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心理学和艺术的i人女孩,如何成功拿下最适合她的Tufts双学位
阅读: 158 发表:8月前学生档案
学生姓名:Dora 同学
就读高中:Virginia Episcopal School
入读大学:Tufts University
播下心理学的种子,辅以艺术的阳光,Dora同学在2024届的美本申请中成功获得了 Tufts University 的双学位录取,往她梦寐以求的艺术疗愈方向迈进一大步。我们分别采访了Dora和她的妈妈,一起来听听她们一路走来这段充满挑战与收获的申请经历和成长故事吧 !
VES就读体验,i人如何混美高
Dora 同学:
我们的学校规模不大,全校有两百多名学生,但对学生的关注还是很到位的。学校整体氛围轻松,学术压力不算特别大,尽管学术水平不是顶尖,但也相当不错。老师们的教学风格各有特色,课堂氛围轻松有趣。学校的活动资源虽然不算特别丰富,但也提供了不少机会。
作为i人,我不是特别热衷于参加太多活动和俱乐部,领导角色对于我来说也挺为难的。对体育类的社团兴趣不大,只当过排球队的经理。学术竞赛团队与我的专业不太对口,所以也没有参加。不过,我参加了一个心理学相关的俱乐部,还跟随艺术老师参加了一些比赛。总体来说,学校的资源对我这种性格和需求的人来说已经足够了。
学校有专门的College Counselor,他们会询问学生,尤其是中国学生,是否在外面找了顾问。大部分中国学生都有找顾问,所以辅导员不会特别关注每个学生,但即使是这样有问题时他们还是欢迎我们去咨询的。
我们这一届有八九个中国学生,近年来VES 的中国毕业生录取成绩相当不错,有被宾大、康奈尔、南加大、华盛顿大学、埃默里大学和纽约大学等学校录取的。今年的录取情况也很好,我熟悉的同学中有三位去了纽约大学,还有一些去了加州大学系统的学校。整体而言这届同学大多通过早申拿到了录取通知。
Dora 妈妈:
在美高学习,压力肯定是存在的,尤其是Dora 在10年级下学期和11年级的时候。我觉得那段时间她的学习压力还是很大的。特别是9年级的时候,她在国内上了一年网课,比较放松,所以后面时间变得非常紧张。10年级放暑假、11年级期间,包括圣诞假和春假,Dora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所有的假期都被各种课程和她的作品集制作占据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孩子是痛并快乐着。虽然她有时感到疲惫,也会有想放弃的念头,但她并不排斥这种状态,有时候甚至还很享受这个过程。在国内,很多时候孩子的压力是被动接受的,常常有放弃的感觉。但在美高,孩子们更多的是主动接受挑战,享受学习的过程。
有朋友问我,出国读书是不是会轻松一些,我告诉他们,其实国外的学习也非常辛苦。不同的是,孩子们在国外更多的是主动去迎接挑战,乐于学习,并享受这个过程。Dora 的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在面对压力的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的乐趣和成就感。
被鼓励被看见,开心独立成长
Dora 同学:
这几年在美高的学习让我成长了很多。第一年因为疫情,我们没办法去学校上课,只能上网课,而且还有时差,感受到的学习氛围也不是很浓。当时我感觉玩的时间更多,好像也没学到什么,但过得挺开心的。
到学校后,我的直接感受是大家该学的时候认真学,该玩的时候放松玩,压力不会像国内那么大。我们的学校规模不大,这让我更容易展示特长。比如我的画画在学校里算是比较好的,自认为水平未必很高,如果在一个很大的学校,可能就淹没在人海里了,而在我们这样的小规模学校就能把优点展现出来。
我跟老师和同学的关系都很近,互动交流多了,也让我更有自信。我们的美术老师对我很好,以前我不太会展示自己的作品,但他总是鼓励我去展示。我们学校的校风很好,如果你上台讲什么,下台后所有人都会说Congratulations,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我们学校是寄宿学校,所以我交了很多好朋友,也建立了自己的社交圈。在之前的国际校和公立校,大家的关系没有那么近,也不会有一起生活的经历,所以去美高提前适应集体生活真的很棒。Sophomore 那年我遇到了一些宿舍矛盾,也逐渐学会了怎么与别人相处,怎么维持友好关系。回想起高中访校时第一次去美国的情景,当时什么都不懂,感觉很陌生,但这四年下来,我真的成长了很多。
Dora 妈妈:
