取(相对于继承),其中加州理工学院以91.7%的比例位居第一。这也说明凭借技术专业在美国更多赚大钱的机会。在美国以外的前50大学中,67.4%的超高净值校友群体人群的财富是靠自己赚取。值得注意的是,前五的大学中,有三所是中国大学: // 北京大学(93.6%)复旦大学(93.6%)中国人民大学(92.1%)另外两所大学分别来自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和南非。在年龄上,美国前50超高净值校友榜上的平均年龄是62.0岁,非美国大学的平均年龄为55.6岁。在超高净值校友国际化程度上,国际富豪校友占比最大的5所大学分别为: // 波士顿大学南加州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乔治华盛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不过在美国以外的大学中,超高净值的国际校友比例高的有些夸张:欧洲工商管理学院(92.1%)、曼切斯特大学(87.8%)、爱丁堡大学(84.8%)、伦敦政治经济学院(79%)、伦敦帝国理工(77.4%)位居前五!强大的校友网络可以在毕业生完成学位后很长时间内为他们提供好处,这些网络为学校毕业生提供终身学习、社交和职业机会,以各种方式回馈学校社区为交换,例如指导在校学生、加入地区俱乐部以及参加校园活动。校友网络有多重要?根据2019年的数据,哈佛大学本科录取率为4.5%,再创历史新低。根据NBC新闻报道,“ALDC”学生占据了哈佛大学白人学生总数的将近一半。而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一项研究得出的数据显示,非白人的“ALDC”学生仅占16%。ALDC是“Athletes, Legacies, Dean’s list, or the Children of faculty”的缩写,指的是“运动员;哈佛大学毕业生的子女;院长或主任兴趣清单上的申请人,通常包括非常富有的捐赠者和知名人士的子女;以及教职员工的子女”由此可见,哈佛大学对于具有家庭具有“哈佛传统”的学生格外青睐。其实不仅是哈佛大学,许多美国顶尖大学,特别是私立大学,都很看重校友人脉。为什么美国顶尖大学看重校友推荐呢?在英文中有一个词,叫做“Alma Mater”,中文可以翻译作“母校”。这个词不仅代表着一个人毕业的学校,还代表着毕业生对一所大学独特的气质风貌的信念和归属感。例如我们提到哈佛、耶鲁这样的常春藤名校,就常会联想到自由精神和社会责任;提到斯坦福、MIT这样的工科强校,就能想到兼有务实和创新的科研态度;提到文理学院,就想到博雅、通识、古典。一所大学除了教授学生知识,还会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留下深刻的精神印记,校友就是学校气质延伸,看重校友推荐信的分量、让遍布全球的校友成为招生环节的一部分,也是大学与校友一种双向的信任和传承。对于校友本人来说,如果能够举荐自己认可、欣赏的年轻人进入母校,不但为母校生源优化做出了贡献,而且对于自己未来的事业发展和人脉扩展,也有着潜在的利好。此外,美国大学的经济来源除了学费收入、科研基金等,校友捐赠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学校培养学生,为学生提供成功的资源和土壤。学生在获得一定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之后,反哺学校,捐赠物资和款项来支持学校的长期发展。但是校友捐赠的维护和开源是一项大工程,大学经过长期的实践发现,当一个原本就紧密联结的团体(例如一个家庭、一个社区、一所高中)中的许多成员都就读过同一所大学,他们对这所大学的忠诚度和归属感就会更加强烈,这种积极的感情会促进校友捐赠。校友还可以加强他们的专业网络,发展他们的技能和职业生涯,并获得会员福利,包括合作伙伴折扣、保险和继续教育课程。强大的校友网络也为学校带来了好处。建立的校友网络通过校园和社区活动和参与积极宣传学校。在读学生通常在毕业前从校友网络中获益最多,他们可以通过与其他校友建立联系或加入指导计划来获得职业建议,从而开始建立自己的专业网络。如何与校友联系?拥有最强大校友网络的大学会举办活动和俱乐部,鼓励校友和学生交流和分享联系信息,许多大学还提供课程和指导计划,在这些群体之间建立联系。纵然没有校友/教职员工/知名人士子女的天然优势,很多人也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校友推荐。如果学生就读于一所学术声誉极佳的高中,那么在老师的帮助下,联系到高中校友中的名校毕业生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向学长学姐寻求升学建议和学习经验的同时充分展现自己的性格和特长,有机会的话一起参与一些活动,然后请求他们的推荐。校友推荐的作用虽然不可小觑,但是并不能“化腐朽为神奇”。如果申请者在学术表现(例如GPA,标化考试等)、性格品质(行为习惯、言谈举止)等方面暴露出比较明显的缺点,校友推荐的力量是不足以弥补的。换言之,校友推荐只能帮助一个学生在其他几位实力旗鼓相当的申请者中脱颖而出。美国大学申请结果之所以难以量化,是因为申请的评定和审阅遵循“以人为本”。申请者不是成绩单上的数字、奖状奖杯的叠加、或者推荐信上的一个名字。申请者是所有申请材料投射出来的有血有肉的生动模样。除了展现自己的优秀,更要展现自己的温度和能量——顶尖高校吸引我们的,不也正是温度和能量吗?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海外留学资讯、个人定位、申请规划,欢迎咨询Elite专业顾问!
99%美本申请者都用到的爬藤指南!你get了吗?
2年前
在美本申请不断内卷的趋势下,想要抱得offer归,同学们除了自我提升,还需要早早做好规划,要知道申请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新的申请季,很多同学都纷纷来问:美本申请,我该如何准备?别着急,这份爬藤锦囊拯救你!1明确申请批次众所周知,申请美本有不同的申请批次,也就是我们听到的EA、ED和RD。它们都有什么区别呢?请看下图:同学们该选择什么样的申请批次?申请轮次该如何搭配?点击链接,详看顾问解读: EA/ED/RD大盘点!ED被拒还可以申同一所的RD吗?申请轮次怎么搭配比较好?2确定大学申请平台当涉及到大学申请平台时,同学们有几种选择,如Common App、Coalition App等等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900所大学与Common App合作,申请者只需填写一次共同申请,就可以提交给多所大学。近期包括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等大学相继宣布在2023年本科申请中也将采用Common App申请系统。不过也有些学校不接受共Common App,如麻省理工学院和华盛顿特区的乔治敦大学。其他申请选择包括Coalition Application,这是一个较新的平台,被150多所学校接受。除此之外,还有Common Black College Application,被60多所院校接受。当然,也有一些学院有独立的申请平台。例如,加州大学系统有自己的申请程序,学生可以用一个应用程序申请到多个校区。建议同学们亲自访问学校官网,以确定该校接受哪些申请平台。3准备申请文书申请文书作为许多大学申请过程的一部分,给予学生机会向大学表达自己的个性和想法。同学们可以通过申请文书来展示自己能给大学带来什么,表达自己的独特之处,从而对大学招生官做录取决定产生积极影响。申请文书的字数通常是有限制的。如Common App的文书字数限制在650字左右。申请文书并非是一个自由创作的产物,同学们需要根据相应的文书题目来来撰写申请文书。Common App 2022-2023 文书题目: 纽约汉密尔顿学院的招生副院长尼基-巴伦说:“文书题目的提示很广泛,没有限制,因为我们想看看学生选择写什么,学生觉得什么是重要的,这对学生来说也一个挑战。”那么,怎么才能写出精彩的文书呢?点击下方链接,看往期文章:👉 杜克大学招生官:15招教你写出精彩文书!👉 申请文书如何更出彩?|CB独家干货4准备其他关键信息个人信息这是大学申请的第一部分,学生必须提供关于自己、学校和家庭的基本信息。高中成绩单大学还要求提供一份正式的高中成绩单,这是学生所学课程和所获成绩的记录。招生办公室通常要求成绩单由高中直接发送,而不是由学生发送。高中成绩也是衡量学生水平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因此,有海外留学意向的同学们,要注意自己的GPA,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哦!标准化考试成绩许多学校要求申请人提交SAT或ACT成绩。这些分数通常由考试公司发送。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要求标准化考试成绩的学校数量急剧下降,许多大学采取了Test-Optional 2020年和2021年的部分时间里,美国各地的许多测试中心关闭。然而,同学们应该知道,即使部分大学没有硬性要求ACT或SAT成绩,但如果同学们在申请时提交优秀的标准化考试成绩,会为自己的申请更添竞争力。因为对招生官来说,高分能够证明学生优秀的学术表现和英语能力。推荐信大学申请通常要求学生提交两到三封推荐信。同学们可以寻找老师或辅导员作为自己的推荐人,因为他们往往对学生非常了解,不仅可以评价同学的学术能力,还可以评论个人素质和其他成就。学生应该在申请截止日期之前就要求提供推荐信。专家认为,“学生能给这推荐人越多的时间去准备,一般来说这些推荐信就会写的越全面越细致,对申请者来说越有帮助。” 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尽早准备哦!5大学申请费用大学申请费没有固定的价格,每份申请的价格区间通常在50美元到90美元,在某些情况下费用可能超过100美元。同学们可以在学校官网查询具体的申请费用。在申请学校的时候,有些学校的申请费会给部分同学带来经济负担。但好消息是,大部分大学是批准申请费用减免的,因此只要符合条件,是极有可能获得申请费用减免的。获得SAT或ACT考试费用减免的学生有资格获得考试公司如Common App的大学申请费用减免。大学委员会会自动向学生发送此类豁免,同学们也可以在申请平台填写费用减免的申请,大多数学校都会接受费用减免请求。6参观学校虽然参观学校不是正式申请的一部分,但是亲身实地访问参观可以帮助申请者了解学校的环境和文化,更全面地了解学校。不过,自新冠疫情蔓延以来,实地参观校园变得困难重重,但得益于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我们能够获得大量学校的视频和图片,许多平台推出了虚拟参观如Youvisit、Campus Tour、Campusreel,使得我们能够从一方屏幕中窥得完整的校园环境。福利来啦为满足准留学家庭因疫情而无法进行的访校需求,Elite北美区总负责人Agnes近三个月来,陆续探访了近二十所美国顶尖高校和私立中学,并与招生官叙旧,获得不少招生资讯。同时,Agnes还用镜头记录了访校过程,带你足不出户探名校!扫描文末二维码,添加Elite小助手,输入【访校视频】即可获得访校视频合辑!大学申请是一个繁琐细致的过程,需要稳扎稳打。要相信,每一步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前路浩浩荡荡,万物皆可期待,祝同学们都能拿到心仪的offfer!参考资料:https://www.usnews.com/education/best-colleges/articles/college-application-process
爹妈拼命996,孩子只想躺平?除了打一顿,还有办法让他们努力起来
2年前
【爸爸真棒】:“爸爸真棒”是一个K12原创教育平台,致力于理性、深度、有启发的融合教育探索。日前,“超六成专科生月薪低于5000”的话题一度冲上热搜,如今阅读量已破千万,留言中有人表示本科生也没有5000呀,也有人表示那还不如回老家躺平……什么?5000块就要躺平吗?!这让我想到有次和一位刚刚大学毕业的小朋友聊天,他对我说:“你知道吗?我家的收入排序由高到低是这样的:我爷爷(退休工资1万多> 我爹妈(加起来8千多)> 我(月薪4千不到)。然后我们全家还住在我爷爷老早分配的公房里头。爷爷才是我们家名副其实的顶梁柱啊!!!”“所以,”这个20多岁的大学生总结说:一代不如一代,我还努力个什么劲呢?我每天加班加到累死,收入还比不上我爷爷躺在家里挣得多……我想了想,反问他说:你爷爷收入高不是也算正常吗,人家都工作了一辈子了,你才工作几年啊?你知道你爷爷刚工作的时候,收入是多少吗?1躺平思潮,可以理解,但是愚蠢现在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少年轻人都在高喊着“拒绝内卷”、“不想努力啦”。然后很多人把这样的行为怪罪给社会——房价太高、生活成本昂贵、资本家太黑、看不到超越上一辈的希望,等等等等。然后,为了对抗所谓的“内卷”,年轻人们纷纷选择“就地躺倒”,还把这样的行为当作一种“新潮”。2021年,“百度”贴吧里出现了一位被称为“躺平学大师”所撰写的帖子,这位署名为“好心的旅行家”的网友在文中说:“两年多没有工作了,都在玩,没觉得哪里不对,压力主要来自身边人互相对比后寻找的定位和长辈的传统观念……人大可不必如此。”“我可以像第欧根尼在自己的木桶里晒太阳,也可以像赫拉克利特在山洞里思考’逻各斯’,既然这片土地从没真实存在高举人主体性的思潮,那我可以自己制造给自己。”“躺平就是我的智者运动,只有躺平,人才是万物的尺度。”仰慕第欧根尼和赫拉克利特,说明“躺平大师”还算是个文化人。但你知道赫拉克利特故事的“完整版”究竟是啥样吗?赫拉克利特是古希腊哲学家,生于贵族家庭。但是这个富二代偏偏不喜欢干正事儿,一心只爱“极简生活”。他当然说过:“我满足于我的心灵既有的渺小的东西”这样的名言;但他还说过“爱菲斯的每个成年人最好都将自己吊死”……这样看来,赫拉的脑子多半是有点“不正常”的。富二代赫拉克利特晚年其实非常凄惨,因为终日以草根树皮度日,得了“水肿病”(其实就是严重营养不良)。为了治病,他想用牛粪把身体里的水分给吸出来,结果粪味引来了大群野狗,将他分食至死……看到这里,你还想效仿躺平派的这位古希腊祖师爷吗?“只要我躺得够快,资本就剥削不到我”,“社会险恶,先躺为敬”……许多人都觉得躺平是件浪漫的事情。什么“只有躺平,人才是万物的尺度”,我真想说:“如果人饿死了,那就是万物的肥料。”还“只要躺得快,资本就剥削不到我”,资本是剥削不到你了,所以你就调转枪口去剥削你爹妈呗,我看你还不如资本呢,资本起码还发钱呢!还“社会险恶,先躺为敬”,我看谁都没你险恶!!!2“尼特族”席卷全球事实上,不光在中国,世界各国早就有那么一批年轻人,正值“当打之年”,却既不读书深造,也不参与工作。这样的年轻人还有一个“学名”——尼特族(NEET),全称为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简单翻译就是年龄在16–24 岁之间,不上学、不就业、不参加就业辅导的年轻人群。2019年,世界经合组织(OECD)对各成员国的尼特族比例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调查。各国排名如下:然后你会发现,其实咱们一直以来以为的“东亚年轻人(日韩)特别丧”的想法居然是错的!全球最丧年轻人原来集中在美洲和欧洲!比如排名第7的美国年轻人,NEET族占比居然达到了13.1%,也就是说8个年轻人里就有一个啥都不干,专心吃福利或者啃老的。相反,你们都觉得很丧的日本年轻一代,啥也不干的比例只有3.1%,33个人里面才有一个人彻底躺平的。3中国“尼特”居然是日本的两倍多!在中国,目前还没有官方的NEET比例统计数据。但是一些学者根据 2012 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等资料进行估算,得出中国NEET率大约在8%左右,这个数据已经是日本的两倍多了。更为官方一些的数据,是由中国老龄化研究中心发布的。这个数据更加惊人,它显示,在65%以上的中国城市家庭中,老一辈抚养晚辈是一种“正常的生活”,大约30%的中国成年人需要父母的钱来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全部。你看,其实所谓的“受不了内卷”所以躺平,这样的借口有多么可笑——如果说“内卷”需要你一天工作/学习12个小时,躺平了你就一天工作/学习0小时,那么从12到0,之间还有11个选择可以做……为啥偏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呢?所谓人生的最佳状态,是work/life balance(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化),你当然可以拒绝黑心老板的无度剥削,但你回过头就去剥削自己的亲爹妈……就问你爹妈到底得罪了谁?说到底,真能实实在在躺平的人,90%是满足了两个条件——目光短浅,眼高手低;有人托底(我就不信快要饿死的人他能啥都不干,如果快饿死了还不干活,那就活该他饿死)。还有年轻人说:“现在就业市场不景气,我找不到工作也是活该吗?”我认识一个女孩,本科毕业以后好几年都没找到工作。我问她出了什么问题,她说:“我托熟人找工作,熟人给我找了个每月只给3500的工。3500够干嘛?大城市里连个房租都不够,外面随便吃几顿饭就没了……你看我妹,学历和我一样,毕业学校和我差不多,长得还没我好看呢……为什么她月薪就有1万块?所以,没有1万的工作我是看也绝对不会去看一眼的。”现在这个女孩和她爸妈挤住在一起,所有开支一律向爹妈伸手。我就想问她——你如果因为能力所限,只能和爹妈抱团生活,那你挣3500,是不是你家总收入就能增加3500?你拿爸妈的钱出门吃饭,人家饭店就给你免费吗?你找不到工作,真是全都是社会的罪过吗?我还有一亲戚长辈,性别女,十几岁当了知青就上山下乡了,既没文凭也没啥水平;工作的时候遭遇下岗潮;返城的时候连个城市户口都没有。就这样,她还在空余时间自学了会计课程,勤奋打工买了房子,现在早就攒够了养老钱。我就不相信,现在的就业环境,会比那时候更差。我亲戚为什么没躺平?因为没人给她“托底”啊!如果她躺平了,那就彻底ST了!如今在中国,尼特群体现象不仅存在于城市,也开始向农村地区迁移。《人民网》报道说:在闽西南,人们通常可以看到一些60多岁的老人还在农田里辛勤劳作,而他们的孩子却在家里逗留玩耍。不是,就算找不到工作,你年轻力壮的,帮爹妈到农田里劳作一下,减轻点负担总行吧?!!!4躺平的代价你可能支付不起Allison Schrager在彭博社发表文章,文章说:中上阶层、受过良好教育的美国年轻人开始躺平,但他们可能不明白这将付出什么代价。Allison认为,许多“尼特族”到最后都会后悔,因为假以时日,他们都不得不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父母会老去,储蓄会用完,长期远离社交会让他们感到无聊和焦虑……等这些年轻人幡然醒悟的时候,可能已经被时代抛下很远了。“尼特行为”的时间越长,付出的代价就越高——从历史上看,你在职业生涯中所经历的大部分加薪都发生在45岁之前,在你20多岁和30多岁时发生的技能发展和网络,为你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基础。刚开始的工作是很艰难的,但你会在未来的几十年内获得收益。“经济正在经历一个大的转型,技术和全球化在疫情之前就在改变经济,而疫情的后果将加速这些趋势。那些能够拥抱变化并从中受益的人会成为赢家。虽然这是一个混乱的、不可预测的过程,但有一个群体肯定会输掉,就是那些选择完全躺倒的人。”5尼特严重损害健康说到尼特,就不得不提一下最近刚刚再婚的“大衣哥的儿子”。大衣哥这位爸爸既有钱又“开明”,儿子不想读书,爸爸说:“不想读就不读”,儿子不想工作,爸爸又说:“不想工作我就养活呗”。看上去似乎也没啥,反正富爸爸有能力,哪怕养活儿子一辈子,也不会像普通父母那样压力倍增。问题是“尼特”不光伤害孩子的前途,它更伤害孩子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研究发现——人类关键阶段的特定经历会对以后的生活产生“复合影响”。比如:在高中和大学期间,一个人的体重指数 (BMI)如果增加过快,成年以后就更容易罹患糖尿病。而尼特族一族,评价自己“健康水平糟糕”的比例,比其他人整整高出两倍(11.3% vs. 5.62%)——不要小看一个人对健康的自我评价哦,因为SRH(自评健康)是一种在医学和心理学中被广泛使用的健康状况衡量指标,甚至可以准确预测人们的死亡率。所以你觉得拒绝996,每天不干活,就能让自己长命百岁了吗?残酷的事实是——躺平其实并不具备养生的功能,反而很可能让一个人的健康崩溃,寿命减少。6怎样培养一个不躺平的孩子?我相信,世界上没有一个爹妈,愿意养出躺平和啃老的孩子来。问题是,你该怎么做,才能避免20多年以后发生这样的“悲剧”呢?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两点——培养“延迟满足”的能力;拒绝成为孩子的“托底”。为什么要培养“延迟满足”的能力?因为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从平凡到成功,当中要经历太多的困难和挫折,克服太多的挫败感和无聊感。我们都知道著名的“棉花糖”实验。为什么那些能够控制住自己,暂时不去吃面前那颗糖的孩子,长大以后会更有出息?就是因为他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克服眼前的诱惑,克服不适,坚持下去,你才可能得到更多糖吃;只顾眼前的快乐,可能会失去很多。培养“延迟满足”的能力,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要对孩子有求必应,要帮助他们设立一个“长远的目标”。