其实从各方面都能看到孩子的成长。她去读美高,每年可能就回来那么一两次,但每次回来都能很明显地感觉到,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她都成长得很快,思想上也成熟了很多,考虑问题也更加周到。
学习方面我倒没有太担心,作为学生,学习就是本职工作,做好是应该的。但在生活方面,她的自理能力进步很大。她在学校的时候会和同学一起做饭,回到家也给我们做饭,显得更加独立。出去玩的时候,她会自己计划整个行程,做攻略,从一个只知道跟在后面的“甩手掌柜”变成了主动承担很多事情的独立个体。
她的这些变化让我感到非常欣慰。看到她不仅在学习上努力,还能在生活中照顾好自己,真的很让人高兴。她的成长和成熟让我对她的未来充满信心。
心理学+艺术,专业方向与亮点呈现
Dora 同学:
其实我一直对心理学很感兴趣。初中的时候,我经常看一些关于心理学的剧,还有描述微表情的内容,感觉特别酷,从那时起就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后来,我慢慢开始读一些心理学的书籍,了解这个领域的各个分支,逐渐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所以在专业选择上,我没有过多的犹豫,直接决定申请心理学。
确定专业后,我做的活动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心理学的。丽格老师给我推荐了一些活动,我参加了几个,觉得都很有意思。比如,我在北京的一家心理诊所实习,担任助理的角色,近距离接触病人,了解他们的日常活动并提供适当的帮助,还有一个是关于产后抑郁的项目,丽格顾问推荐了一位老师,带我一起做项目和写研究论文,这让我对产后抑郁有了更多的了解。我还参与了一个将艺术与心理学结合的疗愈活动,去云南和一些自闭症孩子一起做扎染,关注他们的心理状况。这些经历让我更关注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在学校里,我也参加了一个关于心理健康的社团,并修了一门心理学的课程。
Dora 参与心理实习项目
此外,我还制作了一个艺术作品集,其中有三个项目。两个与心理学有关,一个是画人物,展示他们的心理情绪;另一个是关于社交恐惧症的绘画。第三个项目虽然和心理学关系不大,但纯粹是我自己感兴趣的小绘本。除此之外,我还做了PS 视觉设计,总共完成了四个项目。我一直在学习美术,丽格老师也推荐我参加了一些美术比赛,比如Scholastic Writing & Arts。我的美术老师也让我参与一些活动,比如当美术辅导员。
我没有申请过夏校,暑假基本上都用来做我感兴趣的事情。九年级的暑假,我做了与心理学相关的项目;十年级的暑假继续做一些心理学相关的内容,然后开始准备SAT。十一年级的时候,除了继续准备SAT,还做了一个心理学相关活动。
我觉得我申请的亮点在于我的活动和我的申请专业非常相关。心理学是我这四年来一直非常感兴趣的学科,而艺术也是我从小就坚持学习的。我的活动要么和心理学相关,要么和艺术相关,在学校里我也修了很多相关的课程。Tufts的双学位项目,包含艺术和心理学,正好与我的兴趣和经历非常匹配。
小而美PK大学校,择校匹配很重要
Dora 同学:
当初跟顾问老师沟通选校单的时候,我的心态就是想快点下车,总觉得自己可能没学上。那时候,我觉得只要有学上就行,所以对学校的要求也不是特别高。只要排名不错,看起来可以,我就觉得可以了。大家都太卷了,能申上好学校很难,而且相比上一届学长学姐,我们这届不算非常优秀,所以当时的心态就是有机会赶紧下车,完全没有冲一冲的想法。
再者,我相对喜欢那种比较小的环境和小班课,不太喜欢特别大的校园环境,比如UC系统那种。所以顾问老师推荐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小校园的学校或者文理学院类型的学校。但是我妈妈有点担心,觉得文理学院的知名度不高,回国找工作可能会比较难。不过后来我觉得,找工作是很久以后的事,上大学还是更注重校园体验感,还有老师的授课方式是否适合,自己是否真的喜欢这所学校,这些我觉得在选校时更重要。
Dora 作业集
专业上,因为我对艺术疗愈很感兴趣,觉得如果能同时学艺术和心理学,拿一个双学位会更好。刚好Tufts 有五年双学位的项目,我觉得它很适合我,虽然Tufts 不是文理学院,但它也比较小而精,而且在波士顿,我很喜欢这个城市。
Dora 妈妈:
我们刚开始择校的时候确实很盲目。由于我一直在国内,对美国本科的了解有限,只知道一些藤校和顶尖大学,而且了解也不深入。最初择校时,我们先考虑了气候,然后是地理位置,之后再考虑其它方面。在美高访校时,我们曾去过波士顿,对这个城市印象很好。前年圣诞节期间,Dora 参加了丽格的营地项目,在波士顿待了大约三周。她和同学一起逛了逛波士顿,非常喜欢这座城市。另外,我们也觉得西雅图是个不错的城市,所以选择学校时主要围绕这两个城市进行,最后真的拿到了她喜欢城市的录取通知。
对于维克森林大学和塔夫茨大学这两所学校,我们家长一开始有些纠结。这两所学校在国内知名度相对较小,虽然在美国认可度不错,但考虑到孩子以后回国发展,我们也在意学校的国内认可度。因此,在确定学校的过程中,我们反复咨询丽格老师,一会儿决定这所学校,一会儿又改变主意,反复折腾了很久,最后才彻底下定决心。
塔夫茨大学的双学位项目是丽格顾问推荐的,她结合了Dora 想学的心理学和艺术,问我们是否考虑这个项目。我们深入了解了这所学校和项目后,觉得非常不错,就把它当成了梦校来申请,现在回头看,的确是非常适合。
顾问帮忙领着走,申请过程不痛苦
Dora同学:
在申请过程中,我并没有感到特别的挣扎,可能是因为有顾问的帮助。有人会说申请过程很辛苦,需要平衡学校课业,还要调配时间做其它事情,对时间管理也有很大的考验,但其实我觉得还好。因为顾问在做规划时,把一些任务提前安排了,没有让所有事情扎堆进行,所以整个申请季没有那种特别辛苦的感觉,就是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
很多人在我九年级和十年级的时候告诉我,十一年级会非常艰难,但我感觉当时也熬下来了,并没有像学长学姐们说的那么恐怖。虽然我不会把自己逼得很紧,做到90%或者95%就行了,不用非得追求完美,所以整个高中四年我都没有感到特别累。如果要说真正感到累的时候,也就是十一年级考AP之前的两三周,每天都在复习、学习。虽然我选的课程本身不难,但老师打分特别严格,所以有时候会问自己为什么要选那么多AP课程。
另一个比较难的就是标准化考试,这方面我妈妈可能会有更多要说的。
Dora 妈妈:
我也觉得Dora 压力最大的时候是备考标准化考试的时候,因为她本身不是那种考试型的孩子。需要一点压力,但不能太大,否则会受不了。每次标准化考试对她来说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申请美高时需要准备托福和SSAT,她经常感到崩溃,会哭,觉得受不了。但在美本的申请过程中,虽然也很累,但她可以一直坚持下去。
在这个过程中,她逐渐学会了认识自己的不足,并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SAT 一直不出分的时候,她其实很焦虑,但没有和我说太多,反而表现得很坚强,有时候还过来安慰我或者自我安慰,说不行就再考一次。我觉得她逐渐具备了抗压能力。
其实,这个过程不仅孩子煎熬,家长也很焦虑。不过,我始终相信孩子和顾问,所以后来感觉还好了。VES 有一个很好的传统,新生入校后,老生家长会组织经验分享,邀请学长学姐们来分享。当时我连着九年级、十年级听了两年,很多学长学姐都会说一句话,就是在申请过程中,家长一定不要焦虑,一定要相信孩子,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这让我印象深刻。
我们能给孩子最大的支持,就是在她需要我们的时候提供帮助,给予她充分的支持。我觉得自己对申请过程并不很懂,所以就不要瞎掺和,丽格老师比我专业多了。我给顾问老师充分的信任,既然选择了丽格,就相信丽格的专业能力,不要在其中指手画脚。
Dora 作品集
有规划看长远,顾问价值不可缺
Dora:
选校方面,当时我有一些要求,比如喜欢小而美的学校,希望人不要太多,学校和我的专业比较贴合,不太想去特别大的城市。顾问老师根据我的这些要求,给我匹配了一些适合的学校。但有时候,我觉得这所学校也不错,那所学校也可以,老师就会给我分析,帮助我找出最合适的学校。
在活动规划方面,顾问老师给了我很多推荐和建议。很多如果不是丽格老师推荐,我可能都不知道有这类活动的存在。
写文书的过程中,老师也给了我很多帮助。我文书的主题是自己的人生经历,倾向于艺术疗愈的的内容,讲述了我的经历如何激发我更加投入到艺术疗愈这个领域。顾问老师在前期和我一起进行头脑风暴,后期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但非常尊重我,没有改变我文书的初衷。其实,我是一个拖延症晚期,有些事情喜欢拖到最后才做。老师会各种督促我完成任务,有时候还会稍微推一下我,整个过程愉快又高效。
Dora 妈妈:
我觉得这个过程里头,丽格老师给了我非常大的帮助,我真的是属于一个比较甩手掌柜的一个家长,但是丽格顾问老师从九年级开始就一直陪着她,一路走过这几年的路程,成长和收获很多,最后的录取结果也非常好。这让我再次觉得不论申请美高还是申请美本,选择丽格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申请美高的时候就知道丽格的配置比较符合我想要的那种机构,不是很大型,但是很专业。这些孩子随便拿出来一个老师们都知道,就连Lily老师,每个孩子的情况都烂熟于心,所以美本的时候毫不犹豫继续选择丽格。
我觉得在孩子整个美高的学习过程中,我是一直很放心的,没有过多干涉,为什么呢?因为我有什么事情可以马上去找丽格的老师帮解决,不论白天还是晚上,只要找,肯定有老师来回复。比如孩子在学校选什么课,和室友相处有矛盾,或者其他问题,都会找丽格老师咨询,他们给了我非常大的安慰,这点让我觉得很安心。而且疫情的时候丽格举办了感恩节的营,圣诞节的营,当时学校放假不开放,疫情回国不方便,家长特别焦虑,但是有丽格的营地管着这些孩子们,给了我们太大的帮助,真心无比感恩。
专业优先,兴趣匹配,莫要焦虑
Dora 同学:
选专业热爱大于热门。我选专业可能更在意自己到底喜不喜欢,而不是到底赚不赚钱。而且我妈也挺支持我的,她也没有说非得让我选经济,或者CS这种热门专业,反而是按照我的喜好来。我觉得这样上大学之后学得也比较快乐,因为都是我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选学校匹配大于排名。你大学四年上得快不快乐,你要的东西学校能不能给,你到底跟这个学校适不适合,我觉得这个可能会更重要一点。我如果去那种很大的学校,即使这个学校排名特别好,上那种好几百人的课的话,我觉得自己可能会过得很自闭。我觉得自己从中得不到什么发展,也没有什么好处。最开始我选学校也犹豫过想选大学校,但是顾问老师了解我,支持我。觉得像我这种性格可能大学校几百人的课堂也不会被教授记住,而且我也不会去吸引教授的注意力,再加上我也不太喜欢去社交,所以可能小班课更适合我,我也非常赞同,就更加坚定的选择小学校了。
Dora 作品集
还有一个感悟就是标化考试不要太焦虑。身边很多学长学姐包括自己,都是最后一场才考出理想分数,按部就班往下走,到最后都会有比较好的结果,要坚定的相信自己。
最后我想说要尊重自己的兴趣,选的活动首先要自己做了很开心的,过程不痛苦,这样写出来也会有自己的情感在里面。如果我参加了一个什么编程之类的,可能就算写也不会写出来啥东西,做也做不出成果。我也和顾问老师沟通过,觉得不要纯搞艺术,而是把艺术当作一种特长,当作加分项,果然做得还不错。
Dora 妈妈:
还是想送给大家学长学姐们说的那句话,就是家长不要太焦虑,给孩子充分的信任。孩子其实都是非常好的孩子,他们会有自己非常清晰的规划,别对孩子太多指手画脚,孩子终究会给家长一个巨大的惊喜的!
我们申请结束的时候,我说就这么申请完了么?这个过程没有我以为会有的鸡飞狗跳,也没有闹腾吵架之类的,这些都没有,就很平稳顺利地过来了。虽然说有一点小焦虑,但是我觉得也是很正常的。可能很重要一个原因是顾问帮把控好了时间进度,过程会顺一些,压力也分散了,所以不会有很多东西堵在一起或者非常紧迫的感觉,从从容容完成了申请。
最后我想说一句,最好的经验是相信孩子,相信顾问!
丽格顾问说
Dora 是我们从9年级一直陪伴过来的学生,有非常深厚的感情。当问妈妈有什么可以跟未来家庭分享的时候,妈妈说觉得做最正确的就是充分信任丽格,真是对我们最大的褒奖。
Dora在比较早期就确定了心理学方向,所以我们在这个专业上面规划了很多的课外项目,由浅入深,包括入门的心理学课程,心理干预医院前期作为学生,后期作为实习生积累领域经历。
学校方面也是鼓励 Dora 开创心理学相关的项目,为学校社区做贡献。Dora 另一个方向是艺术,虽然不是科班出生,但是因为浓厚的兴趣,所以在高中阶段发展迅速。我们建议Dora把艺术和心理学结合,往艺术治疗方向发展,结合两个她最感兴趣的方向,并且把这个课题作为她的自主研究课题,最后也完成了相关主题的作品集给到目标大学。Dora 没有上过一个夏校,但是每个假期都非常充实地利用不同的资源、机会,不断加深自己心理学、艺术上面的实践经历和学习的深度。课外我们还把Dora 引进我们的Kalanchoe 学生组织,让Dora 的学术兴趣和领导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择校期间家庭非常纠结,很多学校都喜欢无法做出抉择,这个时候顾问除了给出专业的对于大学的资讯介绍外,更重要的是结合多年跟Dora 的合作、了解,给出最适合孩子发展的中肯建议,最终帮助家庭下定决心,追随梦校。
添加小助手
了解更多留学规划信息
★
关注丽格
了解更多