比如,孩子让你给他买玩具,你不要立刻答应他,而是要求他每天做家务积分,月底用积分换取玩具或者其他奖励。学习延迟满足的另一个方法,是教会孩子设立“可以实现的短期目标”。美国知名心理学家David J. Bredehoft曾在大学里担任了37年学术顾问。每年都会有学生因为GPA不达标而留校观察。而David教授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帮助这些孩子制定“可以实现的目标”,比如:这学期GPA是1.7,下学期争取达到2.2,再下学期3.0。“很多孩子和家长非常激进,想在短短一个学期里,把成绩从1.7直接提高到4.0。但是37年里,我从来没有看到任何人成功过。”David教授说。教授会劝这些孩子:最重要的不是立刻成功,而是不懈的坚持。在如今急功近利的社会里,年轻人看了太多“暴富”的神话,被洗脑成“35岁不能实现财富自由就等于失败”。殊不知大批人暴富的机会只存在于动荡和巨变的年代里,平稳年代里,绝大多数人只能小步向前。要想培养不躺平的孩子,除了增强他们“延迟满足”的能力,父母更要狠下心肠,拒绝给子女“托底”。心理学上有个名词,专门用来形容这种无限“托底”的行为,叫做overindulgence,翻译成中文就是“过度溺爱”。过度溺爱有三个特点:给得太多;给得太快;给得太久。不想工作了,回家爸妈养活;乱消费信用卡刷爆了,债务爸妈来背……说得好听点,这叫“溺爱”,说难听点,这就是在培养毫无担当的废物点心。我家大儿子有段时间不愿意写作业,还说他自己“物质要求不高,长大了买个拖车住里面就行”,我马上把家里的各种账单拿出来给他看,我说:“你知道养一辆车要多少钱吗?你知道全家出门吃顿像样的晚餐要多少钱吗?你知道你爱用的电脑,爱骑的自行车多少钱吗?”“你知道,如果小时候不认真学习,随便去麦当劳打个工,一个小时能赚多少钱吗?”算完账,我告诉他,16岁之后,除了学费生活费我会给他付,大件儿物品(比如电脑),全要靠自己打工想办法攒;大学毕业以后,除非继续读研究生,否则我不会再免费给他提供住所和任何资助,“老爸老妈房子一卖,周游世界,享受自己的人生去。”儿子被我吓得目瞪口呆,但也知道我一直说到做到,所以他得出结论——再不努力就要到天桥下面和流浪汉睡一起了。从此以后,他每天认真学习,努力写作业,拿了一堆A回家,还勤奋学做家务收拾自己房间仔细积攒零用钱……潜力把我们都给惊呆了。人生没有那么容易的,当你看不到退路的时候,才能学会努力向前。参考资料:① http://en.people.cn/90001/90782/90872/7277071.html② https://www.bloomberg.com/opinion/articles/2021-09-13/-lie-flat-if-you-want-but-be-ready-to-pay-the-price?sref=m8HfplT6③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8134726/
留学申请如何选择Safety School?重点关注这些……
2年前
留学申请是一门学问,每年顾问帮助学生选校时,不会只申请1-2所学校,而是会列出一个完整的选校清单,其中包括了以下三类:冲刺学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Dream school,你的各项成绩比对方学校所录学生的平均水平略逊一筹,录取概率较低,需要运气和后期努力来争取。匹配学校:是指那些录取学生的各项平均水平都和你的个人情况相匹配的学校。录取的概率相比冲刺院校会高很多,不过因为每年和你水平相近的申请者众多,竞争激烈,也不能保证你一定会被录取。安全学校:安全学校是指那些你能够有很大机率可以被录取的学校。在申请材料方面,你比这所大学所录取的大部分学生都优异,被录取的概率比较大。其中安全院校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选对了安全院校,能让申请更有保障。然而,随着大学录取结果变得越来越难以预测,选择「安全学校」也不像以前那么简单,需要智慧和策略。本期,将带你了解「该如何选择安全院校」!1别把安全学校当成后备计划“安全学校”(Safety school)是形容"可能录取学生的学校"最常用的术语,但大多数招生官更喜欢其他术语——这些术语并不意味着学校不是学生的首选之一。有些人更喜欢短语“可能的学校”(likely schools)、“最好的选择”(best bets)、“基础学校”(foundation schools),或者只是“录取概率高的学校”(schools with a high probability of admissions)。无论你选择如何称呼它们,每一份全面的大学名单中都至少有一所学生可以选择的学校。但仅仅因为学生有很好的入学机会并不意味着这些学校必须是最后的安全保障。Gipson College Consulting 的 Natalie Gipson 说:“‘安全学校’这个词意味着它在学生的大学名单上作为安全网,以防学生没有被其他学校录取。” “事实上,这些基础学校(我的首选称呼)为学生提供了非常有吸引力的选择,因为它们通常提供优异的援助计划,使它们比学生的其他选择更实惠。”One-Stop College Consulting 总裁 Laurie Kopp Weingarten 说,“可能的学校”(likely schools)可能是学生的最佳选择,即使他们拥有那种精挑细选的学校的名额。 有时,‘爱一个爱你的学校’感觉很好。有很多学生选择就读其中一所“可能的学校”(likely schools),并充分利用提供的许多福利(免费出国留学、有保证的带薪研究实习、荣誉宿舍等)。2申请一所以上“可能的学校”(likely schools)除非你申请的是一所保证入学的学校,并且你非常有信心你将符合入学标准,否则你应该申请一所以上入学可能性高的学校。Cardinal Education CEO Allen Koh建议学生选择14所目标学校申请。“在这个名单中,应该有3-4所学校是‘安全学校’,”“根据我们的经验,这个数字为学生的大学申请提供了更多的保障。”名单上可能包括的学校的数量取决于你申请的项目类型。“建议学生选择1-3所安全学校,这取决于学生的学术背景和选择的专业。如果学生申请计算机科学或工程专业(大多数学校直接按专业录取的课程),他们可能需要更多的安全学校,”“增加安全学校的另一个情况是,如果学生申请的专业是主要通过作品集(艺术BFA /电影BFA /建筑等)录取的,这可能是非常主观的,我建议这些学生在他们的名单上有更多的学校。”3研究前一年被录取学生的资料在评估一所学校是否可能录取你时,有一些关键的招生数据可以参考。每年大学都会公布在之前的招生周期中被录取的学生的学术概况。回顾最近被录取的学生的数据可以给你一个很好的借鉴,来了解你被录取的可能性有多大。1. 考试分数和 GPA寻找你的 GPA 和考试分数在录取学生的 75% 或以上的学校。如果你的分数高于每四个被录取学生中的三个,那么你很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候选人,只要你的论文、推荐信和课外活动也很扎实。2. 整体录取率对于精挑细选的大学来说,分数高于 75% 并不足以让他们有可能被录取。进入高选择性大学更多的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所以即使是顶尖学生也不应该考虑录取率在十几或二十几的学校为“安全”。学生应始终查看学校最近报告的录取率。许多曾经被认为是“安全学校”的学校现在报告的录取率创历史新低。例如,东北大学在 2015 年录取了 32% 的申请人,但在 2021 年只录取了 18% 的申请人,据报道在 2022 年只录取了 7% 的申请人。一所真正“安全”的学校是一所接受超过一半申请者的大学。平均成绩的学生应该寻找录取超过 70% 申请者的安全学校,而成绩低于平均水平的学生应该考虑在他们的名单上包括一所开放录取大学。3. 专业录取率如果学院按专业报告录取率,学生在选择“安全学校”时也应该查看这些统计数据。有时热门专业的录取率远低于学校的整体录取率。“理想情况下,学生应该查看被特定专业录取的学生百分比,例如,在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学生整体有 62% 的机会被学校录取,但只有有 15% 的机会被计算机科学项目录取。因此,如果学生申请 UIUC 人类学,我可能会称其为“安全”的学校,但如果他们申请 CS,我不会。但是,并非所有学校都报告各专业的录取率,如果没有报告官方数字,学生应该做出有根据的猜测。”4. 州内和州外学生的录取率如果申请公立学校,学生还应该考虑州内和州外学生的录取率。 例如,来自佐治亚州、北卡罗来纳州或威斯康星州的成绩优异的学生被州内公共大学录取的机会将高于州外学生。对于加州公立大学来说,情况不一定如此!4不要混淆录取率和质量两个概念记住,一所学校的录取率并不总是表明一所学校有多“好”。 // 一所学校的录取率高并不意味着它是一所糟糕的学校。他们可能从国家或私人捐赠者那里获得了大量资金,并正在寻求扩大班级规模,因此他们接受了许多学生来实现这一目标。录取率低的学校可能只是有很好的‘名气’,每个人都听说过它们,因此他们有大量不合格的学生申请,他们永远不会被录取,因而导致录取率下降。5考虑其他对你重要的因素只有你愿意去“安全学校”,它才是一个好的选择。除了招生数据,还要考虑学校吸引你的其他因素,比如地理位置、校园生活、专业和活动。一所学校的留存率(retention rate)也能让我们了解到学生们的快乐和受支持程度。即使一所学校没有你名单上的其他学校那么挑剔,它也应该在其他方面与你名单上的其他学校相似。大学招生顾问凯特·索南伯格称之为“垂直完整性”。“一所‘好的’‘高录取概率’的大学是学生体验能够符合学生‘必要’标准的学校。”“不管录取率是5%、15%还是50%,名单上所有大学的学生体验都应该是相似的。”但是学生通常会申请那些他们可以进入的学校,他们并不是真的想去。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许多学生希望获得更挑剔的学校的声望加持,但也可能是因为学生们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梦想上,而不是研究更可能的选择。妮基·布鲁诺说:“每年春天,我都会接到至少一个绝望的父母的电话,他们的孩子除了安全外没有进入任何学校,他们需要我帮助来上诉。首先,对录取决定提出上诉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它不是一所非常挑剔的学校,而且你有一个令人信服的推理线。第二,如果你不想上学,那就不要申请。”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学院和大学,只要认真研究,你总能找到适合你的学校!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美本申请、个人定位、申请规划等事宜,欢迎咨询Elite专业顾问!
耶鲁大学校长2022开学演讲:面对世界变局,要识别事实和谎言
2年前
美东时间8月22日上午,耶鲁大学举行了2022-2023年度耶鲁本科学院的开学典礼。耶鲁大学校长Peter Salovey和耶鲁本科学院新任院长Pericles Lewis向2026届新生表示欢迎!开学典礼上,Peter Salovey校长发表了题为“在耶鲁踏上追寻真理之路”的演讲,他呼吁学生: // “以对不同观点的包容,以尊重和积极的心态,以耐心的倾听和深刻的思考,以满怀同理心和理解的表达,为耶鲁的校园再倾注一些对真理的追寻。”*点击视频,观看耶鲁大学2022开学演讲现场耶鲁校长演讲全文(翻译)早上好!很高兴能在耶鲁本科学院开学典礼上见到各位新生和你们的家人。今天是你们正式开启耶鲁本科生涯的第一天,我谨代表台上的同事们,对这一天的到来感到由衷的喜悦。如各位所知,耶鲁大学的校训是“光明与真理”,拉丁语是Lux et Veritas,希伯来语是Urim v’Thummim。在耶鲁的校园里,这条校训随处可见。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我们的校训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一个在世界各地大学的使命、精神与文化中广泛存在的追求,那就是真理。近几年来,尽管全世界都在竭力应对公共卫生危机,我们仍目睹了假消息,甚至是谬论的肆虐。在这一过程中,专业知识遭受质疑,科学发现和学术研究面临考验——事实上,这些挑战都是一种对真理的侵犯。几乎每天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报道称有人在家“发现”科学家们得出的新冠肺炎病毒有关结论有误;网友又编织出了全新的、毫无根据的阴谋论;我们公认的历史事实也被别有用心之人矢口否认。这里列举5个简短的例子:年初,美国一些人(包括处于领导地位的人)把一场企图颠覆我们民主基础和反对选举制度的暴徒行为称作“合法的政治诉求”。当毁灭性的山火、局部严重干旱和历史罕见的洪水等昭示着灾难性的气候挑战时,一些人却笃信毫无根据的怀疑论,无视广泛建立起的科学共识。在美国的一些县城里,一半的居民还不相信全球气候变化正真实地发生着。最近几个月,人们关于俄乌战争的情绪被误导和激化。社交媒体平台上,有些人通过宣传虚假内容煽动种族主义情绪,比如在缅甸和埃塞俄比亚所发生的事。最近的一桩诽谤罪判案中,一位臭名昭著的阴谋论者称发生在距离耶鲁校园约半小时车程的康涅狄格州桑迪胡克谋杀案(20名小学生和6名成年人在此次事故中丧生)系美国政府所为。当然,传播假消息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历史充斥着谎言招致的恶果。20世纪哲学家Hannah Arendt,曾于1971年获得耶鲁名誉学位。她在叙述人性黑暗和残酷政权时写道,真正的极权主体不是某一党派的坚定支持者,而是那些对事实与杜撰,正确与错误不加区分的人。没错,恶毒可以在缺少真理的环境中猖獗。因此,在对真理的持续探索中,人性本身也岌岌可危。就耶鲁而言,高校必须首先通过支持教师来打击虚假信息、阻止煽动和臆造阴谋论的传播,因为他们所做的正是收集科学数据并提出学术见解。教员们必须能够自由地传授知识,并教学生批判性地思考各种观点及其来源。但要有效地做到这一点,高等教育体系中的老师和学生都必须对多元的思想保持开放,无论是传统还是非传统的,左派还是右派。耶鲁大学长期以来代表并致力于对真理的坚守,因此我们有责任应对公信力危机。对于穷极一生追寻真理的艺术家、学者、科学家与一线实践者们,像耶鲁这样的大学是他们的家园。然而,社会上观点的极化,无论是否被某一特定派别所接受,都无疑阻碍了追寻真理的进程,也将会蚕食公众对专业知识的信心,并在人们亟需纯粹的真相时消解着大学的影响力。当有思想的人负责任地阐述了不受欢迎的或非主流的观点,而我们对此保持开放,那么全体师生乃至整个大学将被视作可靠信息的来源。大多数美国人仍然对大学持有积极看法,认为大学教育对一个人的未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高等教育将为社会带来有益影响的信心却被一种质疑所侵蚀,那就是我们不愿接受挑战的声音。或者说有些人相信,学生中认为可以安全地发表不受欢迎的观点的比例在下降。实际情况绝非如此,学生们不愿校园成为多元观点的汇聚之地是一个谣言。根据美国奈特基金会(Knight Foudation)最近的一项调查,大多数学生认为接触各类言论比通过禁止冒犯性或偏见性的言论来保护大家更为重要。一些人所说的“取消文化”并不是学生群体的主流思想。耶鲁拥有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辩论文化,持有任何政治立场的学生都可以加入到激烈而文明的讨论中。在耶鲁,你会看到美国民主党籍政治家、耶鲁法学院73届校友希拉里·克林顿作为耶鲁本科生毕业日的受邀嘉宾演讲,也会看到共和党派、美国前总统布什父子荣获耶鲁本科生终身成就奖。同时,耶鲁大学为持有不同意识形态的人提供互动机会,比如此前一场对话中齐聚了来自两党的四任美国前国务卿。但是坦白来讲,在校园里发表不受欢迎的见解的确有些困难。我刚提到的奈特基金会调查也显示,只有大约一半的学生“能够自如地表达不同意见”。因此,我们需要提升学生每天在教室、餐厅和会议室内与不同观点探讨的持续渴望,并认识到向他人表达不同见解的重要性。事实上,在大学这个环境中,我们必须能够将正当的异议与彻头彻尾的谎言区分开来,必须坚定地为令人不悦的真知灼见留有空间,正如我们驳斥谬论时一样坚定。因此,我们必须培养一种开放的态度,尤其是当我们最根深蒂固的思想受到挑战之时。这样的氛围承载着对真理的探寻,以及相信真理所需要建立起的公信力。当然,在我们追寻真理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铭记耶鲁等学术机构的权力和影响力。我们必须谦虚地认识到,谬论也可能伪装成真理,比如,历史上我们曾错误地认为男女不应该同校,以及引领了“优生运动”的风潮。当权力同时意味着责任时,这些困扰成为了一些人拒绝使用“真理”一词来描述耶鲁使命的原因。尽管如此,在耶鲁,我经常看到教师们鼓励学生对数据和观点提出质疑,也看到学生们面对相悖的证据时改变自己的观点。你们每个人都将在耶鲁经历这些,并且经常经历,这是耶鲁教育的一部分。在耶鲁可选的课程中,经常可见两位代表不同学科的教授共同教授一门课。在他们的课上你将体会到,从不同的视角审视同一个问题将促生全新观点。比如,电影史教授与物理学家共同教授的电影课程,哲学家与经济学家共同讲解自然选择,美国研究和护理学院学者共同教授跨性别健康课程。类似地,最近一个学期,三位持不同政见的专家共同开设了一门关于自由主义危机的课程,横跨了奥巴马与特朗普的总统任期。我们将继续为你们创造可以自由争论复杂问题的对话机会。这些时刻让我们意识到,现实中没有任何意识集团真正拥有真理;事实不会归顺于我们任何偏向的结论。因此,实证必须引导我们持有的观念,而非顺从于它。讲到这里,我想到了一本名为《真理之死》的书,它的作者是耶鲁本科学院1976届校友、普利策奖获得者角谷美智子,一位我们所追寻真理的捍卫者。角谷美智子在书中对理性与客观的呼吁,以詹姆斯·麦迪逊(美国第四任总统、美国宪法之父)的一句话结束,这也是对我们这个时代提出的警告:“一个公众的政府,若没有供民众获取的信息或获取信息的方式,将会奏响一场闹剧或悲剧,或两者兼具的惨剧的前奏。”当然,角谷美智子在书中认为,“如果没有公认的事实,这种事实不是指民主党或共和党眼中的事实,也不是指经过改编了的单一来源的信息,人们无法对政策展开理智的辩论,无法实际评估政治职位候选人,无法让他们对人民负责。没有真理,民主将步履蹒跚。美国开国元勋们认识到了这一点,那些寻求民主生存空间的人也必须认识到这一点。”我还想到了James Hatch,一位曾在美国海军特种作战司令部服役二十年后重返校园的耶鲁本科生。他这样描述耶鲁的校园氛围:“这里的大多数学生都同意,为改善人类的状况,必须存在这样一个——观点可以被公开挑战,讨论可以激烈而有序进行的地方。”*耶鲁大学2022开学典礼现场耶鲁大学致力于承担提高学术研究、专业知识和高等教育机构公信力的责任,确保Hatch先生的体会是每名耶鲁学子在任何时刻和任何角落都能感同身受的。耶鲁大学的一门名为《哲学与人性科学》的哲学课正反映了耶鲁在这方面的努力。在课程中,耶鲁文理学院院长Tamar Gendler将当代认知科学与古代哲学家的作品联系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在研读这些作品时,我们的大脑产生了怎样的活动。在她的课上,同学们重新解读柏拉图的洞穴寓言,洞穴里的人们将墙上的影子误认为现实。Gendler院长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这一观点提出挑战:既然人类的头脑并不十全十美,真理又如何能够被发现呢?当然,我们的局限并不能阻挡我们对真理的探寻。因为它们是维系我们保持好奇的动力。心怀谦逊,我们便可以扩展自己的认知。所以,在耶鲁,我们不会重申你在来时已有的想法。相反,我们会在四年时光里激发你发现自己未知的事物。我们会帮助你打磨过滤假象的能力,因为通识教育的核心是由理性、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组成的。不久,你将从这种教育中受益。当然,你们也应该积极参与其中,无论现在作为一名学生,还是之后成长为一位校友。今天,在你们即将开启自己的本科生涯之时,我呼吁所有人,在每一次研讨会上、每一所寄宿学院里与每一场深夜谈话之中,以对不同观点的包容,以尊重和积极的心态,以耐心的倾听和深刻的思考,以满怀同理心和理解的表达,为耶鲁的校园再倾注一些对真理的追寻。让我们一同提升自己的包容度和参与度,反对公开羞辱、挖苦和排斥的文化。让我们恪守历经岁月考验的优良传统,在耶鲁秉持公开讨论的学术氛围。在这样的社区中,我们才能产生推动世界的学术成就和科学突破,并不断超越。正是这样,你们才能拓展专业知识,挽救知识的地位;你们才能够在日渐黑暗的世界里,让“真理”与“光明”同在;你们或许能够改变这个割裂世界的命运,让真理光芒四射。欢迎来到耶鲁!耶鲁校长演讲原文:向上滑动阅览Good morning. It truly is a thrill to welcome all of you, our entering students, and your family members to campus for our Yale College Opening Assembly. Today is the official start of you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t Yale, and on behalf of all my colleagues here on stage with me, we are delighted this day has arrived!As you know, Yale’s motto is Light and Truth—Lux et Veritas in Latin, Urim v’Thummim in Hebrew—and you will see it etched ubiquitously on crests around campus. Today, I want to speak with you about the part of our motto we share with many other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through their mission, ethos, or culture: Veritas, or Truth.For several years now, even as the world struggled to contain a public health crisis, we have witnessed the virulent spread of deceptive information, even outright lies. We have seen an assault on expertise, an assault on scientific and other scholarly findings—indeed, an assault on truth. Hardly a day passes without a report on someone who has “discovered,” in the comfort of his or her own home, that the scientific experts are wrong about COVID. Hardly a day goes by when someone on the internet does not spin some new, fact-free conspiracy theory. Historical events we all know to be true are denied by individuals with nefarious motives.Here are five brief examples: Earlier this year, some in our country, including those in positions of leadership, depicted a violent mob’s attempt to disrupt the most basic functioning of our democracy by denying an election outcome as “legitimate political discourse.”As destructive wildfires, severe drought in some places, and historic flooding in others portend a catastrophic climate emergency, we see those faithful to unfounded skepticism disregard overwhelming scientific consensus. In some coun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half of the residents still do not believe global climate change is real.In recent months, Vladimir Putin has propagated misinformation about rooting out Nazis as the motivation for his unprovoked invasion of Ukraine. Social media platforms have been mobilized to incite or stoke ethnic violence by propagating falsehoods in countries like Myanmar and Ethiopia.And finally, a recent defamation trial focused on a notorious conspiracy theorist who claims that the murder of twenty school children and six adults in Sandy Hook, Connecticut—about a half-hour’s drive from here—was staged by the U.S. government. Of course, spreading misinformation is not new. History teems with the haunting consequences of lies.Philosopher Hannah Arendt—on whom Yale bestowed an honorary degree in 1971—writes of some of humanity’s darkest chapters and the malignant regimes that authored them: “the ideal subject of totalitarian rule is not the convinced Nazi or the convinced Communist.” It is rather, Arendt continues, “people for whom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fact and fiction (i.e., the reality of experience) an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rue and false (i.e., the standards of thought) no longer exist.”Yes, malevolence can feast on the environment devoid of Veritas. And at stake, therefore, in the abiding search for truth is humanity itself.For our par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combat the spread of misinformation, propaganda, and conjured conspiracy theories first by supporting faculty; they generate scientific data and scholarly insight. Faculty must be free to disseminate knowledge and teach you to think critically about ideas and their sources.But to do so effectively, our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faculty and students—must be open to engaging with diverse ideas, whether conventional or unconventional, of the left or of the right. It is Yale’s obligation to address the credibility crisis, for we have long stood for the pursuit of truth and devoted ourselves to it.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ke Yale are home to artists, scholars, scientists, and practitioners who spend their entire lives searching for truth. Yet, the growing polarization in society around ideas, whether embraced or eschewed by a particular faction, impedes this search, and threatens to erode public confidence in expertise, minimizing the impact of universities precisely when unvarnished truth is so desperately needed.Faculty and students—indeed the university itself—will be viewed as reliable sources of information if we do not appear closed off to unpopular or otherwise nonmainstream ideas from thoughtful individuals responsibly articulated. Most Americans still have a positive view of universities and consider a college education important for future success. But confidence that higher education has a salubrious impact on society is eroded by a belief that we will not engage with ideas that challenge us.Let me discuss a familiar example: that there has been a steady decline in the percentage of college students who believe the freedom to express unpopular points of view is secure. Actually, it is a myth that students do not want their campuses to be home to a broad range of perspectives. Recent opinion polling by the Knight Foundation confirms that most students believe it is more important to be exposed to all types of speech than to protect people by prohibiting offensive or biased speech.[5] What some refer to as “cancel culture” is not the dominant ideology of students.Here at Yale, which is home to the country’s oldest collegiate debate society, students across the political spectrum can engage in spirited, yet civil discussions. Yale College students have selected Hillary Clinton as a Class Day speaker and honored both George H.W. Bush and George W. Bush as Yale Undergraduate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recipients. And the university has hosted interactions between individuals with ideological differences, such as a recent conversation between Emily Bazelon and Ross Douthat, and another one among four former Secretaries of State, Democrats and Republicans.But let’s be frank. It can be difficult to articulate unpopular views on college campuses. That Knight Foundation survey I cited a moment ago suggests that only about half of all students feel “comfortable offering dissenting opinions.”So, we need to build on an existing desire among students to engage each day—in classrooms, dining halls, and meeting spaces—with different viewpoints and to appreciate the importance of expressing their disagreement with one another. Indeed, in a university setting, we must be able to distinguish—emphatically—legitimate dissent from outright deceit. We must make room for beliefs we find objectionable as faithfully as we reject falsehoods we know to be lies.And we must, therefore, nurture a bias toward openness, even—and especially—when this ethos exposes us to points of view that test our most strongly held assumptions. Such a climate affords the search for truth—and the credibility necessary to trust it.Of course, as we search for truth, we must also be mindful of the power and influence of institutions like Yale. We must recognize, with humility, that what looks like a truth might not be one. I think, for instance, of our own history: our resistance to co-education for so long or our leadership at one time in eugenics. With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 These disturbing realities are why some are reluctant even to use the word “truth” in describing our mission.Nonetheless, at Yale, I have often observed our faculty actively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interrogate data and other ideas presented to them, and I have seen students change their minds when confronted with contrary evidence. Every one of you will have that experience as part of your Yale education. I suspect you will have it often.You can enroll in courses that bring together pairs of professors representing different disciplines, who model how looking at a problem from divergent perspectives can lead to new insights: a course on film taught by a film historian and a physicist, a course on the nature of choice taught by a philosopher and an economist, a course on transgender health taught by faculty members from American Studies and the nursing school. Similarly, in a recent semester, three experts from across the political spectrum co-taught a course on the crisis of liberalism, covering the Obama and Trump presidencies.We will continue to create opportunities like these for you to have open conversations about contentious, complex issues—opportunities rooted in the reality that no ideological bloc can claim ownership of truth; that facts pledge no fealty to any of our preferred conclusions. And, therefore, that evidence must guide the beliefs we hold rather than conform to them.In considering this imperative, I am reminded of the book, The Death of Truth, by Michiko Kakutani—a winner of the Pulitzer Prize, an alumna of Yale College (Class of 1976), and a champion of the sense of truth we seek to promote.Kakutani’s stirring appeal for reason and objectivity concludes with an especially, if not unnervingly relevant warning for our era issued by James Madison: “a popular Government, without popular information, or the means of acquiring it, is but a Prologue to a Farce or a Tragedy; or perhaps both.” Indeed, “without commonly agreed-upon facts,” Kakutani posits, “not Republican facts and [not] Democratic facts; not the alternative facts of today’s silo-world—there can be no rational debate over policies, no substantive means of evaluating candidates for political office, and no way to hold elected officials accountable to the people. Without truth, democracy is hobbled. The founders recognized this, and those seeking democracy’s survival must recognize it today.”I think, too, of James Hatch—an extraordinary Yale undergraduate who spent over two decades with the Naval Special Warfare Command before returning to complete his college education. As he wrote, the climate at Yale “is one where most students understand that there HAS to be a place where people can assault ideas openly and discuss them vigorously and respectfull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ate of humanity.”Yale is committed to the responsibility of promoting the public’s trust in academic research, expertise, and the value of higher education by ensuring that Mr. Hatch’s experience is typical of every student, every day, and in every classroom.Philosophy 181 reflects this responsibility. In her course “Philosophy and the Science of Human Nature,” Yale’s 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s Dean Tamar Gendler ties contemporary cognitive science, which has helped us to gain an understanding of how our minds operate, to the work of ancient philosophers. Students in her class consider anew Plato’s allegory of the cave, in which people mistake shadows on a wall for reality. Dean Gendler walks her students through this allegory to challenge them to consider this question: How do you discover truth given that the human mind is imperfect?Of course, our limitations pose no impediment to the search for truth. For they are, in fact, what can power the curiosity necessary to sustain it. By embracing our humility, we can broaden our understanding.So, at Yale, we will not merely reaffirm what you already think as you arrive. We will, instead, provoke you to uncover all you do not know before you leave. We will fine-tune your ability to sift fact from falsehood, for the core of a liberal education is comprised of reason, logic, and critical thinking.Soon, you will be the beneficiary of such an education. Yet, it behooves you also to be an active participant in it as students—and then, in due course, as alumni.And so, today, as you begin your college career, I call on all of us to promote a truth-seeking climate at Yale—in every seminar, in every residential college, and in every late-night conversation—by being willing to entertain ideas with which we do not agree, by being willing to extend grace and assume positive intent, by listening carefully, by thinking deeply, and by speaking with empathy and understanding. Let us, together, elevate the virtues of tolerance and engagement, and reject the culture of public shaming, doxing, and ostracism.And, in time-tested tradition, let us strengthen the open discourse that has, for centuries, been a hallmark of our intellectual community at Yale—and that has produced the scholarship and scientific breakthroughs that have improved the world well beyond it.By doing so, you can develop expertise—and also help to rescue its standing. You can, in an increasingly dark world, bring Veritas to Lux—Truth to Light. And, perhaps equally as vital in a fragmented world, bring Lux to Veritas—Light to Truth. Welcome to Yale.
假期一起充电!普林斯顿大学给今年大一新生的10本阅读书目
2年前
十一小长假,让我们一起阅读吧!每个假期都是学生的一个转折点。经过我们历年对申请学生的观察发现:在假期有深入阅读的学生,和没有阅读的学生,从词汇量、表达能力,到理解力,差距显而易见。下面,我们来为大家介绍普林斯顿大学今年给大学新生的阅读书单。虽然书单主要是面向大一新生,但对于高中生来说,趁着十一假期阅读,不仅能扩展知识面,还可以实现假期弯道超车!普林斯顿大学一共推荐了10本书:1The Campus Color Line作者|Eddie R. Cole本书将目光聚焦在了1948年至1968年这段暴力动荡的时期,展现了美国大学校长是如何巧妙且悄然地改变了教育圈内外的种族政策。大学校长们心怀勇气和希望,但也带着恶意和残忍,将自己置于存在潜在危险的利益需求冲突之中。2The Fire is Upon Us作者|Nicholas Buccola这是一本书的内容是关于美国种族的辩论。1965年2月18日,英国剑桥大学学生联合会人头攒动,他们都想见证一场历史性的电视辩论。辩论的主角是James Baldwin——民权运动的领袖人物,以及William F. Buckley Jr.——民权运动的强烈批判者,也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保守派知识分子。辩论的话题是“美国梦是否以牺牲美国黑人为代价”。凡是看过这场辩论的人,短时间内都无法忘怀。The Fire is Upon Us是第一本完整讲述这场辩论前因后果的书籍,它揭示了促使Baldwin和Buckley进行这场辩论的迥异原因、辩论引发的争议,以及这场辩论和长达数十年的种族冲突能如何解释美国社会当今的种族分裂。3Rescuing Socrates作者|Roosevelt Montás博雅教育的价值是什么?博雅教育以探究西方思想和文学经典为特点,但它在美国高校已被灵活的选课要求和越来越细的学术方向所取代,近乎绝迹。很多学者对西方经典持批判态度,认为它们是沙文主义的体现;与此同时,公众对人文学科价值的质疑也在日渐增长。本书作者是多米尼加裔美籍学者Roosevelt Montás,讲述了博雅教育对他的人生造成的改变,结合个人经历探讨了经典著作在当下的意义,尤其是对历史上被边缘化群体的意义。4The Secret Syllabus作者|Jay Phelan & Terry Burnham本书揭秘了大学官方课程大纲中隐含的规则、文化传统和期待,为学生提供了取得成功所需的资源。大学生往往要独自探索学术界的运作规则,他们会遇到很多挫折,错过许多机会,经历许多失败。如果不能掌握课程大纲的隐藏内容,学生将可能错过大学里充实精彩的学习经历。5Privilege and Punishment作者|Matthew Clair近年来,被逮捕、审判、判处监禁的美国公民人数在飙升。这些罪犯来自各个种族和经济阶层,但他们遭受的判罚存在天壤之别。本书探讨了律师与辩护人关系中存在的种族和阶级不平等问题,以出色的写作和有力的论据,引起了人们对当今刑事法庭中律师-委托人关系长期存在的不公正现象的必要关注,呈现了法庭内外触目惊心的不平等与不公正。6Running Out作者|Lucas Bessire《Running Out》是对环境变化的紧迫而令人不安的沉思。数千年来,位于内布拉斯加州的奥加拉拉(Ogallala)含水层滋养着美国大平原上的万物。但不到一百年的非可持续性农业灌溉对它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奥加拉拉和世界上其它含水层即将枯竭,这是当下重大的全球危机。本书作者用独特的个人视角讲述了含水层的枯竭过程,以及更深的地层对含水层的意义和作用。7Lost in Thought作者|Zena Hitz如今这个信息技术时代负荷过重但又非常肤浅,有用程度是评判绝大部分人和事的标准。在这样的世界里,我们在哪里才能寻求安宁,获得长久快乐,进行沉思,与他人沟通?很多娱乐方式能满足这些需求,这些娱乐方式往往不如内在思考令人满足,不论这种内在思考是来自一位书迷,一位业余天文爱好者,一位观鸟者,还是一位深爱某项事物的人。本书引用了苏格拉底、奥古斯丁、黑人领袖Malcolm X和作家Elena Ferrante等人的事例,一些电影,以及作者本人从名校退学寻找人生意义的经历,以充满激情的方式及时提醒了我们,充实的思考才会带来充实的人生。8The 5 Elements of Effective Thinking作者|Edward B. Burger & Michael Starbird本书向读者展示了如何通过更高质量的思考获取成功。这些方式实用,鲜活,引人深思。书中的核心思想很简单:我们可以通过特定技巧提高思考质量。聪明的人并非天赋异禀,他们只不过是思考方式不同。书中直接且有深度的技巧能帮我们用创造性的方式解决难题,用新的视角看待世界和自我,发现隐藏的机遇。9Breaking the Social Media Prism作者|Chris Bail当下人际关系越来越疏远,Facebook和Twitter成了我们互相了解的重要工具。我们把社交媒体视为反映我们社会处境的镜子,但本书作者认为,社交媒体更像是棱镜,它会扭曲我们的身份,助长追名逐利的极端分子,消减普通人的存在感。这本书质疑了回声室效应、传播误导信息运动、使人走向极端的算法等公众熟知的迷思,让我们看到,解决政治部落主义的关键在于我们自身。10Moving Up without Losing Your Way作者|Jennifer M. Morton数十年来,通过高等教育实现阶级跃升一直是工人阶级、贫困家庭和移民大学生的信条。我们都知道,这条路需要我们付出经济代价和汗水,但很少有人关注这些学生在踏入全新的世界时必须作出的个人妥协。本书试图衡量弱势群体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真正代价,探讨了这些学生在努力实现阶级跃升时所面临的道德困境——与朋友家人的疏远,身份认同的迷失等。书中不仅考虑了教育和职业机会,还考虑了重要的人际关系。以上就是普林斯顿大学为大家推荐的10本书。值得注意的是,共同阅读项目的书单有时候会带有争议性,因为它们涉及敏感话题。但实际上,涉及敏感话题的小说和纪实文学作品是更受青睐的选择,因为它们能引导学生对那些艰深且容易引起争议的内容进行批判性思考和探讨。从书单内容我们也能看出,美国顶尖大学对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都有非常高的要求,中学阶段打好基础,能为大家更好地适应将来更为严苛的学术生活。最后,祝大家度过一个充实又快乐的假期!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美本申请、个人定位、申请规划等事宜,欢迎咨询Elite专业顾问!
维立克首考5.7分!她是怎么做到的?
2年前
快讯!恭喜我们的S同学,在满分为6分的Vericant美高面试中获得5.7的高分!令人心动的成绩单顾问分享在我们众多美高申请学生中,S是很特别一个存在,她的自驱力很强,总是彬彬有礼。她深知自己缺乏面试经验,因此在我们的一对一有针对性的美高面试培训以及vericant面试培训中,尤为投入。她每次来办公室,总能见到她认真做笔记的身影,外教教授给她的知识,她能很快的吸收,并举一反三。对于顾问给到她的每一个小任务,她总是能高效的完成。短短2个月,她的面试能力突飞猛进。从最开始跟外教模拟面试时的拘谨内敛,到在维立克面试上的落落大方,恍若两人。取得如此高分的维立克成绩,我们都为她感到开心!也祝福她在接下来的申请路上,不断发光!什么是维立克面试?为什么要参加该面试? // 维立克面试诞生于2011年,是广受北美学校认可的第三方面试机构,与其合作的学校共包括北美的81所高中(其中包含少部分加拿大高中)、140所大学。由于近些年申请美国顶尖高中(特别是寄宿高中)的中国学生数量庞大,相当一部分学校就委托第三方面试评估机构(主要是维立克面试)先对申请人进行面试评估,再根据评估结果筛选候选人。有部分学校则全权委托给维立克面试,这些学校只会根据维立克面试的成绩决定学生后续的录取工作,不会再额外安排其他的面试。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维立克面试成为了美高申请的第一道门槛。往期精彩讲座为帮助大家更深入了解维立克面试,我们近期举办了2场维立克专场分享会,特别邀请了维立克总经理Ryan Huang来为大家分享!详见:👉 重磅讲座 | 维立克总经理亲临,权威解析美高美本第三方面试!“添加小助手,回复「维立克面试」,即可获得完整讲座回放!Elite 2022届海外寄宿中学录取战况2022届申请季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届,国际政治风云变幻、北上广深和香港等各大城市疫情反复、国内国际教育环境大“变天”等众多不确定因素贯穿始终。Elite团队非常庆幸在这样一个不平凡的申请季,见证和陪伴了数十个信仰并奋力追求顶尖国际教育的家庭,并交上了一份令他们满意的答卷。 感恩香港、深圳、美国三地团队的不懈努力和完美配合,我们共收获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瑞士等58所顶尖海外中学的66枚录取!其中我们创造了从启动申请工作到收到正式录取通知书最快3周的记录,在寄宿美高竞争尤为激烈的情况下有学生最多同时拿到6份顶尖学校的录取,约3/4的学生被第一志愿录取,近95%的学生被前三志愿录取。2022届海外中学录取汇总“知名UP主”与梦校双向奔赴的梦幻旅程ELITE速度!3周拿下加拿大顶尖私校补录OFFER!冲破哈佛父亲光环,无惧人言,她的追梦蝶变记从长沙公立名校到美国顶尖私校,遇见更好的自己!“挥杆打入”顶尖美高,高尔夫男孩的追光之旅触底反弹!“Yes Man”男孩梦圆伽文纳被Lawrenceville、St. Marks、Webb、Kent 争抢!"冰雪王子"的开挂申请路深圳女孩闯关记 |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那年,被Cranbrook提前录取的追风少年差点与北野山失之交臂,且看她如何绝地逢生!“遇见专业的顾问,找回孩子眼里的光!”从不敢想到一举获胜,她叩开了“女子伊顿”CLC大门!
关于美国大学奖学金,你了解多少?
2年前
出国留学的费用对于每个家庭来讲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我们也常常听到家长“吐槽”:“孩子出国留学四年,就几乎花完了一线城市一套房子的钱!”我们的学生在美本申请中,在拿到满意录取的同时,也希望能够申请到奖学金,以减轻学费和生活费的负担。我们在帮助学生选校时,也会从大学的奖学金政策以及家庭的经济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衡量。那么,美国大学提供哪些奖学金?如何才能成功申请奖学金?提供奖学金的学校都有哪些?……本期,我们来为大家讲解美国大学的奖学金!奖学金的3种类型美国大学奖学金分为三种,分别是:Need-Based、Need-Blind、Merit-based。1Need-Blind对于国际生来说,最喜欢的奖学金类型应该就是Need-Blind了。与其说是奖学金,Need-Blind更是美国大学的一种争取人才的录取政策。凡是采用Need-Blind政策的美国大学,在招生审核阶段只考虑申请者申请中文件中非家庭财务的部分,同时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学术以及个人表现,如学生的论文、成绩单和推荐信等。所以,这类奖学金的好处就是无论你申请与否都不会影响你的最终申请结果。提供Need-Blind奖学金的大学致力于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这个想法的初衷是学校希望录取系统变得更加以学生成绩为基础门槛,而不是以他们父母的财富情况为准入门槛。然而,尽管所有美国大学都在寻找在学术、知识和文化上适合其的优秀候选人,但许多大学在申请过程中还是会权衡学生是否有经济能力支付学费。以布朗大学的 Need-Blind招生政策为例,它的开头是这样的:Need-blind admission simply means that an applicant's ability to pay for their education will not be a factor in the admission decision.那么,愿意提供Need-Blind奖学金的美国大学都有哪些?一起来看:其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顶尖名校都是采用Need-Blind招生政策,例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芝加哥大学、斯坦佛大学、加州理工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值得一提的是,很多顶尖美国文理学院对于奖学金是非常慷慨的,例如:阿默斯特学院、斯沃斯莫尔学院、波莫纳学院、卫斯理学院、鲍登学院、卫斯理学院、格林内尔学院、戴维森学院、史密斯学院、里士满大学。我们不难发现,越是顶尖的名校,对于奖学金的发放越是慷慨,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想要去冲刺美国Top30名校的原因。在今年,八大藤校之一的达特茅斯学院正式宣布:国际生将适用Need-blind招生政策,对2026届学生立即生效!在此之前,达特茅斯学院只对美国学生采取Need-blind的录取政策。2Need-BasedNeed-Based奖学金对于申请者则有特定的要求,学校将核查申请Need-Based奖学金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包括父母收入、家庭资产及其他因素。对于美籍申请者来说,Need-Based奖学金会发放的更多,只有少部分大学愿意为国际学生提供这项奖学金。特别注意,申请此类奖学金将会对于最终的申请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简单来说,在同样两名达到申请条件的申请者中,如果这个学生没有奖学金的需求,则学校更可能录取不申请Need-Based奖学金的这个学生。所以建议同学们在申请学校是一定要根据自身需求决定是否需要申请Need-Based奖学金。3Merit-based这种奖学金是根据美国本科奖学金申请者的学术成绩而进行发放的,简单来说,这类奖学金的获得者一般是学霸甚至于学神级的学生。如果你的GPA越高,则获得该奖学金的几率就越大,金额也会更高。美国本科Merit-based奖学金一般无需申请,会跟随Offer发放。但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学校都会设定有一个priority申请日期,如果你在该日期之前递交入学申请,将根据你的情况自动给予奖学金。而如果不小心错过priority申请日期,大学只接受入学申请,但不会考虑给与Merit-based奖学金。在进行美国大学择校的时候,需要考量的因素很多,不仅仅是学校的排名、地理位置、是否有奖学金,更重要的还是学生与学校的匹配程度。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美本申请、个人定位、申请规划等事宜,欢迎咨询Elite专业顾问!
选校必看!文理学院还是综合大U?
2年前
时光荏苒,又到一年申请季,Elite顾问也陆续开始帮助学生进行选校。在和家庭讨论选校名单时,我们发现很多家庭都在综合大学和文理学院之中犹豫不定。有的家庭一听到文理学院就摇头,觉得文理学院只是一个College,College肯定不如大学要好,殊不知很多名人都毕业于文理学院,例如,我们熟知的苹果创始人Steve Jobs,他毕业于Reed College;还有宋氏三姐妹,同样毕业于美国顶级文理学院Wellesley College。有的家庭会将综合大学误认为是文理学院,如加州理工学院、达特茅斯学院、波士顿学院、威廉玛丽学院、佐治亚理工学院等大学,其实这些知名大学为美国顶级综合性大学,虽然顶着“学院”的名头,却都是在美国乃至世界上响当当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为了帮助大家更全面的了解综合大学和文理学院,下面,我们将带大家分析对比综合大学与文理学院,为大家的申请保驾护航。什么是文理学院?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又称博雅学院或通识学院,起源于美国,奉行博雅教育、以本科教育为主、属于规模小而精的大学。文理学院非常注重全面综合教育,强调发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其课程设置以基础学科为主,涵盖人文艺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门类,以此区别于以职业培训或科学研究为导向的综合性大学。文理学院仅仅提供本科教育,所以教授可以集中精力进行教学,而不必花费大量的精力从事科学实验和论文发表。同时,由于文理学院的规模小,师生间互动密切。同时,文理学院一般坐落于山清水秀之间,拥有读书做学问的好环境,但地理位置一般在美国的乡村,所以休闲娱乐的设施不如部分地处大都市的综合大学。如果是希望在大学生活中可以沉浸式的学习并与教授进行紧密互动的同学,文理学院将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著名的文理学院联盟说起著名的文理学院联盟,不得不提起七姐妹女子学院(Seven Sisters),最早指的是美国东北部七所女校,当时与“八兄弟”(指常春藤盟校)相对。七姐妹女子学院创立时就是为了女性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七姐妹女子学院Radcliffe CollegeBarnard CollegeVassar CollegeBryn Mawr CollegeMount Holyoke CollegeWellesley CollegeSmith College其次就是五校联盟(Five College Consortium),包括曼荷莲学院、史密斯学院、阿默斯特学院、汉普郡学院,以及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而克莱蒙特学院联盟(Claremont Colleges)是五所座落于加利福尼亚州克莱蒙特(Claremont)市的顶尖文理学院,也是许多想去加州读书的学生的首选。克莱蒙特学院联盟的一大特点就是五所学校的距离相当的近(只需要步行即可到达)。这五所学校的联系也相当至紧密,会共享校间课程,学术项目,食堂,以及其他基础设施,体育比赛也经常是两个或三个学校组成一支队伍。*Claremont Colleges综合大学VS文理学院什么是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一般学校规模大,人数达上万人,大部分的课程采用大班制教学,一堂课的class size达到200-400人。大学里除了提供本科教育之外,也设有各个研究生院和商学院等职业性学院。总之,综合性大学是以培养研究人才为目的的高等教育机构,设有硕士、博士课程等研究生类课程。综合大学优势 // 综合大学十分重视学术研究,顶级综合大学更是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优秀的师资力量,所以学校的教学质量极高。同时,在综合大学还可以接触到研究生院的教授。无论是未来学习方面还是就业方向对学生们都会有很大的影响。综合大学会更加细化专业,本科学习更倾向于专业的学习。学校提供的学术专业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学校会提供多种多样的专业课,基础课和选修课等。学生们拥有广泛的选择范围,有助于学到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知识。综合大学的劣势 // Class Size一般比较大(200-400人),如果不是在课堂特别积极活跃或者比较内敛的学生,很难有机会和教授进行沟通交流。此外,多数教授都忙于研究,发表paper,因此花在教学上的时间相对较少,这样就导致很多课程或者office hour都是由博士生作为助教进行指导的。文理学院优势 // 对学生度关注非常高,由于文理学院只提供本科教育,所以非常注重学生的校园生活,通常给大家更多的机会去建立友谊、保持长期持久的关系。文理学院一般采用小班制授课,师生比非常小,教授对学生有更多的个人关注。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和教授一起brainstorm,也可以充分利用教授的office hour进行学术交流。文理学院劣势文理学院开设的专业相较于综合大学少,并且很多学校不提供工程、医学等职业性较强的专业,一般也没有应用性和专业性科目,如电子工程、机械工程、会计、商业管理、法律等。所以想要就读专业性科目的学生最好还是选择综合大学。地理位置一般比较偏远,但是文理学院所处的小镇一般都拥有非常优美的环境。所以不太适合想要去大城市读书的学生。除此之外,文理学院的招生标准很严格,文书一般比较难写,招收的学生人数少,国际生比例较低,因此竞争也相当激烈。我们想要提醒同学们和家长们的是,选校要从自己自身条件出发,没有最好的学校,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学校,枳生淮南则为橘,枳生淮北则为枳。另外,美本申请竞争激烈,一定要提前规划,制定适合自己的选校策略!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选校、个人定位、申请规划等事宜,欢迎咨询Elite专业顾问!
留学生:爸妈,请用正确的方式帮助我们!
2年前
开学季,很多海外学校都恢复了线下上课。近日,驻华各国大使馆陆续发布了平安留学的提醒,希望广大留学生都能在外照顾好自己。*驻美国大使馆发布平安留学提醒中国驻美国使馆特别提醒1. 关注美国疫情动态,加强个人防护当前,新冠肺炎和猴痘疫情在美持续蔓延。请留学人员高度重视防疫,切勿麻痹大意。随时关注了解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等主管部门发布的疫情专栏信息和指南,遵守所在地疫情防控规定,视需接种疫苗,加强自我防护。如出现疑似症状或确诊感染,请及时就医,遵从专业医护人员指导。2. 牢记安全防范提示,实现平安留学平安健康是顺利完成学业的基础。目前,美国社会治安总体较稳定,法律体系较为健全,但亦有涉中国留学生电信诈骗、交通事故等各类问题。请留学人员务必提高防范意识,了解当地法律法规,注意自我保护。请妥善保管个人财物,尤其是护照等个人身份证件,避免遗失,不要向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如遇突发事件,保持沉着冷静,机智妥善应对,及时拨打911报警(坚持说中文即可获得中文服务)并向驻美使领馆、各地学联求助。3. 主动融入校园生活,丰富留学体验中美之间社会制度、教育体系和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建议留学人员特别是留学新生抵美后:1)积极与所在学校学联联系,参与学联和校方组织的各类新学期辅导和校园活动,熟悉校园及周边环境;2)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当地法律法规,主动融入校园和当地社区生活,与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帮助;3)用足用好各校为国际学生提供的生活、学习等服务资源,积极获取生活资讯,丰富在美留学体验。电子邮件是美国大学与学生交流的重要渠道,建议养成经常查看电子邮箱的习惯,避免遗漏重要事项通知。4)如遇难题,建议主动同学校老师、同学及家人沟通,以积极心态应对在学业、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4. 保持同家人定期联络,避免无故“失联”儿行千里母担忧,孩子的平安永远是家长最大的牵挂。请留学人员在美学习期间,保持通讯畅通,同国内家人保持定期联系,主动“报平安”。外出游玩时,提前将个人行程、紧急联络方式、同行人信息告知家人以备不时之需。如拟前往可能没有通讯信号或信号较弱的地区,或因故暂无法与家人联系,请提前告知家人使其有心理准备,避免因“失联”给家人造成不必要担忧和焦虑。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24小时):+86-10-12308或+86-10-59913991中国驻美国使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驻美国使馆:+1-202-4952216驻纽约总领馆:+1-212-6953125驻旧金山总领馆:+1-415-9296998驻洛杉矶总领馆:+1-213-8078052驻芝加哥总领馆:+1-312-7800170以上是中国驻美国使馆给留学生们的建议。“儿行千里母担忧”,每当开学季,很多的家长都会来问我们:“异国他乡的孩子能适应陌生环境吗?我如何帮助孩子更好融入海外学习生活?”诚然,每个学生一旦踏上海外留学之路,都必然要面临在陌生语言、文化环境下的诸多挑战。作为家长,该如何在孩子的成长重要转折点中,帮助他们顺利过渡到新学校?一起听听US.News权威专家给家长们的建议!主动跟新学校老师联系如果孩子今年是班上的新生,家长可以尽早与老师沟通,这样老师就可以开始提前了解孩子,并在学校里马上提供支持。“家长应该和新老师谈谈孩子的特点和一些特殊情况。例如,有个性化教育计划的孩子应该能够在新学校获得类似的便利。”纽约曼哈顿学院学校辅导项目主任Ian Levy认为学校的相关工作人员也是一个重要资源。由于孩子们可能对新环境感到手足无措,校方可以帮助他们处理这些感受,同时帮助他们融入学校。安排社交聚会在新学校里,除了对不同教学环境的适应,学生还需要面对组建新的社会关系的考验。儿童焦虑症专家、纽约长岛行为心理学主任Regine Galanti说,“父母应该尝试做一些额外的工作来帮助他们的孩子交朋友。”她认为,父母不应只是鼓励孩子自己去交新的朋友,而应该采取更多的主动方式去帮助孩子交友。她建议家长尝试与孩子的新学校里的其他家庭建立联系,通过安排与其他家庭的聚会,帮助他们的孩子认识其他孩子。同时,这也有助于父母参与到孩子的新环境中来。积极参加活动如果家长协调自己的社交聚会不太方便,那么积极参加活动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其他学生。参加兴趣活动是建立关系的最好方法之一,因为它是自发的,让孩子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顺其自然结交朋友。Regine Galanti认为,与家庭聚会或班级聚会相比,学生通常更容易因为共同的兴趣或经历而结合在一起。因此,鼓励孩子们参加符合他们兴趣的俱乐部或团队,可以帮助他们在新学校找到一种归属感。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不同的学校的教学方式有所不同,尤其是国际学校或者是海外的学校,相较于国内传统的学校差异会更大。许多孩子在适应的时候难免会产生“水土不服”的状态。首先要做好孩子的心理工作。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做好面临各种挑战的心理准备,以健康、向上的心态应对新生活,完美过渡到新的环境里。其次,对即将会面对的困难未雨绸缪,帮助孩子做好学习规划,比如预先做好语言学习、课本预习的工作,能够很大程度上让孩子更顺利地过渡到新学校。提前对当地文化的进行了解是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孩子除了要面对学习上的差异,还将面对文化上的差异。对此,Elite有专门的桥梁课来帮助孩子们顺利过渡到海外校园生活,带领孩子深入了解当地文化和禁忌、校园文化等等,缩短留学的适应期,收获充实快乐的留学生活!点击图片跳转页面了解「海外寄宿中学桥梁课」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留学申请、个人定位、申请规划等事宜,欢迎咨询Elite专业顾问!精彩讲座预告今晚8点,不见不散!
您正在看的是高级特邀顾问(CNP)的专属页面,联系下面邮件了解更多。
partner@findingschool.org
partner@findingschool.org
公众号

Elite精英留学
“精英家庭的国际升学管家”,2013年成立于香港,在香港、深圳、美国均设有办公室。近十年来,Elite团队已为1000+全球高净值华人家庭提供定制化、一站式的教育规划及留学申请服务,王牌业务为香港国际学校申请、顶尖海外私立寄宿中学申请、顶尖英美大学申请。
... 更多
公众号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